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神经元病护理常规

运动神经元病护理常规

ID:15897885

大小:3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6

运动神经元病护理常规_第1页
运动神经元病护理常规_第2页
运动神经元病护理常规_第3页
运动神经元病护理常规_第4页
运动神经元病护理常规_第5页
资源描述:

《运动神经元病护理常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运动神经元病护理常规运动神经元病(motorneurondisease,MN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后组远动神经元、皮质锥体细胞及锥体束的慢性进行性变性性疾病。临床根据肌无力、肌肉萎缩、肌肉纤颤和锥体束损害等症状分四型: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sclerosis,ALS)、脊肌萎缩症(spinalmuscularatrophy,SMA)、原发性侧索硬化(primarylateralsclerosis,PLS)、进行性延髓麻痹(progressive

2、bulbarpalsy,PBP),其中肌萎缩侧索硬化最常见。1.按神内一般护理常规2.饮食护理(1)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2)讲解进餐方法,当患者出现轻度吞咽困难首先应鼓励患者吃轻松舒适半固体的食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因刺激性食物容易造成咳嗽和憋气。患者卧位应选择舒适无疲劳的姿势,卧床病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将床头抬高45度,减少误吸,在每次进食完成后予20ml~50ml温水,以达到冲洗口腔的目的。中度或重度吞咽困难者当患者经口进食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时,应予及早地安置鼻饲胃

3、管,防止经口进食致误吸、窒息、吸入性肺炎。3.安全护理:疾病初期,病人肌张力高,走路不稳,需防跌倒,晚期全身肌肉萎缩明显,肌张力降低,需防坠床,给予床档保护,确保安全。4.心理护理:给予病人提供有关疾病、治疗、并发症预防的可靠信息;关心、尊重病人,多与病人沟通,鼓励其表达自己的感受,指导其克服焦躁、悲观情绪;避免任何不良刺激和伤害病人自尊的言行,鼓励病人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缓解其绝望、愤怒、易激惹的情绪,让病人感受到家庭、社会的支持。5.并发症的护理(1)肺部感染的护理: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协助患者翻身

4、、拍背、咳嗽咳痰,如痰液粘稠者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已有肺部感染者可予敏感抗生素抗感染,粘痰溶解药物如沐舒坦等。(2)压疮的护理:压疮重在预防,对患者及家属等进行教育是成功预防压疮的关键所在。让家属、病人了解皮肤损害的原因和危险性,讲解压疮的预防措施及方法,如勤换体位、勤换洗、勤检查、勤整理、勤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等,鼓励多增加营养。每1~2h翻身一次,能防止大部分压疮的发生,病人侧卧时,使人体与床成30°,以减轻局部所承受的压力,并用枕头支撑避免髋部受压;病人半坐卧位时床头抬高不应超过30°,病情危重

5、暂不宜翻身者,应每1~2小时用约10cm厚的软枕垫于其肩胛、腰骶、足跟部,增加局部的通透性,减轻受压部的压力,必要时使用气垫床;保持床单清洁、平整、无渣屑,减少其对局部的摩擦;保持皮肤清洁,多汗患者,定时用温水和中性清洁剂清洁皮肤,及时更换汗湿的被服,大小便失禁应及时清除,注意肛周清洁卫生,防止肛周皮肤糜烂,保持皮肤干燥,尽量减少皮肤暴露在失禁、出汗及伤口引流液引起的潮湿环境中。(3)便秘的护理:鼓励病人每天多饮水,充足的水分能使身体排出较多的尿量,减少膀胱和尿道细菌感染的机会,同时充足的水分也能使粪

6、便软化、易排,防止便秘的发生。对已便秘的病人,提倡高膳食纤维饮食和饮水疗法(至少1500~2000m/日)以及定期锻炼、经常性的腹部运动及肛周环形按摩。无效时,应采用药物治疗,西药如比沙可啶,中成药如麻仁丸、大黄片、番泻叶等。粪便嵌塞时,可使用开塞露栓剂。(4)深静脉血栓的护理:病人晚期肌肉萎缩明显,长期卧床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肢体位置高于心脏水平20~30cm,同时膝关节微屈15°,腘窝处避免受压,活动踝关节;严禁按摩,避免血栓脱落;保持环境安静,避免不良刺激;急性期后鼓励

7、患者逐渐下床活动,但应避免剧烈活动。(5)营养不良:该疾病因吞咽困难可导致营养失调,对病人进行吞咽功能评定,根据评定结果,给予相应的营养治疗。(6)痉挛及疼痛 45%-65%的运动神经元病患者可因肌肉痉挛、关节僵硬、便秘、腹肌强直、皮肤压迫出现疼痛。护理措施:无论坐位、卧位都应摆正姿势,使患者身体处于放松的体位,药物可用肌送剂巴氯芬5mg口服,每日3次,盐酸已哌立松50mg口服,每日1-3次,病情晚期可根据病人情况给予非激素类抗炎药或阿片制剂。6.气道的护理:该疾病发展呈进行性加重,晚期病人出现呼吸肌

8、肉萎缩导呼吸衰竭,需行呼吸机辅助呼吸,临床上以有创和无创2种常见。以有创为例:(1)临床上最常见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有三种:经鼻或口插管及管切开后插管。人工气道的建立,减少了生理无效腔,改善了通气,但同时也使部分上呼吸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如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加湿加温作用和部分防御功能等)丧失,容易出现相关并发症。对人工气道正确的护理则显得至关重要。(2)气道的湿化,1)湿化方法:保证充足液体入量,呼吸道湿化必须以全身不失水为前提,液体入量每日为2500ML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