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中心建设方案-社区矫正信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社区矫正中心建设方案-社区矫正信息 社区矫正中心建设方案-社区矫正信息 社区矫正中心建设方案-社区矫正信息 社区矫正中心建设方案-社区矫正信息 社区矫正中心建设方案-社区矫正信息 社区矫正中心建设方案-社区矫正信息 社区矫正中心建设方案-社区矫正信息 社区矫正中心建设方案-社区矫正信息 社区矫正中心建设方案-社区矫正信息 社区矫正中心建设方案-社区矫正信息 社区矫正中心建设方案-社区矫正信息 社区矫正中心建设方案-社区矫正信息 社区矫正中心建设方案-社区矫正信息 社区矫正中心建设方案-社区矫正信息 社区矫正中心建设方案-社区矫正信息 社区矫正中心建设方案-社区矫正信息 社区矫正中心建设方案-社区矫正信息 社区矫正中心建设方案-社区矫正信息 社区矫正中心建设方案-社区矫正信息 社区矫正中心建设方案-社区矫正信息 社区矫正中心建设方案-社区矫正信息 关于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使用要求 关于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使用要求 全省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已在福州市城区试运行,经测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经厅领导同意,决定在全省推广使用。现将系统使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系统登录 1、系统目前暂时在互联网上运行。为了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进入系统前电脑要先设置VPN连接,有关VPN软件和操作手册在省厅互联网门户网站 “司法业务—矫正帮教—通知栏”里下载。安装并连接好VPN后,点击“通知栏”中“福建省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即可登录。也可直接使用以下地址登录: http://:8888/fjccms/?corp_dns=fjccms。 2、系统登录用户名和用户密码将通过政务网电子邮箱下发到设区市、县司法局,请各级司法局通知下属司法所。登录系统后,各单位可自行更改用户密码,密码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3、登录系统前,各级操作人员请点击系统界面右上方帮助按钮,下载帮助文档并认真阅读。 主要工作 各地应在9月30日前,将以下基本信息录入到系统中并做好相关工作: 1、工作人员信息录入。各级司法行政部门登录系统后,要先点击队伍建设下队伍管理菜单,添加本级机关工作人员信息,用于业务管理和工作统计使用,同时上级司法行政机 关也可以在此查询下级机关工作人员信息。 2、社区服刑人员信息录入。司法所登录系统后,在左边窗口点击“业务管理”下“矫正衔接”菜单,在右边窗口点击“新增”按钮。在弹出的“新增社区服刑人员基本信息”窗口内,将在矫和解矫的人员基本信息、犯罪信息、矫正信息输入到系统内。 3、日常管理数据录入。在输入完社区服刑人员信息后,司法所要将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监管信息添加到系统中。对于已经解矫的社区服刑人员,要将其档案内所有信息输入系统后再进行解矫操作,解矫后社区服刑人员电子档案数据将不能更改。 4、定位手机衔接工作。各县司法局要配合当地电信部门做好定位手机的配备工作,及时将手机发放给司法所和社区服刑人员,司法所工作人员要将手机号码输入系统,并按时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定位和轨迹跟踪,预防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社区矫正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黄冈分公司 社区矫正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黄冈市社区矫正信息化管理平台 建设方案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黄冈分公司 2016年6月 目录 一、项目背景........................................................5 二、社区矫正的需求分析..............................................5 社区矫正的组织机构:.........................................5 社区矫正的对象:.............................................6 社区矫正的工作人员:.........................................6 社区矫正信息化发展历程及趋势.................................6 社区矫正系统建设:...........................................6 三、市司法局概况....................................................7 四、系统总体设计....................................................7 系统简介.....................................................7 建设目标.....................................................8 指导思想.....................................................8 设计原则.....................................................9 