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教版艺术《象形文字》教案.doc

上教版艺术《象形文字》教案.doc

ID:15957747

大小:1.35 M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6

上教版艺术《象形文字》教案.doc_第1页
上教版艺术《象形文字》教案.doc_第2页
上教版艺术《象形文字》教案.doc_第3页
上教版艺术《象形文字》教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上教版艺术《象形文字》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二年级第一单元《感受古老文明》陈晓枫执教《走进象形文字》1-2课[教材分析]这是八年级新教材第一单元《感受古老文明》第一课《走进象形文字》。是对古代东方人类古文字:印度印章文字、埃及象形文字、苏美尔楔形文字、中国甲骨文悠久历史的初步了解,以及亲自动手摹写祖国古代象形文字,从中体会祖国汉字悠久的发展历史和独特的造字方法,以及古代象形文字优美的造型美感,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并将祖国象形文字特有的布局美,结合色彩知识,制作色彩构成作品,以装饰美化自己的生活。懂得生活中的美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拓展部分:将象形

2、文字艺术与我国传统艺术国画、书法与印章的结合制作,进一步丰富和拓宽了学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学生情况与教法情况分析]在初中阶段初三历史教材中,对人类古代象形文字有较系统的涉及,相信对于初二的大多数学生来说这部分知识是比较无序的,教师可适当作介绍。也因为,初二学生已有丰富的网络自学经验,可通过将学生预先分组调查,再集体欣赏的方法,较快的加深学生印象。同时培养发现式探究学习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象形文字的造型美与色彩构成结合的作品制作,使学生在结合新知识进行创作的基础上,同时对色彩旧知识复习巩固。另外,针对现

3、在社会中某些过分重视外语学习,而忽视本国语学习的错误观点,可针对性的适当提到中国汉语是世界上唯一由古文明时期发展至今的文字,有优于字母文字的特点。以培养学生重视母语,首先学好母语的爱国情感教育。[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网络合作调查和集体展示,初步欣赏了解人类古文字中印度印章文字、埃及象形文字、苏美尔楔形文字,以及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悠久历史。并结合中国象形文字特点,进行色彩构成制作。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摹写使学生初步了解象形文字的历史及特点,并根据中国象形文字特有的布局美结合色彩构成知识,制作色彩构成作品

4、,以此装饰美化自己的生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古代东方四种象形文字的学习了解,及象形文字色彩构成作品的制作,了解古代象形文字的造型美感,懂得生活中的美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体会中国汉字历史的悠久和独特,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通过调查展示欣赏东方古代象形文字,尤其是我国古文字,初步了解象形文字。2、文字布局与色彩知识结合的构成作品制作。难点:构成作品制作中对象形文字布局美与色彩构成美的把握。4初二年级第一单元《感受古老文明》陈晓枫执教[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机等相

5、关的示范工具。学生:彩纸、铅笔、剪刀、固体胶、回形针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认一认”:你可认识这些字?引入课题:《走进象形文字》(二)讲授新课(1).感受与欣赏1.在文字出现之前,人们如何表达交流思想?结绳记事木刻条痕记事2、古代东方最早的四种文字类型?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4初二年级第一单元《感受古老文明》陈晓枫执教中国的甲骨文中国纳西族的东巴文3.教师小结以上文字的特点。4.中国的象形文字①、象形文字的特点:象形文字是将所要表达的客观实体加以摹拟,将其外形特征浓缩为

6、图案化和抽象化的线条。②、“好”字的变化过程,“鹿”字的变化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欣赏)③、汉字溯源象形文字“车”字的多种写法:甲骨文拓片——“车”,甲骨文“车”字的复原图④、请学生根据书本和幻灯尝试摹写象形文字(二)、体验与创作①、象形文字与色彩的构成练习要求:象形文字字既画,摹写过程应将字看作画进行构图,注意整体结构美。注意点:1.画面与色纸固定整齐牢固,剪纸细心到位。2.制作过程注意有序,避免剪完之后,桌面碎纸一片,难于寻找,浪费时间。3.拼贴注意色彩组合选择,使用固体胶。②、学生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③、

7、学生作业交流展示,师生点评小结展示(三)、拓展与融会尝试国画、书法与印章的制作感觉。4初二年级第一单元《感受古老文明》陈晓枫执教(四)、美化生活想一想:完成的作品,你会把它放在哪里呢?班级、客厅、玻璃板下,还是作为礼物送给自己的好友?……或者成为教师节的礼物送给你敬爱的老师?(五)、艺海搜索象形文字与其他生活形式的结合,你来说说象形文字艺术还可用在哪里?《走进象形文字》2课完成作品一:甲骨文的色彩构成(例图)完成作品二:尝试国画、书法与印章的制作感觉(图)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