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讲稿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讲稿

ID:15791825

大小:32.31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8-05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讲稿_第1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讲稿_第2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讲稿_第3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讲稿_第4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讲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讲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讲稿问题一:国家环保总局在挂牌督办的黄河沿岸一家重点污染企业做调研时,企业负责人说:“偷排每日的净收益往往能达到几十万元,而环保部门最高罚款限额仅为10万元,我宁愿罚款。”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吗?问题二:2006年8月底,荷兰托克有限公司租借一艘巴拿马船只在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让倾倒了数百吨有毒的工业垃圾,垃圾排出的有毒气体已造成7人死亡,约3万人中毒,50万居民正常生活受到影响.据悉,该公司是以高达2800万欧元的价格换得可以倾倒这批垃圾的权利。请谈谈你对这一事件的看法?第一章导论一、环境与自然资源(一)环境的定义1、环境科学上的环境环境科学以人类为研究对象。

2、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过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即人类环境。2、生态学上的环境生态学以整个生物界(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为研究对象。是指环绕着生物界并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空间和无生命物质,如大气、水、土壤、阳光和其他无机物质。生态学所称的环境包括人类环境,但范围要比人类环境广泛得多。3、经济学上的环境是指可为人类开发利用并具有经济价值的天然财富。实质上指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天然经济基础,即自然资源。4、法律上的环境法律上对环境进行定义的方式:抽象式;列举式;结合式;间接式(1)《宪法》所称的环境《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

3、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生活环境”,是指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过的自然因素。“生态环境”,是指影响生态系统发展的各种生态因素,即环境条件。如气候、土壤、生物、地理和人为诸条件的综合体。(2)我国《环境保护法》所称的环境《环境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抽象)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列举)(3)其他国家环境的定义: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第二篇规定:环境是指“……国家各种主要的自然环境、人为环境

4、或改造过的环境的状态和情况,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空气和水—包括海域、港湾河口和淡水,陆地环境—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森林、干地、湿地、山脉、城市和农村环境。日本:《公害对策法》和《环境基本法》均规定:本法所称“生活环境,是指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财产,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动物和植物,以及这些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澳大利亚:1979年的《环境规划与评估法》将环境定义为“形象人类、个人或人的社会群体之周围1事物的所有方面。”(二)环境的分类1、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我国《环境保护法》采用的分类方法2、大气、水、海洋、土壤、生物、地质等—各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主要采用的分类方法3、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我国《宪

5、法》规定的环境分类方法4、农业、工业、交通、生产、生活、旅游环境等5、城市、区域、流域、国内、全球、宇宙环境等(三)自然资源1、定义是客观存在于自然界中,在一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为人类所利用作为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来源的自然因素,包括物质和能量。如土壤、阳光、水、空气、草原、森林、野生动植物、矿藏等等,但是,不包括经过人工改造的那一部分自然因素,例如被人们加工制作过的原材料等物质。2、分类有限资源可更新资源不可更新资源无限资源二、环境问题(一)概念是指由于自然界或者人类活动使环境质量下降或者生态失调,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身体健康以至生命安全及其他生物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二)分类原生与次生

6、环境破坏与生态污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与乡村23我国环境问题(三)产生的原因社会根源:人口的压力;不良生活习惯和观念宗教根源:基督教信条:自然存在的唯一目的是服务于人类;地球和其他生物是上帝对人类的馈赠伦理根源:传统生存方式的缺陷;技术根源:技术的滥用;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未知科学经济根源: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政治根源:政府行为的失范;政策、政令短视,政府主要领导及工作人员4三、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一)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的提出1、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原始人类时期主要的环境问题是:人类聚居区周围过量采捕野生动植物。人对自然的改造极为有限,尚不足

7、以形成所谓的环境问题。(2)农牧业社会时期开垦荒地、放牧牲畜的规模越来越大城市的出现与发展,人类开始过量开垦土地以致破坏自然植被,导致森林破坏、草原退化、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肥力下降并逐渐沙化,环境问题日渐明显。我国黄河流域、古代两河流域及阿尔卑斯山南麓等至今都无法修复,成为古代人破坏自然环境,现代人受到环境惩罚的深刻教训。另外,城市人口的集中也引发了诸如交通拥挤、生活废弃物堆积、噪声的聚集等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