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阅读答案(附翻译)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阅读答案(附翻译)

ID:15869456

大小:144.50 KB

页数:127页

时间:2018-08-06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阅读答案(附翻译)_第1页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阅读答案(附翻译)_第2页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阅读答案(附翻译)_第3页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阅读答案(附翻译)_第4页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阅读答案(附翻译)_第5页
资源描述: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阅读答案(附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阅读答案(附翻译)下文是关于“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阅读答案(附翻译)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帮助:第一篇:《【金版教程】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2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八文言文考点三文化常识强化训练》文化常识“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阅读答案(附翻译)下文是关于“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阅读答案(附翻译)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帮助:第一篇:《【金版教程】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2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八文言文考点三文化常识强化训练》文化常识1.在横线上填写文化常识的有关内容。(任选两题)

2、(1)隋唐开始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为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________部、________部、________部、________部和工部。(2)古诗文中经常提到“岁寒三友”,它们是松、________、________;“花中四君子”是指梅、________、竹、________。(3)古人在称谓前加个“先”字,表示已经死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已死的皇帝为________,已死的父亲为________,已死的母亲为________,已死的有才德的人为________。答案(1)户礼兵刑(2)竹梅兰菊(3)先帝先

3、考先妣先贤2.在横线上填写文化常识的有关内容。(任选两题)(1)古代官场用语都有特定的说法:官员刚到任叫________;官员到职工作叫________;授予官职叫________;大臣年老请求辞官退休叫________。(2)古人表示年龄都有专门的代称:二十岁叫________,三十岁叫________,四十岁叫________,六十岁叫________。(3)我国不少城市有古称或别称,如南京叫金陵,苏州叫________,扬州叫________,杭州叫________,开封叫________。答案(1)下车视事拜或除乞骸骨(2)加冠或弱冠而立不惑花甲

4、(3)姑苏维扬临安或武林东京3.在古诗文中,同一事物往往有若干名称。以下解说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月亮被称为“蟾宫”“月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等。B.雪被称为“琼玉”“碎玉”“碎琼乱玉”“冰花”“六出”“梨花”等。C.信被称为“鸿”“尺牍”“尺素”“函”“札”等。D.酒被称为“琼浆”“玉液”“玉醴”“杜康”等。答案B解析梨花不是雪的代称。4.在下面几种语境中敬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语境:①麻烦别人②请人改文③求人原谅④请人批评A.打扰斧正指教包涵B.劳驾打扰赐教斧正C.打扰斧正包涵指教D.包涵打扰赐教斧正答案C5.在古诗文中,下列词语各

5、指代什么?①“汗青”代________②“须眉”代________③“巾帼”代________④“桑梓”代________⑤“轩辕”代________⑥“三尺”代________答案①史册②男子③妇女④故乡⑤祖国⑥法律6.下面的说法全都正确的一组是()①古代“国”常用来指都城,同时也指诸侯被分封的领地。②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三十。③古人认为中国的四周都是海,所以也用“海内”指中国。④古代以山之南为阳,水之南为阴,反之,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如华阳在华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⑤在古代,“仆”可作为成年男子的谦称,“妾”可作

6、为成年女子的谦称。⑥古代“辰时”相当于现在的上午6点前后,“午时”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2点前后。A.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答案C解析②中“晦”指农历每个月的最后一天,⑥“辰时”相当于现在的上午8点前后。7.下列各句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A.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神器”喻老师,以“伉俪”喻夫妇。对老师称“子”“夫子”“师”“先生”。B.臣民称皇帝为“陛下”,皇帝对臣下表示宠爱时称臣下为“卿”“爱卿”。皇帝的命令称“诏”“敕”“圣旨”“谕旨”“上谕”等。假托或假冒皇帝的命令,称为“矫诏”。C.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书》《礼》

7、《易》《春秋》。D.《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的是“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张衡传》中“遂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则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艺。答案A解析以“神器”喻老师,错。8.下列各句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A.古人以“稷”为五谷(黍、稷、麦、稻、菽)之长。古代帝王、诸侯祭祀土神(社)和谷神(稷),故合称为“社稷”,并用来代称国家。B.宫、商、角、徵、羽为古代音乐的五声,又称五音。变徵,声调悲凉。C.古人常用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D.刎

8、颈之交、莫逆之交,都用来形容交情很深。答案C解析季是最小的。9.下面四首古诗都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