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的教研讲座稿

朴素的教研讲座稿

ID:15989296

大小:3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7

朴素的教研讲座稿_第1页
朴素的教研讲座稿_第2页
朴素的教研讲座稿_第3页
朴素的教研讲座稿_第4页
朴素的教研讲座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朴素的教研讲座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朴素的教研,真实的课堂》我的三个观点:学校不能等待,等待就是浪费千百个孩子的美好青春;学校不能放弃,放弃就是破坏千百个孩子的未来幸福;学校不能平庸,平庸就是校长缺失教育的基本良心。没有分数是不行的,仅有分数是无聊的,不择手段去抓分数是无耻的。教师生命中最重要的两大主题:一是优秀、二是幸福。营造幸福人生,促进专业成长。这是教师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是需要我们一生去努力去探索的主题。教师幸福是什么?一种美美的感觉,一种独特的体验,一种与社会大众完全不同的品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人的灵魂。幸福就是灵魂的香味。教育者的幸福感是建立在受教育者的自由生长并臻于美伦美奂的基础上的。于是,我

2、们提出:每一堂课都朴素、每一个学生都成长、每一个教师都幸福……对朴素的课堂的解读1.目前的课堂:乱象丛生、标准缺失。喧嚣文饰,阴阳失调学校有内容没有外容,有生存没有生活,有今天没有明天。2.当下课堂的现实遭遇与困境分析应试教育的干扰,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素质的结构性缺失诸多因素导致:教学知识“教参”化、教学过程“复写”化、教学生活“忘我”化。低效教学与教师教学技能有关,与教师本人的学科知识关联度不大,与教师的人文精神、情感、体验,是否融入生命情怀相关性极大!回归朴素:朴:本义是木皮,“朴散则为器”(老子)意为未加工的木材。“无刀斧之断者为之朴”《论衡·量知》,引申为:“敦厚纯真,质朴

3、无华”。……朴素的课堂:教学不能像文艺表演,而是像朴素的生活。探究发现法不能像科学家那样较真,而要像童真的游戏。不必太精致,不必太包装,不必把简单的东西弄得很夸张。回归儿童发展的自然秩序,学习自然、教学自然、教师自然。学校----加工厂、教师---工程师、学生-----原材料、教学----塑造产品。教学时“人为”和“为人”的过程。即造就教学和成就教学的都是人,人是教学的“阿基米德定律。”人为-----考察认识怎样做事的?为人---考察人是怎么成长的?回归人,还原人,在教学活动中寻找逻辑起点。对于教学改革,基本立场:渐进的过程。复杂的动态过程。师生共进的过程。双方在课堂体现生命的意义与

4、价值,共生与互动、互补、观照,结伴成长。寻找师生之间的平衡点。《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课堂革命是一种持久的、缓慢的文化变革过程。课堂教学变革的基本走势:多环节一体(备课、上课、听课、说课、评课、二次开发、教师创意、改进重建。多模式建构:不局限于一种模式。多策略运用:合作、讨论、体验、扮演。多向度交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平行的交流。多成效整合:效率、效益、效果。“问题在哪里,质量就在哪里”----应该成为教师的价值信念。重点解决“优生陪读”“差生白读”问题。功夫花在备课上,精力用在选题上,时间砸在课堂上,智慧用在点拨上”。三讲:本节课教学重点和师生共同认为的难点教师讲,学生通

5、过思考讨论仍然搞不清楚的教师要讲,学生认为已经搞明白但实际上理解还有偏差的教师要讲。三不讲:学生已经学会的教师不讲……学为主体,教为帮,练为主线,当堂达标。带着问题来,带着方案走。教学即教会学生学。关注学生学习行为的本色课堂:自学、互学、助学、测学。有效教学的十个要义:促进发展、形成专长、实现迁移、意义生成……二、真实的教研扎实开展组本教研。关注教师学习型文化和合作型文化。集体备课真正成为校本教研活动。关注我们的“教”到他们的“学”。以校本研究为主、以应用研究为主、以微型课题研究。论文写作。教师专业发展的点睛之笔。要忙里偷闲。阅读支持。构建阅读圈。研究应当成为教师的基本习惯和内在气质

6、。具有高度关注教育生活的良心、用心才是专业。下午,由昆山市教育局教研室李章龙主任为大家作了《无悔的教师人生》主题报告。李主任先从徐平利老师的一篇文章《教师是知识分子吗?》说起。教师的职业现状、教师的职业修炼。没有激情和想象力终将成为表现学校严肃性的一条标准。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矢志不移地追求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坚持真理、维护正义、不因私欲而损害公众厉害。内心自由,人格独立,不因外部依附而丧失精神尊严。教师的知识分子精神:热爱自己的事业。维护教育公平……追问一:教师是一种专业吗?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明确指出: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越教越不会教。比如:建构

7、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教师要备教案。前后十年一样吗?但是医生不一样,讲究病理依据。追问二:我们都在做什么?披星戴月、劳其筋骨、苦海无边。如:美国《波士顿环球报》上的文章《一个美国中学生眼中的中国式教育》。读后启发很大。我们来一起思考?我们累得该不该?我们苦得值不值?“累”和“值”的标志:学生成才了,我们自己发展了。追问三:问题出在哪里?时间用得太足了?课时要得太多了?眼里只有分数了?精力只有应付了?没有时间读书了?缺失时间思考了?还有,教师自身的进取心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