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死论文:安乐死合法化的中国困境探析

安乐死论文:安乐死合法化的中国困境探析

ID:1592664

大小:5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12

安乐死论文:安乐死合法化的中国困境探析_第1页
安乐死论文:安乐死合法化的中国困境探析_第2页
安乐死论文:安乐死合法化的中国困境探析_第3页
安乐死论文:安乐死合法化的中国困境探析_第4页
安乐死论文:安乐死合法化的中国困境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乐死论文:安乐死合法化的中国困境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安乐死论文:安乐死合法化的中国困境探析摘要安乐死问题是一个涉及医学、法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的极其复杂的问题,从其出现时开始,各国对安乐死的争议就没有停止过。无论是在安乐死已经合法化的国家还是在法律对安乐死三缄其口的国家,医疗实践中病人通过安乐死的方法结束痛苦生命的做法大量存在,而各国法律对安乐死能否合法化也做出了不同的规定。本文认为,安乐死的存在有其正当性和合理性,大量安乐死案例的出现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但从我国目前的社会环境出发,安乐死合法化在当前中国不具有可行性。关键词安乐死合法化正当性不可行性从安乐死的词源出发,学界一般都认为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n?%m?%`?%z?%f?%z

2、?%l?%b?%z,意为“无痛苦死亡”或“快乐死亡”。关于安乐死的概念和分类究竟为何这一问题,目前学界可谓百家争鸣,尚无定论。笔者在此借用《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中的观点,把安乐死定义为:“对于现代医学无法挽救的逼近死亡的病人,医生在患者本人真诚委托的前提下,为减少病人难以忍受的剧烈痛苦,可以采取措施提前结束病人的生命。”笔者之所以将安乐死如此定义,是因为与其他定义相比,?豍这一定义对安乐死的限制性条件的规定更为明确,对分析论证安乐死的正当性及在当前中国安乐死合法化的不可行性大有裨益。一、安乐死存在的正当性分析正当性,或者说价值基础,是某一事物之所以存在并得以认同的根本性基础。对安乐死立法,

3、也必须以其正当性为根本的基础。本文拟从生命权和“人的尊严”理论出发,来探求安乐死存在的正当性。(一)生命权决定人不仅应承认生命的神圣,还应承认死亡的神圣所谓生命权,是指保障人在生物上、生理上不受侵害的权利。从生命权角度讨论安乐死的正当性问题,逃避不了这样的两个问题——生命权的性质是什么,生命权是否赋予人选择死亡的权利。洛克在《政府论(下)》一书中指出,“生命权是表明人类生存的自然意义的权利,具有自然法的属性”。生命权体现着人类的尊严与价值,作为人权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受到各国的重视,各国纷纷将其入宪,其历史最早可追溯于1776年美国的《独立宣言》。从各国宪政的实践来看,生命权已成为社会生活的

4、基本的价值体系,是评价宪政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豎生命权中的“生命”,是纯粹生物上的、生理上的认定,不牵涉任何主观价值判断,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价值,否则很容易给藐视、无视人的生命的恶行造成借口。可见,生命权首先是一种人权,是人作为国家公民和社会成员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所应享有的基本权利。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正是在人与人的联系中才形成了一系列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人权在这一系列的权利义务关系中是处于首要地位的。?豏没有谁能只生不死,死亡是生命过程的一部分。那么,既然人有选择生存方式的权利,人就同时应有选择死亡方式的权利。身患绝症的病人,当下的医疗水平无法将他治愈,死亡之神到来之前,他所默默忍受的痛苦和

5、折磨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感到幸福和快乐已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唯一想做的就是早点摆脱痛苦,于是,他竭尽全力表达出了自己最后的愿望——借助医疗手段无痛苦的死去。此时,对病人实施安乐死是生命权的应有之义,更体现出对病人生命权的尊重。(二)“人的尊严”理论为安乐死提供了正当性基点,如病危病人明确表明渴望结束生命,应准予其安乐死芦部信喜(あしべのぶよし,1923年-1999年)是日本宪法学界的代表性人物,他在当代日本宪法学研究中自成一家,其学说在当今日本有“芦部宪法学”之专称,甚至被誉为当代“日本宪法学的金字塔顶”。?豐在构成宪法之本质的价值究竟为何这一问题上,芦部信喜认为,那就是个人尊严(个人主义)的原

6、理,宪法中的人权与主权这两大基本原理也是由此推演出来的。他借用了凯尔森“根本规范”(grundnormenod.fundamentalnormen)的概念,认为作为宪法之本质性价值的个人尊严的原理以及由此推导出来的人权与国民主权(制宪权),就相当于宪法的“根本规范”。所谓宪法,正是将这种“根本规范”加以具体化的一种价值秩序。芦部信喜认为根本规范有三种:第一种是基础性的核心规范,像“人的尊严不可侵犯”就是这种基础性的核心规范。第二种是国民主权规范,规定主权在民,比如我国《宪法》第2条第一款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三种是人权保障的基础规定,比如我国《宪法》第33条第3款规定“国家尊重和保

7、障人权”。在芦部信喜看来,以上三者都属于宪法的根本规范,而这个根本规范中最核心的部分则是“人的尊严”。然而,我国《宪法》只在第38条规定“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没有从更高度的基础原理之上规定类似于“人的尊严不可侵犯”的条款,使得我国宪法缺少了一个可以体现宪法的基础性价值或整个人权保障体系的出发点的概念与原理。人具有“人的尊严”,是人权需要保障的根本出发点。人不是动物或物,不能按照动物或物来对待,所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