总体结构设计................................................10 总体逻辑结构..........................................10 网络逻辑结构..........................................11 系统结构体系................................................11 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 15 标准规范化设计..............................................15 系统与各运营商定位平台接口设计..............................16 系统开放性设计.............................................17 系统可扩展性设计...........................................18 系统的界面设计.............................................19 系统的设计特点.............................................20 系统优势...................................................20 五、经济及社会效益.................................................21 六、系统主要功能介绍...............................................22 社区矫正信息化平台建设..................................22 总体功能描述............................................23 人员定位管理............................................24 档案工作管理............................................24 网上办公管理............................................24 帮教安置管理............................................24 系统管理................................................24 七、项目实施.......................................................25 时间进度安排...............................................25 项目的组织结构.............................................25 用户方组织结构........................................25 开发方组织结构........................................26 项目的人员组织........................................ 29 项目实施阶段..........................................29 系统部署方案...............................................32 安装..................................................32 定制..................................................33 调试..................................................33 培训..................................................33 问题反馈..............................................33 系统维护..............................................33 培训方案...................................................33 培训宗旨..............................................33 培训目的..............................................34 培训方式..............................................34 培训考评..............................................36 八、售后服务.......................................................36 服务承诺...................................................36 技术支持和维护说明.........................................36 概述..................................................36 服务宗旨.............................................. 37 一、项目背景 社区矫正最早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方开始出现,那些所犯罪行轻微的人不再入狱服刑,而是在他们所居住的社区就地改造。社区矫正进入我国后也成为我国刑罚体制改革后所面临的一项新课题。社区矫正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预防这些人再次犯罪;二是回归社会,完成再社会化过程。 我国于xx年首先在上海、江苏等东部6省市城市社区和有条件的农村乡镇开始进行社区矫正试点,现在已推进到18个省的85个地市375个县3142个街道。 在我国为期不长的试点中,社区矫正工作达到了较好的改造效果。