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生理学--神经系统(可编辑)

家畜生理学--神经系统(可编辑)

ID:15890401

大小:109.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8-06

家畜生理学--神经系统(可编辑)_第1页
家畜生理学--神经系统(可编辑)_第2页
家畜生理学--神经系统(可编辑)_第3页
家畜生理学--神经系统(可编辑)_第4页
家畜生理学--神经系统(可编辑)_第5页
资源描述:

《家畜生理学--神经系统(可编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家畜生理学--神经系统医学1第十章神经系统?第一节神经系统的基本元件?第二节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第三节感觉功能?第四节调节躯体运动功能?第五节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第六节大脑的高级功能?重点:神经系统的感受机能、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的调节?难点:突触传递机理医学2医学3第一节神经系统的基本元件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神经细胞:能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基本功能:接受整合传递信息医学4医学5医学6医学7?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1支持作用2物质转运作用3调节神经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4调节局部的递质活动5修复和再生6构成髓鞘医学8医学9?

2、一神经纤维一.一般特征1生理完整性2绝缘性3双向性4不衰减性5相对不疲劳性医学10(二)影响传导速度的因素?1、纤维直径?2、髓鞘?3、温度A类:有髓鞘,运动感觉B类:有髓鞘内脏神经节前纤维C类:无髓鞘医学11第二节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一、突触传递突触:一个神经元轴突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神经和肌肉的接头:轴突肌细胞一)突触的分类:信息传递方式:化学性突触电突触功能:兴奋性突触抑制性突触联系部位:轴树型轴体型轴轴型医学12医学13(二)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的轴突膜突触间隙:两膜之间20?40nm突触后膜:突触后神经元的胞体膜医学14三突触传

3、递的机理1化学突触传递机理(1)突触传递的兴奋效应冲动前膜,钙离子内流,突触小泡释放出兴奋性递质扩散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受体结合钠、氯、钾通透增加钠内流局部膜去极化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医学15医学16?单个兴奋性突触产生的一次EPSP,去极化程度小,不足以引发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只有许多兴奋性突触同时产生一排EPSP单个兴奋性突触连续产生一串EPSP突触后神经元综合起来阈值兴奋状态EPSP的空间综合EPSP的时间综合医学172)突触传递的抑制效应冲动突触前膜,去极化,钙离子内流抑制性递质扩散突触间隙受体结合氯钾通透性增加氯内流,钾外流超极化IPSP时间总和空间总

4、和医学18医学192、电突触传递机理突触前神经元末梢的动作电位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去极化兴奋性提高达到一定程度,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医学20?(四)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征1、单向传递突触前神经元突触突触后神经元2、总和作用3、突触延搁递质:递质的释放扩散对突触后膜的作用4、对内外环境敏感性缺氧酸碱5、对某些化学物质敏感性咖啡因可可碱士的宁医学21(五)突触传递的信息物质--神经递质神经冲动神经递质神经冲动神经递质的条件:P146(一)外周递质1、胆碱能纤维乙酰胆碱2、肾上腺素能纤维去甲肾上腺素3、嘌呤能和肽能纤维嘌呤肽类医学22(二)中枢递质1、乙酰胆碱兴奋作用2、单胺类NE

5、多巴胺5?羟色胺3、氨基酸类谷氨酸甘氨酸GABA天冬氨酸丙氨酸4、肽类P物质脑啡肽医学23?(三)受体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递质、激素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学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1、胆碱能受体毒蕈碱受体M型: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细胞上,产生副交感神经兴奋的效应如:心脏活动的抑制,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消化腺、汗腺的分泌增加阻断剂:阿托品医学24烟碱受体N型: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和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终板膜上.效应:节后神经元和骨骼肌兴奋阻断剂:前者六烃季铵后者箭毒医学252、肾上腺素能受体α受体:α1α2β受体:β1β2NE对于α受体主要

6、为兴奋作用抑制作用小肠平滑肌β受体抑制平滑肌兴奋心肌有的效应器只有一种受体有的则含有两种受体医学263、突触前受体肾上腺素能纤维末梢的突触前膜上存在α2受体NE4、中枢递质受体上述受体多巴胺受体5?羟色胺受体GABA受体等医学27二非突触传递肾上腺素能纤维末梢分支上有许多结节状曲张体,内部含有递质。冲动曲张体释放递质弥散邻近或稍远的靶细胞受体结合,发挥作用特点:无典型突触结构,弥散,时间长曲张体与靶细胞距离远,一对多医学28医学29三、多个神经元的功能联系(一)反射与反射弧?反射:机体受刺激时,在CNS参与下,通过反射活动对其生理功能进行的调节?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

7、经纤维神经中枢效应器传出神经纤维医学30(二)神经元间的联系方式1、聚合式:2、辐散式:3、环状式:4、链锁式:医学31医学32医学33?(三)中枢的兴奋和抑制1、中枢兴奋(1)扩散和集中集中:不同部位传入冲动,引起中枢局部兴奋扩散:某一部位传入冲动,又常在中枢某一局部兴奋后,扩散开来,引起其反射中枢兴奋(2)后放:较强的刺激可引起中枢兴奋,停止刺激后,中枢兴奋并不马上消失,反射活动还要延续一段时间医学34?(3)易化作用与抑制作用当一些中枢神经元的兴奋性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而升高时,其阈值降低,使突触传递容易进行,相应的反射活动容易发生。当一些中枢神经元的兴奋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