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语文s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3绿水》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案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识字3 青山绿水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笔画。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3.能感受韵文所描绘的公园景色的优美。2学情分析《识字3》是一组以介绍公园景物与设施的词语串连起来组成的韵文,并在“公园”的统辖下按“自然美景”、“景物设施”、“儿童娱乐设施”分类组合而成的“模块”。编者通过韵文在情境中识字,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能力,而且为今后的阅读、写作做好必要的储备。另外,课文配以相应的图画,形象地描绘了公园的美景与设施,图文对照也可以帮助学生识字和理解词义3重点难点1.学会
2、5个生字,认识1个笔画。2.指导学生观察图画,了解课文中的事物,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教学设计一:激情导课:师:小朋友,咱们先猜个谜语,猜对了大家都有礼物!请听:有个地方真美丽,绿草红花铺满地,还有木马和滑梯,小朋友们真欢喜。(谜底:公园)2过渡语:对了,就是公园。(老师出示公园字卡),指名读——引导学生齐读。礼物来了!一张进公园的门票送给你们!现在咱们就带着门票去公园逛一逛,学一学——识字3(齐读课题)任务一:初感韵文,读准字音.感悟词串所描写的景色之美策略:初读课文。请大家把语文书翻到第62页,自己小声拼一拼,读一读这些词语,注意一定要读准
3、字音哦。.字词正音。课文中的生字宝宝都认识了吗?好,那老师就来检查了。(逐行出示)一、教学第一行(公园绿树红花)1.指名读。正音,读准字音。2.这一行中,有两个表示颜色的字,你能找到吗?(绿,红)3.(幻灯树木图片)学习:绿树。你们瞧,公园里的树怎么样?(指名读)4.(出示图)学习:红花。这个词,谁能看着图读好它。去掉图,你还会读吗?指名读。5.拓展延伸:()天()云()日()雪),青山绿水红墙黄瓦。你看,加了表示颜色的词,大自然变得多美啊,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读,齐读。二、学习第二行(小桥流水宝塔)1.公园里除了树绿花红,还美在哪里呢?2.读准字音,正音,指名读。3.
4、指导个性化朗读,重点:小桥流水(你见过什么样的桥?看图体会流水。)过渡语:这个公园可真美啊,绿树成荫,红花遍地,清澈的小河潺潺地流着。让我们一起读出公园的优美景色。(齐读,前两行)2三、学习第三、四行。过渡语:公园里景色虽然优美,但最吸引我们小朋友的还是那些好玩的游乐设施.1.哇,游乐场可热闹了,小朋友正开心地玩呢?你们想不想玩?2.想玩,就必须要认识每个游乐项目的名称。所有游戏项目名称,老师放在组长抽屉里,四人小组互相合作,认一认,读一读!待会儿,我要请合作最好的小组展示3.好,大家准备好了,先请这个小组来4.还有哪组想认一认?(指名两组认读,开火车读)5.练习说
5、话:公园里的游戏项目真多,谁能用公园里有(),有(),还有(),我们玩得真开心。6.大家玩得这么开心,来一起读出游玩的快乐。(男女生赛读)(齐读后两行)7整篇朗读,今天学的这些词串连在一起,就成了一篇韵文。谁来美美地读好这篇韵文?(指名一位同学读。再齐读)任务二:学习生字,美观书写1.出示生字:火、水、木(齐读)2.重点指导"水"。水:认识笔画横撇,书空笔顺。生描红2个,观察字形、发表意见,老师范写讲解:先写中间的竖钩,竖钩两边左离右靠,不紧不松,横撇和捺写舒展,对称。生写2个,展评,修改,临写。3.写火和木:都有撇和捺,注意撇捺舒展。火:左点低右撇点高,撇捺从中过
6、。木:横画稍短,位于横中线上方,撇捺舒展。生描2写2,展评,修改,书写。板书设计(图画)公园绿树红花转椅火车山洞(图画)XX中心小学每周例会教师谈课改体会(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主题:《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主讲人:2018年3月23日(第3周)内容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
7、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7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打造新型民主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个人道德意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灌输道德意识,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过程当中,要构建平等的话语体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将自己当成课堂一份子,关注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