截至xx年底,全国累计接收矫正对象72070人、解除矫正对象20278人,重新犯罪率不到1%。 依据我国的国情,在符合以下条件的情况下,对社会危害性和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可适用以下非监禁措施,实施社区矫正。而根据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统计的数字,就缓刑和假释两项,2000年,加拿大适用的比例最高,达到 %,澳大利亚达到%,新西兰为%,法国为%,美国为%,韩国、俄罗斯较低,但也分别达到了%和%。这些数据说明,世界主要国家处于社区矫正中的罪犯人数已经超过了监禁人数,这与我国监禁人数占绝大多数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在我国今后的司法工作中,也将把社区矫正人数逐步提高到70%左右。 二、社区矫正的需求分析 社区矫正,是指将社区矫正对象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负责并组织社会力量对其采取监督管理、教育、帮助措施,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社区矫正的组织机构: n司法部基础工作指导司负责社司矫正工作的指导 n省、设区的市、县司法行政部门负责编制社区矫正发展规划 和工作计划,指导管理本地区社区矫正工作,协调解决社区矫正工作的 困难和问题,检查、考核本地区社区矫正工作情况; n乡镇司法所具体负责实施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的对象: n被判处管制的; 被宣告缓刑的; n被暂予监外执行的; 被裁定假释的; n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 社区矫正的工作人员: n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包括市、区县司法局管理人员、街道社区矫正执法人 员、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和社区矫正志愿者、派出所民警等 社区矫正信息化发展历程及趋势 人工管理阶段 xx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下发《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山东六省市列为第一批试点。基本上依赖人工管理、书面汇报,矫正工作者工作量大、效率低、对矫正对象无法量化考核等问题愈显突出。 信息化试点阶段 第一批试点成效初见,六个试点省(市)共接收、管理社区服刑人员4900多人。 xx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司法局社区矫正移动信息管理平台投入使用,提升了管理手段,效果显著。截止到2016年12月,江苏省建有“社区矫正移动管理系统”的地市区已达13个,占江苏省县区级总数的70%。 扩大试点城市,十二个省(区、市)列为第二批社区矫正试点地区, 推广阶段 xx年底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决定社区矫正工作2016 年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广。 “社区矫正移动管理平台”被业界普遍认为具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优势。 社区矫正系统的建设会带来大批稳定的客户入网,因此也是各大运营商必争的焦点。 目前江苏、浙江、上海、湖北、天津、山东、广东、河北、等地已纷纷建立社区矫正信息化系统,并且在的多个省份已经将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纳入了十二五规划。 社区矫正系统建设: 黄冈市社区矫正信息化系统将我公司基站定位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相结合,能够对矫正对象的位置和状态做出实时的判断,然后通过系统进行日常的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定位监管、警示告知、信息交互、工作记载、网上审批、电子档案、数据分析、工作机制、信息发布及出境管理等模块。 三、黄冈市司法局概况 黄冈市司法局位于湖北省东部,全市司法局下辖10个区县司法局,124多个司法所,在册矫正的人员大约1460多人左右。为更好地对社区矫正人员更好地进行管理,将建立一套集矫正人员档案、工作记载、人员定位、信息交互等功能一体化的移动社区矫正平台。这样, 市司法局工作人员可通过平台,全面掌握社区矫正对象各种动态及基层社区矫正工作开展状况,及时了解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决策,有针对性地指导督促基层司法所及时履行社区矫正各项工作职责。 四、系统总体设计 系统简介 社区矫正信息化平台系统是结合了中国移动推出的移动信息化产品和定位业务,针对社区矫正,为司法系统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为了加强对矫正对象位置的掌握、实现信息化的管理,减小司法局工作人员的压力,提高矫正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开发的一套社区矫正信息化移动管理系统。 社区矫正信息化管理系统利用移动LBS定位、通讯网络等技术,通过手机终端实现对被矫正对象的实时监控、信息交互;并结合短信、语音、3G视频等技术优势,实现矫正工作者与被矫正人员的信息交互,有效的控制社区矫正“五类”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黄冈分公司 社区矫正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人群的活动范围区域,消除安全隐患。