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967280
大小:5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6
《关于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与评价的点滴思考(张晓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附件12010年瑞安市中小学教师评选论文(论文类别编号:19)学段:□普高□职高■初中□小学□幼教论文题目:关于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与评价的点滴思考学科:初中数学学校:瑞安市仙降镇中学姓名:张晓静联系电话:13587511299(653199)附件3瑞安市论文评选承诺书题目内容关于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与评价的点滴思考教师姓名张晓静性别女年龄31职称中一单位全称浙江省瑞安市仙降镇中学邮编325217联系电话办公:手机:13587511299(653199)电子信箱Email:zxj925@sohu.co
2、m个人诚信承诺1、我郑重承诺(在括号内打“√”):所写教学论文为本人原创,没有抄袭他人(√)2、主办单位若将我的作品公示、上网、发表、出版,我表示(在括号内打“√”):同意(√)不同意()承诺人签字:年月日单位意见单位负责人签字:(盖公章)年月日学区︵直属学校︶意见学区(直属学校)领导签字:年月日关于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与评价的点滴思考摘要:作业是课堂学习内容的巩固与内化,更是知识和能力的深化与发展,其作为教与学的交汇点,它的布置与批改是影响教学实效的关键技术。传统作业有不可避免的缺陷,而数学作业分层
3、布置与评价是对传统作业的改革与创新,是针对学生学习差异性的选择,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面对作业的是个人,就要从个人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思考学生本身的实际情况,开展人性化、个性化和发展化的分层布置与评价,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关键词:初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分层评价教学实效正文:《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
4、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与正在开展的新课改活动中要求的“自主学习、分组合作探究、分层次教学”不谋而合。我认为,要想真正实现分层次教学,首先对作业要进行分层布置与评价。经历了十余年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深刻体会到学生的两极分化情况相当严重,尤其是学生的作业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于是利用教研组的力量对学生的数学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令人担忧。基础较差的学生因为长期完成作业比较困难,内心的成就感一点点被磨灭,产生了消极情绪;而成绩不错的学生虽然大部分时间能按时完成作业,但只是停留在
5、“为了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对作业中的题目,简单的不愿做,或者只写个答案,认为自己会做,何必浪费时间;而稍难的就缺乏钻研精神,等待老师公布答案,心理上放松,思维调动不起来。针对上述情况,引发了我对数学作业布置问题的深思,的确在长期以来的“一刀切”的作业布置中存在种种问题:它让部分学生因“吃不了”而感到自卑、害怕,却又使部分学生因“吃不饱”而感到厌倦、烦躁,我们需要一种更具有人性化、个性化、发展化的作业!于是,分层作业的构思一提出,马上就得到了大家的共鸣。一、何谓“分层作业”?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
6、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正因为这种差异的存在,所以作为我国的教育先哲孔老夫子很早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而分层作业理念的提出也正是基于学生这种差异的存在。所谓分层作业,就是在教学中的作业环节“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水平特点,合理选择不同水平的习题,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又能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思维得到开阔,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布置相应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经历成功的情感体验。把每天的作业采用弹性结构设计:二、如何考虑分层作业?作业分层面
7、对的是一个群体,而群体中包含着许多不同的个体,如何去实现真正的有效的分层?真正地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面对分层作业的是个体,就要从个体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思考学生本身的实际情况,开展人性化、个性化和发展化的分层作业,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通常我们设计作业,都是统一题目,好、中、差生一个样,这不利于优差生通过作业练习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作业评价也是用统一标准,或好或差,或对或错,这样根本不能调动全体学生(特别是学困生
8、)作业的积极性。为了使作业设计切合各类学生的实际,为了使作业评价能更有实效,我尝试使用“分层设计”学生作业、“分层评价”学生作业的方法,使好、中、差各类学生都能形成积极进取的学习风气,有利于各类学生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首先,分层作业要体现人性化。案例1:班中学生小A小学的数学基础不好,入学成绩很不理想,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现他在理解能力上确实存在偏差,在计算能力上单单是整数的加减乘除都有较大困难,让他去完成分数、幂的运算相关作业时简直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