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85100
大小:2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2
《七年级语文下册23古文二则导学案(语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语文下册23古文二则导学案(语文版)23古二则【前寄语】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中华化在这方面有形象深刻的阐释,“运斤成风”“高流水”的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郢人》和《伯牙善鼓琴》【学习目标】1.读准字音,掌握字词的含义,翻译重点句子。2.读懂,读出自己的感悟。3.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激发学习言的兴趣。4.背诵《伯牙善鼓琴》,积累中华经典诗,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七年级语文下册23古文二则导学案(语文版)23古二则【前寄语】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
2、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中华化在这方面有形象深刻的阐释,“运斤成风”“高流水”的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郢人》和《伯牙善鼓琴》【学习目标】1.读准字音,掌握字词的含义,翻译重点句子。2.读懂,读出自己的感悟。3.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激发学习言的兴趣。4.背诵《伯牙善鼓琴》,积累中华经典诗,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
3、决的问题记录下,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情景导入生成问题相传春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奉晋国国君之命出使楚国,有一天,他乘船到汉阳江口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打柴人钟子期,两人相谈甚欢,彼此视为知音。于是约定,明年的这个时候再相聚于汉阳江畔,畅谈对音乐的理解。可
4、是第二年,当俞伯牙再次到汉阳江畔时,迎接他的却是钟子期的一座孤坟,俞伯牙在钟子期坟前弹完一曲《高流水》后,把三尺瑶琴摔碎,从此不再弹琴。这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今天我们就学习两篇有关古人友情的故事。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作者与作品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学家,道家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现存33篇。列子,名御寇,战国人,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
5、名利,清静修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化史上著名的典籍,篇篇珠玉,读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发人深思。2.了解作品《庄子》约成书于先秦时期。全书以“寓言”“重言”“卮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继承老子学说而倡导相对主义,蔑视礼法权贵而倡言逍遥自由。庄子散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它吸收了神话创作的精神,大量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想象奇异,形象生动。此外,还善于运用各种譬喻,活泼风趣,睿智深刻。《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化史上著名的典籍,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列予》是列子、列子弟子、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全书八篇,一百四十,由哲理散、寓言故
6、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而基本以寓言形式表达精微的哲理。其每篇字,不长不短,都自成系统,各有主题,反映睿智和哲理,浅显易懂,饶有趣味。3.字词积累郢人(ǐng)垩(è)斫(zhuó)峨峨兮(é)援琴(uán)辄穷其趣(zhé)卒逢暴雨(ù)舍琴(shě)4.词语解释(1)过惠子墓:路过,经过。(2)顾谓从者:回头看。(3)垩:白色的土,可用粉饰墙壁。(4)漫:通“墁(àn)”,涂抹。()运斤:挥动锛子。(6)失容:改变神色。(7)虽然:尽管如此。(8)质:对象,搭档。(9)伯牙善鼓琴:善,擅长。鼓,弹奏。(10)峨峨:高。(11)洋洋:盛大的样子。(12)钟子期必得之:体会。(
7、13)卒逢暴雨:通“猝”,突然。(14)吾于何逃声哉:逃避。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本1.朗读,疏通意a.学生自由读,把字音读准,把读顺。b.指名读,结合学生的朗读情况,老师及时评议并指导朗读,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齐读。d.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翻译。e.复述内容。2.《郢人》这个故事表达了什么意思?【交流点拨】比喻知音难遇之感,“知音”往往终生不遇,因而“匠石运斤”成了千年流传的成语。3.从哪里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呢?【交流点拨】当伯牙的琴声响起,子期仿佛看到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