整个系统必须保证网络安全性,无线数据通道安全性,并对相关人员信息,数据,进行保密处理,实现社区矫正的信息化管理,提高矫正工作者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量。 建设目标 l运用科技手段对矫正对象进行有效管理 l一键式操作,切实为基层司法所减负 l表格自动生成,减少重复工作,提高效率 l重点人员随时监控,控制重新犯罪 l流程化减刑或收监,提高透明度、公正度 l在册对象实现电子档案档案管理 l解矫对象实现自动生成纸质档案备查 l普及社区矫正系统的信息化使用水平 指导思想 该系统要服务于司法局社区矫正业务的统一战略目标,将创新管理、结构优化、资源整合融入社区矫正的信息化建设中,建设便捷、准确、高效的《市社区矫正移动信息管理系统》。从 市司法局全局着眼,用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把握全局。本系统设计以需求为牵引,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做到系统的一体化建设和信息资源的集成化管理,创建高效、简洁、实用、人性的工作环境。考虑到需要与中国移动进行定位、语音等数据交互,因此必须做好系统接口设计;考虑到与定位数据实时性的交互和对接,需要充分考虑基础空间数据库与定位数据、业务数据的融合与匹配。 系统设计“以业务为导向,以数据为核心,以集成为重点,以应用为目的”作为总的指导思想,统筹规划,严格管理。并采用面向对象、面向服务、UML、组件化和构件化等先进技术和方法,做到技术先进,系统完整,架构统一,结构开放,网络安全。 设计原则 l系统高效性 系统设计充分考虑社区矫正行使职能的特殊性,充分利用国家通讯网的资源优势、服务优势、安全优势。采用先进的GIS、GPS、LBS等多业务定位技术,利用GPRS高速无线网络,使系统结构最优化,建设成本最低。 l系统继承性 网络系统在设计选型上充分考虑将来向3G宽带广域多服务网的平滑过渡,跨平台的数据库系统也具有良好的数据可移植性,最大限度发挥原有部分设备的作用,如计算机网络,设备、软件等,最大限度上为用户节省投资。 l 适度开放性 采用面向对象的支撑平台和运行、开发平台,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可继承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充性。 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技术和“大对象”的概念,将一个特定的应用作为一个大对象来处理,使它具备一个对象所具有的广义上的封装性和继承性。保证了各应用之间界面的清晰性、应用本身的相对独立性和安全性。 遵循当前各项开放式国际标准。并提供开放的应用编程接口。有利于系统今后的功能扩充。 采用“自上而下”的整体设计方法、“自下而上”的实现方式,即整体分布实施,使得系统按照系统工程的特点分期、分批逐步建设和完善。 采用开放的开发工具,支持用户或第三方的二次开发。 在遵循相关接口标准的基础上,可按照系统的需求对不同厂家的硬件和软件进行集成,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配置,逐步投入、扩展和升级,保护原有的投资,使系统具有良好的集成性和扩充性。 l高度安全性 安全可靠性是系统性能好坏最为关键的一环,需要有严格的保密措施,安全管理手段,可靠的数据存储方式和系统运行机制。 l设计先进性 系统在满足当前功能需要的前提下,在进行系统设计时,一定要本着高定位、高起点的指导思想,使系统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根据信息化建设规划,以能够满足现在和今后3-5年的功能需要为考察的重点,同时能方便地向更高一级结构扩展以及系统软件的升级和改版。l 应用实用性 实用性是本系统设计时要遵循的首要原则,系统功能的实用化是衡量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 总体结构设计 总体逻辑结构 通过对其它城市类似项目的经验和认识,结合对司法局业务需求的分析和我 统》由四部分组成: n数据层: 《市社区矫正移动信息化管理系统》采用集中的数据管理,通过建立面向全市社区矫正人员定位业务的数据模型以及与中国移动等运营商的定位业务对接,将空间数据、业务数据和系统管理数据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统一的管理,建立各类数据内部和各类数据间的关系。为在统一的框架下实现全市社区矫正人员定位信息数据的关联、功能调用和数据交换共享奠定坚实的基础。 n服务层: 服务层是整个系统的骨干。数据服务包括GPS服务、LBS服务、GIS应用服务、数据管理服务等。服务层组件向基于B/S架构的应用提供服务。n功能层: 这些应用模块构成《 市社区矫正移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基础部分,应用模块主要包括基础地理信息管理、实时监管、短信互动、网上办公、档案管理、帮教安置、系统管理等模块。这些应用模块是通过各种不同的组件进行构建,应用模块之间即可以共享其他应用模块的组件,也有本应用模块专用的组件,从而实现不同业务子系统的功能调用和数据访问,形成一个完整的业务子系统。这样形成的业务子系统虽共享组件,但功能相对独立,得以保障完成《市社区矫正移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各项业务功能。 n应用层: 指基于数据、服务构建的具有具体业务的应用系统,为最终的司法用户服务。 网络逻辑结构 网络逻辑结构图: 系统的网络逻辑结构图 本系统采用互联网的方式:市司法局、区县司法局、街道司所所采用公网形式进行访问。 1、组网形式:互联网方式。 2、网络特点:该组网简单,用户使用现有办公网络即可登录平台,节省经费。 3、缺点:如果使用不同运营商的网络,登录平台较慢; 4、系统登录:由于系统处在互联网中,系统用户可采取用户密码+短信密码验证的方式进行登录,保障系统的数据安全。 5、平台系统采用Linux 64位操作系统,仅开放必要的访问端口,登陆信息均为SSL证书加密。 6、系统有较高的安全保密机制,系统安全等级达到C3级,保证系统数据完整可靠,不被非法读取或更改。