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886137
大小:7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6
《采矿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矿产资源概述2、石材开发现状和前境3、采矿系统工程的现状与发展4、边坡及其它类工程地质问题研究5、预装药爆破技术在德兴铜矿的应用6、试根据矿山压力的特点,确定围岩大巷的合理位置7、论述回采工作面或采区巷道中采用下行风有无危险?8、选择与布置采区车场时,要解决哪些关键问题?9、论述为什么有些大型矿井采用立、斜井综合开拓10、小煤矿顶板管理的探索与思考11、提高煤炭产量之改造实践12、煤柱应力分布规律的数值模拟分析13、变倾斜煤层中过断层巷道支护的优化研究14、微差爆破提高块煤率的技术研究15、深部三
2、软煤层沿空掘巷锚梁网支护监测技术16、变倾斜煤层中过断层巷道支护的优化研究17、提高岩巷掘进爆破速度和质量的若干技术问题18、“三软”煤层、复合顶板下沿空掘巷锚索网支护技术应用19、主要产煤国煤矿锚杆支护技术分析20、大断面综采切眼支护技术21、提高岩巷掘进爆破速度和质量的若干技术问题22、在窄小煤柱中掘进巷道的顶板管理 23、PLC在煤矿提升机电控系统中的应用24、低压配电系统接地与漏电保护装置的应用 25、超级电容器在矿山提升机变频器中的应用 26、变频器在矿井提升系统改造设计中的应用 27、选煤
3、厂集中控制系统电源的改进28、采煤工作面机电事故四例分衍29、煤矿电机温升自动测试报警装置30、直流转辙机闭环控制技术在煤矿得到应用31、煤矿井下用垂直提升的带式输送机32、煤矿井下漏电保护装置的现状及发展方向a、论述回采工作面或采区巷道中采用下行风有无危险?矿井通风,一方面是保证井下人员所需风量,另方面是稀释有害气体,达到对人无害的程度。采用下行风有无危险,主要看能否会引起瓦斯在顶板积聚,造成危及工作人员的安全。其实,瓦斯是否在顶板处积聚,关键在于风流的流动状态。根据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流体的流动状
4、态分为层流和紊流两种。当风流为层流状态时,流体呈分流的状态流动,流体内的质点互不混杂,质点的运动轨迹和流体的流动方向平行。当风流为紊流状态时,流体呈紊乱的状态流动,流体内各质点互相混杂。如果风流呈层流状态流动,则不论是上行风流或下行风流,风流中的瓦斯都有可能在顶板积聚,或积存在顶板不平整的地方。如果风流呈紊流状态,则风流中空气分子和瓦斯分子便相互混杂在一起流动,就不会产生瓦斯积存的情况。 判别风流的流动状态,可借助流体力学中所阐述的公式: 式中Re—风流是层流状态或紊流状态的判
5、别系数;V—回采工作面或巷道中风流的速度,米/秒; S—回采工作面或巷道的断面积,米2;P—回采工作面或巷道的周边长,米; υ一风流的粘性系数,米2/秒。试验证明,判别系数在Re在105以上时,风流即属紊流状态。当温度为15℃,气压为760毫米水银拄时,风流的粘性系数υ=14.4×10-6米/秒。从公式可以看出,当巷道断面与周长固定时,Re主要与风流速度有关。风速愈大,愈易形成紊流状态。设一倾斜巷道或回采工作面断面为6.0米2,周长为10米(近似的),风流粘性系数为14.4×10-6,当该
6、巷道或工作面的风流呈紊流状态时,其所需最低风速为:由计算可知:无论是下行风流或上行风流,只要保持风流速度不小于0.6米/秒,即不会产生瓦斯积聚的情况。所以只要在回采工作面或巷道中保持必要的风速,下行风也是可以采用的。为了安全起见,我国《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回采工作面风速不得低于1米/秒,才准采用下行风。这个规定是有理论根据的,是可靠的。b、选择与布置采区车场时,要解决哪些关键问题?采区车场是采区巷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与布置采区车场时,应抓住关键问题加以解决。采区上部车场位于采区的最上部,处于风化带或
7、已采的采空区附近,巷道一般不易维护,而且容易漏风。因此,在选择与布置上部车场时,应注意上山绞车房的维护与通风问题,这不仅关系到能否正常生产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工人安全的至关重要问题。采区中部车场位于采区中部。采区中部巷道较多:有生产巷道及掘进巷道;有倾斜巷道及水平巷道。从运输和行人来说,各巷间直接联通,最为方便。但从通风管理来说,减少巷道间的联络,杜绝漏风也很重要。因此,在选择与布置采区中部车场时,应注意各巷道间的交叉及相互干扰的问题。一方面方便运输和行人,另方面又要满足通风的要求,这样才能保证有完善、
8、正常的生产系统。采区下部车场是采区车场中最重要的车场。大型采区年产量可达60万吨至90万吨,这样大的生产能力,相当于一个中型矿井的生产能力,采区下部车场即相当于一个井底车场。因此,在选择与布置采区下部车场时,应注意如何满足采区生产能力的需要。对装车站的位置,空重车线长度,调车方式,煤的装运,矸石及材料的处理……等问题都应深入分析、计算,以保证采区生产正常进行,不致因采区下部车场能力不够,形成“卡脖子”现象。应当指明,当采区生产能力超过60万吨/年时,如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