资源描述:
《浅谈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1、相关定义1.1、课程的概念及含义《辞海》上对课程有两个解释:一个是”功课的进程”,另一个是”广义指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确定的教育内容的范围、结构和进程安排。狭义是指教学计划中设置的一门学科”。课程的实质是教育内容、学习进程、教育经验、学习科目、教材与教育活动。因此本课题课程即为平常所说的物理学科,它包括物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在课外活动的内容。[10]41.2、有关概念1.4.1信息技术1.4.1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使用最多的词汇之一。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类对数据、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
2、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其手段、工具的总和。信息技术由以下要素组成:①信息媒体,即印刷媒体、电子媒体、计算机网络等,是一种物化形态的技术。②信息媒体应用的方法,即运用信息媒体对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交流、应用的方法,是一种智能形态的技术。[9]1.3、幼小衔接中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概念及意义,需要在团体中相互交往,不断社会化。交际是人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的要求,通过社会交往,人们能够互相交流信息和感情,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达到共同活动的目的。心理卫生学家卢格说过:”人类的心理,最重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
3、”儿童时期的交往对儿童今后的成长极为重要,它能促进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所以未来社会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应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小开始,并随环境变化贯穿人类生命的始终。(一)幼小衔接中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概念及特点1.幼小衔接的涵义国外在对”衔接”解释的时候,更侧重其动态性、系统性,Bronfenbrenner的”生态衔接”(ecologicaltransition)观点从生态学角度观察认为无论是场所的转换还是角色的转变都会使衔接问题产生。Neuman认为,儿童会经验到许多”垂直的衔接”,从家庭进入幼儿园,从幼儿园进入小学
4、等,以及转换场所而产生的”水平的衔接”,如从幼儿园到学校再到家等。国内学者蔡春美认为,衔接就是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从一个较基础的求学场所转入另一个较高层次的求学场所,就是从一个求学阶段转入另一个求学阶段的连接过程。[21]有些国家或学者把”幼小衔接期”也称为”入学准备期”或”学习准备期”、”幼儿园与小学过渡期”等。实际上,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对幼小衔接都没有明确的定义,主要把它纳入到学前教育体系中,作为儿童正式入学前的准备教育,多以”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出现。这部分也多以问题解决形式来描述,主要包括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重要性、进行衔接教育的重要
5、意义以及如何做的问题,多不会单独给”幼小衔接”定性或给出一个准确恰当的概念解释。所以,本文所研究的”幼小衔接”也是指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但是在本文中,笔者给出了幼小衔接教育的阶段划分以及在这个阶段理论上应该完成的任务,从这两个方面给出了幼小衔接的涵义。有关幼小衔接期的划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的时间分划。有学者认为幼小衔接期主要是指学前教育阶段,就是入小学前的家庭教育或幼儿园教育。因此,有学校干脆在小学办学前班进行衔接教育,更有将学前进行的临时突击称为衔接教育,也有教育者将幼小衔接任务归于小学一年级的教育。鉴于各种划分法都有其本身的根据
6、,笔者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将幼小衔接期规定为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一年级整个过程的教育指导,也包括学前班的教育。因此,文中的”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两个相邻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上的互8相衔接,尤指接受幼儿园教育后期到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前期的过渡教育。儿童在身体、心理、智力、品质、行为习惯等多方面进行的衔接,实质上是指儿童连续的、不断发展的身体、社会性、心理上的衔接。”幼小衔接”工作的任务是要排除或减少学前儿童进入小学时的学习不适应和社会性不适应状况,使儿童连续不断的身心发展不至由于环境的改变而受到阻碍或断层。2.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涵义哈吐普(Har
7、tup,1989)认为,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儿童与他人之间会形成两种性质不同的关系,即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垂直关系主要是成人(主要包括父母与教师)与儿童之间的关系,而水平关系主要是指儿童与那些跟他处于相同认知水平和具有相同社会权利的同伴之间形成的关系。[22]与成人的交往主要表现在儿童依恋行为的发展,进入小学后,儿童的交往环境发生变化,身边主要是与自己相近年龄或稍大的同伴,与父母接触变少,与教师接触减少,所以,影响儿童人际交往的主要是儿童与其同伴间的交往,哈吐普认为儿童希望与他们的小朋友彼此分享利益,互相了解。如果说哈吐普教授倾向于以儿童交往对
8、象的年龄为分界的话,而国内庞丽娟教授则把儿童的人际交往关系划分为三个部分,其中把哈吐普教授的与成人的交往划为与父母、与教师的交往两部分。她在《教师与儿童发展》中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