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杼弑其君》教案

《崔杼弑其君》教案

ID:15794880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5

《崔杼弑其君》教案_第1页
《崔杼弑其君》教案_第2页
《崔杼弑其君》教案_第3页
《崔杼弑其君》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崔杼弑其君》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崔杼弑其君》教案教学目的:  一、积累文言字词,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  二、初步了解本文的故事情节,体会本文叙事有条不紊的特点。  三、初步了解文中晏子的表现,对晏子这个历史人物有初步认识。  四、对文中涉及的“大史书曰”这一细节进行品析,初步了解我国古代史官秉笔直书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晏子不死君难”和“大史书曰”两节;了解“晏子”这个人物及古代史官秉笔直书的精神。教具、教法:  一、实物投影仪。  二、小组讨论形式: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一、通过对《左传》的介绍

2、,导入课文:  本文选自《左传》。《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者称《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西汉时称之为《左氏春秋》,东汉以后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引导学生阅读课后“相关链接”,了解更多的有关《左传》的知识。)  《左

3、传》是一部集大成式的史学巨著。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长于记述战争,故有人称之为“相砍书”(相斫书),又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其声律兼有诗歌之美,言辞婉转,情理深入,描写入微,是中国最为优秀的史书之一。《左传》之后,司马迁发展了《左传》的传统,写出了亦史亦文的《史记》,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不仅内容上与之相接续,体裁、手法亦以之为法。二、学生诵读课文,并利用工具书及注释初步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落实有关的文言知识。  做法:学生把有关的文言知识写下来,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学习内容(

4、1-3份),全班同学一起去讨论决定,老师适当补充。  1.通假字:  ①遂取之“取”通“娶”  ②反队,遂弑之“队”通“坠”  ③不说弁而死于崔氏“说”通“脱”  ④干掫有淫者“干”通“捍”  2.古今异义:  (1)君之臣杼疾病(古:病得很重;今:病的总称)  (2)臣君者,岂为其口实(古:吃喝;今:可以被人利用的借口、话柄)  3.词类活用:  (1)东郭偃臣崔武子(名作动,做……家臣)   (2)见棠姜而美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  (3)公鞭侍人贾举(名作动,鞭打)  (4)侍人贾

5、举止众从者而入,闭门。(使动用法,使……止,阻止)  (5)死乎(为动用法,为……而死)  4.文言虚词积累:  焉  偃御武子以吊焉(代词、代“齐棠公”)  庄公通焉(代词、代“棠姜”)  吾焉得死之(表反问,怎能)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相当于“于之”)  而  见棠姜而美之(表顺承)  而欲弑公以说于晋,而不获间(却,表转折)  公拊楹而歌(表修饰)  其  其无冠乎(语气副词,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  吾其还也(语气副词,表示委婉语气,相当于“还是”)  齐国其庶几乎(语气副词,表

6、示猜测语气。相当于“大概、差不多”)  以  以崔子之冠赐人(介词,用)  尔以帑免,我将死(动词带领)  欲以客往赴秦军(动词带领)  执简以往(相当于“而”,表修饰)  5.文言句式: (1)判断句  齐棠公之妻,东郭偃之姊也。  (2)宾语前置  社稷是主。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来回巡视并适当引导和点拨。)三、显示同学们的意见,适当评点并补充,引导学生养成积累、整理和适当拓展的习惯。四、学习小组讨论1-3段,要求能基本翻译、了解基本内容并思考:这三段主要叙述了什么事情?列出文中人物,想想众多人物

7、的关系。  1.学生讨论  2.学生发言  3.明确  主要叙述“崔杼弑其君”,这里写了许多人物,较为复杂(出示投影片,让学生据课文内容明确)  在这一段,主要内容是:崔杼霸占了棠公寡妻,又写了庄公私通棠姜并且羞辱崔杼,崔杼不满设计杀害了庄公。文中的崔杼是齐国的大臣,一方面,他权倾朝野,有着极大权力,握有生杀大权,但是从宗法上说,他始终处于臣服的位置。这样,他只能以臣民的方式去行事。文章始终把他放在臣民的位置来对待和叙述。例如:他夺人寡妻,又受人羞辱。然而,他杀了庄公之后,又不能不被历史记载一笔;一方面

8、,庄公羞辱他,史书不好直言,而一旦他杀了庄公,却不能不背上忤逆的罪名。文中人物复杂,内容较多,但文章在叙述事件中,详略得宜,有条不紊,把整个事件交待得井然有序。这充分体现了唐史学家刘知几所说的“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的特点。五、学习小组讨论4-5段(1)齐读第四、五段。 (2)学习小组讨论,明确这几段所叙之事。讨论:按照春秋时期的礼仪,君王非正常死亡,臣民是有理由殉死的。但是晏子找了一个很好的、动人的借口,既逃脱了殉死,还谴责了庄公及崔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