对网络病毒的传播要提供防范措施,应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保证网络安全运行,拒绝未经授权的访问。 网络逻辑结构图: 本方案采用互联网+VPN认证的方式:市司法局、区县司法局、街道司所所采用公网形式+密钥身份认证的方式进行访问。 1、组网形式:公网+VPN设备构成的虚拟专用网络的混合式组网。 2、网络特点:司法所采用VPN设备构成的虚拟专用网形式组网,该组网方式经济、安全,便于操作管理。 3、网络优势:公网+VPN设备组网方式极大的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提升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系统和资源的管理,节省了巨大开支,同时为基于网络功能的拓展奠定基础。 4、缺点:如果使用不同运营商的网络,登录平台较慢; 5、平台系统采用Linux 64位操作系统,仅开放必要的访问端口,登陆信息均为SSL证书加密。 6、系统有较高的安全保密机制,系统安全等级达到C3级,保证系统数据完整可靠,不被非法读取或更改。对网络病毒的传播要提供防范措施,应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保证网络安全运行,拒绝未经授权的访问。 网络逻辑结构图: 本方案采用司法专网的方式:市司法局、区县司法局、街道司所所使用内网的方式进行登录访问。 1、组网形式:司法专网。 2、网络特点:司法所采用VPN设备构成的虚拟专用网形式组网,该组网方式经济、安全,便于操作管理。 3、网络优势:采用专线形式组网,便于数据安全高效的传输,信息安全性最高,对以后基于专线网络的开发和拓展提供基础,如:视频会议等。 4、缺点:费用较高,建设周期较长; 5、平台系统采用Linux 64位操作系统,仅开放必要的访问端口,登陆信息均为SSL证书加密。 6、系统有较高的安全保密机制,系统安全等级达到C3级,保证系统数据完整可靠,不被非法读取或更改。对网络病毒的传播要提供防范措施,应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保证网络安全运行,拒绝未经授权的访问。 系统结构体系 根据司法局社区矫正业务的需求描述,我们在总体逻辑结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系统的功能体系。系统中的功能模块主要包括:人员实时定位、跟踪管理、越界报警、轨迹回放、边界设置、短信互动、档案管理、网上办公、安置帮教、考核管理、系统管理等。这些模块的具体功能及所起的作用将在系统功能内容章 节中详细描述。 我们根据本业务系统信息交互量大、用户远程访问较多等特点,本模块系统设计采用B/S模式的GIS应用体系,B/S方式具有系统易于集成、维护工作量少、易于升级、可以基于信息进行远程访问等特点,使系统更加完善。 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 要实现该系统的建设目标和内容,建成实用高效的《社区矫正移动信息化管理系统》,我们将采用JAVA作为此次应用开发平台,后台服务器使用Unix64位操作系统,此操作系统具有强稳定性和健壮的系统核心,为网络服务提供增强的系统安全机制。 数据库采用微软oracle11G数据库系统,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满足可移植性、可连接性、可伸缩性。 司法局用户只需要普通的PC机上安装即可,无需额外的投资。 标准规范化设计 标准规范化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市社区矫正移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标准化体系,该体系主要由三部分内容构成:数据标准、技术规范、项目管理规范。标准化体系是搭建整个《市社区矫正移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关键,是系统建设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它的制定将对整个系统的建设起到约束作用,是系统各个部分能够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基础。 需要强调的是,针对标准化体系的设计必须制定以下思路:紧密跟踪行业的相关成果,深入调研南京市的实际需求和特点,严格遵循有关部门制定的标准与规范,通过进一步完善形成实用的《 市社区矫正移动信息化管理系统》标准化体系。 系统与各运营商定位平台接口设计 系统接口是本系统与“中国移动定位平台”不同部分之间业务和数据发生联系的纽带,也是不同组件间相互访问的入口。系统总体结构将各运营商的定位业务之间的互操作封装到统一的平台框架中,从而简化了接口设计,但平台框架中的接口设计却成为系统成败的关键,所以我们设计时必须着重考虑,考虑的方面包括: 通信模式、数据格式、交互协议。 1、通信模式 接口的基本形态是由它所支持的通信模式决定的。我们准备采用异步消息模式。异步消息被传送到一个消息队列中,发送者和接受者独立决定处理消息的事务和安全环境。接收者可能收到由发送者详细指定地址的消息,也可能需要接收者订阅一类发挥功能时间的消息。 2、数据格式 业务之间交换的数据必须保持一致性的格式。 在同步消息传递中,数据是有类型的。数据类型制定了消息参数的结构,这些参数通过值传递的,同时也指出了接口类型参数,这些参数是通过引用传递的。 在异步消息中交换的数据被规范为文档。接收者接收文档类型,这些文 档类型必须符合格式规范。 异步通信 3、交互协议 协议描述了消息交换中可接收的消息序列,序列是根据消息接收方显示的状态定义的。一些接口没有协议约束,也就是说接口可以在任何时候接收任何消息。一个简单的协议规范是根据前提条件来表达的,也就是说当接收方出于某种状态时才接收消息。如果有严格的状态就必须定义更加复杂的协议。 系统的平台框架肩负着不同业务之间的数据互访和功能组件的调用,从而确定了平台框架是信息交流的枢纽,为了保证业务流程的连续性,要求信息能够实时反馈,但信息交流的内容主要是一些查询的结果,并不要求对数据库进行写操作,而且信息交流的对象在一个业务流程中基本上是可以确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平台框架接口的通讯模式主要采用同步消息传送,即“点对点”的通信方式,消息传递的方式主要存储/转发、请求/响应、请求/提交等方法。