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所的关联耦合_整合城市文脉的重要途径

场所的关联耦合_整合城市文脉的重要途径

ID:15958588

大小:3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6

场所的关联耦合_整合城市文脉的重要途径_第1页
场所的关联耦合_整合城市文脉的重要途径_第2页
场所的关联耦合_整合城市文脉的重要途径_第3页
场所的关联耦合_整合城市文脉的重要途径_第4页
场所的关联耦合_整合城市文脉的重要途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场所的关联耦合_整合城市文脉的重要途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场所的关联耦合_整合城市文脉的重要途径2003年第4期 第19卷21理论基础城市设计的理论探讨经历了从研究单纯的物质空间到研究城市“涵义”的发展过程。根据康奈尔大学教授RogerTrancik的研究,在此过程中,有3个方面的理论影响最大:图底理论、连接理论和场所理论[1]。其中连接理论在王建国的《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中,又称为“城市的关联耦合分析”,对城市设计的研究侧重于物质形式方面,它从运动学的角度对城市中众多要素之间的联系进行探讨,试图通过建立城市空间之间的轴线关系构建城市运动发展的时空框架[2]。连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Edmund

2、Bacon,他通过对无数优秀的城市设计范例的研究,指出城市的运动系统联系了城市的建筑和空间,对塑造城市形态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LeEnfant的华盛顿城市设计,通过纵横和斜向交叉的城市道路格局的确定,建立了国会山和哈德逊湾之间的和谐的对话关系,充分体现了城市的基地特色[3](图1)。培根在费城的城市设计实践也因为探讨了城市主要的自然、地理和发展要素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城市优美壮观的开放式的城市运动系统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图2)。关联耦合的分析方法对于研究大尺度的基地特质,建立明晰的城市设计秩序系统是非常有效的,在20世纪60年代得到极大的

3、关注。但是,这种研究方法忽视了人作为城市中最积极活跃的主体所起的作用,忽视了人对于城市空间的文化、精神层面的需求,所以后来逐渐被场所理论所取代。场所理论基于诺伯格·舒尔茨(Christian场所的关联耦合_整合城市文脉的重要途径2003年第4期 第19卷21理论基础城市设计的理论探讨经历了从研究单纯的物质空间到研究城市“涵义”的发展过程。根据康奈尔大学教授RogerTrancik的研究,在此过程中,有3个方面的理论影响最大:图底理论、连接理论和场所理论[1]。其中连接理论在王建国的《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中,又称为“城市的关联耦合分析”

4、,对城市设计的研究侧重于物质形式方面,它从运动学的角度对城市中众多要素之间的联系进行探讨,试图通过建立城市空间之间的轴线关系构建城市运动发展的时空框架[2]。连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EdmundBacon,他通过对无数优秀的城市设计范例的研究,指出城市的运动系统联系了城市的建筑和空间,对塑造城市形态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LeEnfant的华盛顿城市设计,通过纵横和斜向交叉的城市道路格局的确定,建立了国会山和哈德逊湾之间的和谐的对话关系,充分体现了城市的基地特色[3](图1)。培根在费城的城市设计实践也因为探讨了城市主要的自然、地理和发展要素之

5、间的关系,构建了城市优美壮观的开放式的城市运动系统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图2)。关联耦合的分析方法对于研究大尺度的基地特质,建立明晰的城市设计秩序系统是非常有效的,在20世纪60年代得到极大的关注。但是,这种研究方法忽视了人作为城市中最积极活跃的主体所起的作用,忽视了人对于城市空间的文化、精神层面的需求,所以后来逐渐被场所理论所取代。场所理论基于诺伯格·舒尔茨(Christian场所的关联耦合_整合城市文脉的重要途径2003年第4期 第19卷21理论基础城市设计的理论探讨经历了从研究单纯的物质空间到研究城市“涵义”的发展过程。根据康奈尔大学

6、教授RogerTrancik的研究,在此过程中,有3个方面的理论影响最大:图底理论、连接理论和场所理论[1]。其中连接理论在王建国的《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中,又称为“城市的关联耦合分析”,对城市设计的研究侧重于物质形式方面,它从运动学的角度对城市中众多要素之间的联系进行探讨,试图通过建立城市空间之间的轴线关系构建城市运动发展的时空框架[2]。连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EdmundBacon,他通过对无数优秀的城市设计范例的研究,指出城市的运动系统联系了城市的建筑和空间,对塑造城市形态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LeEnfant的华盛顿城市设计,通

7、过纵横和斜向交叉的城市道路格局的确定,建立了国会山和哈德逊湾之间的和谐的对话关系,充分体现了城市的基地特色[3](图1)。培根在费城的城市设计实践也因为探讨了城市主要的自然、地理和发展要素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城市优美壮观的开放式的城市运动系统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图2)。关联耦合的分析方法对于研究大尺度的基地特质,建立明晰的城市设计秩序系统是非常有效的,在20世纪60年代得到极大的关注。但是,这种研究方法忽视了人作为城市中最积极活跃的主体所起的作用,忽视了人对于城市空间的文化、精神层面的需求,所以后来逐渐被场所理论所取代。场所理论基于诺伯格·

8、舒尔茨(Christian场所的关联耦合_整合城市文脉的重要途径2003年第4期 第19卷21理论基础城市设计的理论探讨经历了从研究单纯的物质空间到研究城市“涵义”的发展过程。根据康奈尔大学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