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藓糖醇与木糖醇特性研究对比

赤藓糖醇与木糖醇特性研究对比

ID:15936211

大小:7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6

赤藓糖醇与木糖醇特性研究对比_第1页
赤藓糖醇与木糖醇特性研究对比_第2页
赤藓糖醇与木糖醇特性研究对比_第3页
赤藓糖醇与木糖醇特性研究对比_第4页
资源描述:

《赤藓糖醇与木糖醇特性研究对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赤藓糖醇与木糖醇特性研究对比发布时间:2012-8-3  阅读次数:192  字体大小:【小】【中】【大】本文通过与现在比较流行的木糖醇的一些特性进行对比,旨在为了更好的让企业和消费者了解赤藓糖醇的特性以及与其他糖醇相比具备的一些独特优势。    1理化性质对比    表1赤藓糖醇与木糖醇的理化性质对比名称赤藓糖醇木糖醇分子式C4H10O4C5H10O5分子量122.12152.15熔点118-122℃94℃相对甜度75%100%溶解热—43cal/g—36.5cal/g吸湿性90%的空气湿度下也不会吸湿相对湿度86%(23℃,2d)水分吸收量

2、为7.64%相对四元醇渗透量100%80%    由表1中可以看出赤藓糖醇的吸湿性极低,即使在相对湿度90%以上环境中也不易吸湿,使得它十分适合于压片或是粉剂,如巧克力、口香糖或者一些医药片剂中;赤藓糖醇的清凉效果比木糖醇好一些,甜度比木糖醇稍低;渗透效果赤藓糖醇更好一些,如在罐头等食品中使用,由于渗透性的原因,赤藓糖醇更有优势。    2生理性质对比    表3赤藓糖醇与木糖醇的生理性质对比项目名称赤藓糖醇木糖醇代谢热量值0-0.2Kcal/g3.5Kcal/g平均血糖指数013平均升胰岛素指数211新陈代谢不参与参与到达结肠的部分<10%多

3、结肠内发酵部分无有最大无作用量(g/Kg体重)男:0.55-0.66男:0.3女:0.76-0.80女:0.3-0.5    血糖指数(GI):指参照食物(葡萄糖或白面包)摄入后血糖浓度的变化程度相比,含糖食物使血糖水平相对升高的相对能力;平均升胰岛素指数是用来衡量食物对体内血糖含量影响的指数。由表三可看出赤藓糖醇对血糖的影响比木糖醇的影响更小,并且几乎不参加新陈代谢,90%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这种特性更适合于糖尿病人使用,并且耐受量比赤藓糖醇更大。赤藓糖醇的代谢热量值只有0-0.2Kcal/g,远低于木糖醇的代谢热量值,这一特性更适合于对“

4、零热量”的需求的人群使用,如“零热量的饮料”等。 3代谢途径对比    3.1赤藓糖醇的代谢    赤藓糖醇属于小分子物质,其很容易通过被动扩散被小肠吸收,其中90%赤藓糖醇进入血液循环,由于不能被机体内的任何酶系统消化降解,因此只能通过肾从血液中滤去,经尿排出体外。而另有10%直接进入大肠,代谢途径见图1。赤藓糖醇在人体内代谢途径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进入大肠内的碳水化合物被肠道细菌发酵后产生挥发性脂肪酸CH4和H2。其中CH4和H2可溶解入血液中,并通过呼气排出。研究表明,摄入赤藓糖醇后,呼气中H2的数量并没增加。而摄入乳糖醇后

5、,呼气中H2的数量明显增多。这表明,进入大肠中的少量赤藓糖醇很难被细菌发酵利用。    3.2木糖醇的代谢    人体摄入的木糖醇80%通过肝脏代谢,其余大部分被脑及心脏利用,很少量的参与皮下脂肪代谢。木糖醇被肝脏吸收之后,50%以上转变为葡萄糖,45%左右被氧化,其他很少一部分变成乳酸。根据示踪原子实验的相关报道,服用木糖醇之后12小时之内,50-60%的木糖醇转化为为CO2通过肺排出体外,通过尿液及粪便各排出2-10%,20-30%转化为糖原和中间产物。每克木糖醇全部代谢产生热量约为4.06千卡即17.05KJ/g。4木糖醇生理特性研究  

6、  4.1耐受量试验    JulieKreloff,M.S.,R.D.[2]报道,一次性食用30克或多于30克就会造成短期的腹泻和肠道不舒服。木糖醇的液体比粉末副作用更大,由于人吃的食物中含有大约15克左右的木糖醇,所以直接摄入的木糖醇含量要小于15-20克之间。    4.2血糖反应试验    美国佛罗里达州癌症研究中心ChristopherM.Piscitelli[4],在CEAriticle关于小狗木糖醇毒理学试验(XylitolToxicityinDogs)研究中获得当狗进食大于0.1g/kg的木糖醇就有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大于0.5g

7、/kg有发生急性肝衰竭的危险。    另外,在宠物杂志上[5],也报道了关于木糖醇会导致低血糖及狗的肝病。    DStorey[8]等报道,木糖醇的摄入量要小于20g/天,才不会对血糖产生不利影响。    如果摄入过量还可引起低血糖、腹泻和增加血液中尿酸的含量。对极少数人会产生皮肤过敏反应。    5赤藓糖醇生理特性研究    5.1耐受量研究    据Nebraska(美国)大学的健康科学研究中心报道,动物的耐受量达到20g/kg体重,建议人体摄入量为1g/kg体重/每天[6],[9];在毒理研究部分[6]报道(WHO1987)中提到,赤藓

8、糖醇是几乎不代谢、不吸收、低分子量的物质;通过动物毒理实验,确定是安全的。Nebraska大学药物研究中心的W.O.BERNT[7]在急性实验部分报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