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956921
大小:6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6
《新闻客户端是装入用户的手机还是眼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闻客户端是装入用户的手机还是眼球? 最近几家互联网巨头很忙,腾讯的微信要不要收费引发全行业争论;新浪微博在计划媒体公众平台内测;网易的新闻客户端也宣布了用户突破7200万…各家都在移动端暗暗发力。 微信、微博已然形成一家独大的格局,但在新闻客户端领域竞争则比较激烈:网易、搜狐、腾讯、百度等都有同类产品。僧多了就要抢粥,不仅要吸引用户下载,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高频率地使用,毕竟“僵尸用户”是无法为新闻客户端创造真正价值的。这其中,网易和搜狐自然是抢粥积极分子,毕竟新闻客户端那点事关乎到谁能顺利拿到第三张移动互联网门票。 从
2、公开数据看,装机量搜狐的8000万和网易的7200万不分伯仲,但在最重要的用户活跃度上,网易新闻客户端日活跃用户2800万,而搜狐只有1700万,活跃率分别是网易38%,搜狐21%。 如果说产品功能、渠道、推广等因素直接影响了用户选择下载哪款新闻客户端,那么,在已下载的搜狐和网易新闻客户端的用户中,活跃度的差异是如何形成的呢? “对于新闻客户端而言,内容为王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其内容经过编辑的二次加工或独家原创后,以有序、有趣的方式呈现给新一代网民,提高用户粘性,在装机量与用户活跃度日益增长的情况下,这已经迈出了良好的第一步
3、。”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在接受采访时曾表达过以上观点。掌握新闻资讯作为用户的刚性需求,新闻客户端成功装入用户的手机仅仅只是开始,更为重要的是依然是靠内容吸引力占领用户眼球。 时间回到2011年3月,网易新闻客户端上线时,由于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网易新闻客户端的一句“无跟帖不新闻,手机上也是”就让用户量在3个月内突破百万,并且在2011年底拿到了苹果APPStore最佳新闻资讯类应用奖。 然而接下来的2012年竞争者陆续进来:区别于网易,主打“移动报刊亭”概念的搜狐新闻客户端将平台做大,把各传统媒体都揽入自己怀中;
4、腾讯凭借庞大的微信和QQ用户群大力培植腾讯新闻客户端;其他如掌中新浪、百度新闻、凤凰新闻等来自各大互联网公司的移动新闻产品也纷纷露出水面。 如果说整个2011年,网易占据了起步早竞争少的优势,那么2012年才算是网易真正在原创优质内容上发力的时候。 仅2012年一年,网易新闻客户端就上线了9个原创栏目。按时间顺序分别是《今日之声》、《轻松一刻》、《一周军情观察》、《历史七日谈》、《一周媒体速递》、《科技万有瘾力》、《易百科》、《娱乐BigBang》和《一周新闻日历》。 网易新闻客户端用户对《轻松一刻》并不陌生,每天中午和
5、晚上各一期,经过编辑对新闻的二次加工,每期选择几十幅图片和几十条热点新闻,用黑色幽默的方式冷评热议,是一种全新的新闻解读方式。据网易内部透露,《轻松一刻》目前有超过500万的日点击量,平均每期的跟帖近4000条。其他如《今日之声》、《易百科》等日点击量也都在百万级。 搜狐也有早晚报这种自有产品,但由于策略不同,搜狐把重心放在拓展媒体订阅上,用户过来以订阅其他媒体的内容为主,所以很难在它的新闻客户端上找到具有搜狐特色的栏目;而腾讯的《猜新闻》、《留声机》、《话题》、《西洋镜》这些经过二次编辑的内容,虽然存在但还没有形成鲜明个性
6、,在位置上腾讯也没有单独把它们放置在导航条上,而是淹没在头条新闻里,可见也并没有当成品牌栏目去经营。 到了2013年初,自媒体特色栏目开始登陆网易新闻客户端,包括36氪的《8点1氪》、钛媒体的《每日钛度》、以及知乎的《冷知识》、《趋势真灼见》和《职场正能量》等。第一个加入的专栏作家徐达内,在网易新闻客户端开设的《新闻杂谈》栏目,短短一个月日点击量就已近百万。最新推出的是《新闻漫画》专栏,由“大师兄的漫画”独家供稿,每天一期,用漫画表现热点新闻,该内容较早前在网易新闻客户端官微不定期刊出,受到了用户的极大关注,所以近期在网易客
7、户端以专栏形式进行连载。 与搜狐“大而全”的平台定位不同,网易对于原创及独家内容的建设,吸引了大批优秀的自媒体人。知乎的对外合作负责人成远认为,“网易与知乎合作进行优质原创内容的配合,共同点是多角度解读问题,网易用户的真诚评论也给了我们很多灵感”。 当然,网易的特色还包括跟帖,新闻客户端的用户已经把跟帖当成了新闻内容的一部分。 所以比较来看,像搜狐一样做平台,好处是内容源会越来越多,但问题就在于比较难让用户保持粘度,订阅了不一定常来看,就像从书店买回家很多书,但可能放在书架上不去看一样,其实搜狐砸重金预装占领终端的策略也
8、面临同样问题。 而像网易这样打内容牌的好处是,内容壁垒一旦形成就很难被破坏,毕竟对于一款新闻类客户端来讲,内容一定是第一位的。但保持这种优势的难度在于要不断创新,用户的口味也在变化。 无论各家的策略如何,在这个迅猛发展的领域,最终衡量产品价值的还是用户,各家对此都有共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