考虑到平台框架同外部其他系统之间的接口以及信息的共享与发布,这是系统接口最后采用“点对多点”的应用模式,可采用发布/预定方式进行消息传递。为了保证不同处理模块能够识别消息,从而正确处理消息,我们定义了消息对象的基本内容,它不仅包含消息的来源,类型,状态等基本信息,还包括业务的控制信息以及业务要处理的内容信息。这些消息对象在平台框架中易于传递,并能串行化保存,或者转化为格式良好的XML结构文档。而具体的交换协议同具体的业务相关,将在开发时视具体业务而定。 系统开放性设计 系统的开放性设计主要表现在对外和对内两个方面: 系统对外开放 Ø 外部其他系统能与本系统进行集成; 外部其它系统通过接入规范描述的接口规范,开发相应的接口和适配器,实现系统访问外部其他系统的功能和数据,并且可以将外部系统作为系统业务流程某个节点的流程进行访问。 Ø本系统也能为其他系统集成和使用; 通过平台框架的业务交换引擎和数据交换引擎很容易将系统的业务流和数据流重定向到与外部其他系统连接的指定适配器上,从而为外部其他系统提供业 务流和数据流。同时,系统还可以通过共享与发布机制向外提供数据和服务。系统对内开放 Ø 不同的业务应用之间可以共享组件; 系统内部不同的业务应用模块的开发采用的是组件化的构件技术,其中功能相同的模块通过组件进行封装,然后将不同的组件像搭积木的方式组装成不用的应用模块。不同的业务应用之间可以共享通用的组件,直接拿了使用。 系统可扩展性设计 系统的可扩展性设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可扩展 系统将建立一个统一的面向警用GIS管理的数据模型。该数据模型是建立在对《江苏省司法厅社区矫正地图服务系统》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的基础之上的。该数据模型包含不同空间数据间、不同业务数据间、空间数据与业务数据间、管理数据与运行数据间存在的各种关系。即便在目前系统建设的时候,许多数据还不完整或完善,还是可以通过系统的可扩展性设计,在将来进行完善,并可以添加新的数据。 功能可扩展 系统提供统一的平台框架,并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开发组件,为组件提供一致的接口规范,并在组件内部进行封装。这样使得需要优化某一系统功能时只需在原来的接口规范基础上,改进组件内部的设计,以提供功能更为强大的组件。当需要增加新的功能时,也可以通过简单的配置,引入包含新功能的组件实现。 业务可扩展 系统的业务都是通过定制来实现,在每个业务的数据和流转信息等信息并没有和平台框架紧密绑定,而是通过读取或传输数据流、业务流来实现。因此,系统需要改变业务流程,新增或者删除某个业务对平台框架本身没有影响。系统采用这种平台框架,对业务进行定制,将很容易扩展新的业务。 服务可扩展 系统的共享和发布机制将建立数据分发与应用服务体系,对外提供服务方式 包括数据分发、数据发布、远程数据访问和WebService等方式。尤其是通过建立基于WebService的数据交换接口,能够定制出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种类、格式不同内容的数据服务,实现服务的可扩展。 系统的界面设计 用户界面设计作为人机接口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寿命。在功能、性能等方面类似时,用户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具有友好用户界面的产品。一个设计良好的用户界面使得用户更容易掌握系统,从而增加用户对系统的接受程度,好的界面也并不是要求界面过于花哨。我们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以用户为中心,保证界面简洁、美观、清晰、大方、集成、互动、灵活、可靠和主体突出。避免过于花哨、模棱两可、增加额外的操作和让用户长时间等待。 用户界面设计的类型主要有问题描述语言、数据表格、图形与图标、菜单、对话框以及窗口等等,如图所示。 由于每一种类型都有不同的特点和性能,我们将根据每种类型的优点和限制来选用界面的形式。在界面设计时,也是采用自顶而上逐层分解的方法,先设计出最高一级用户界面,然后,针对每一类功能图标,分别设计下一级界面。由此类推,直到最低一级界面,只完成某一基本操作为止。具体的界面风格将采用类似WEB的界面风格,能够收缩自如,以保证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业务和图形数据。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黄冈分公司 社区矫正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系统的设计特点 本系统设计采用共享的平台框架,集成了中国移动的定位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u层次结构清晰:采用多层体系结构,系统的层次结构清晰,便于系统按软 件工程的概念进行建模和设计。 u 便于软件模块的维护:采用多层体系结构,各层次分工明确,模块通用性 强,便于各软件模块的维护 u便于系统的扩展:采用多层体系结构,由于模块的通用性强,便于系统的 扩展。 u便于与外系统的接口:采用多层体系结构,由于具备了功能强大、接口灵 活的中间件服务层,能非常方便的实现与外系统的接口。 u符合软件工程的软件复用规范:在国家颁布的《计算机软件规范》中要求 按软件工程技术建设信息系统,并提出了软件复用技术的规范,本系统采用的多层体系结构,正是符合了软件工程的软件复用规范。 系统优势 ²采用中国移动的优质网络和平台优势,专业的软硬件设备制造商和专业 的技术服务体系; ²竭尽所能,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企业理念; ²优良的行业成功案例; ²专业化的软件生产和服务; ²专业的技术顾问和研发团队; ²专业规范的研发过程管理和客户服务保障体系; ² 丰富的营销资源和合作伙伴。 ²采用B/S结构,用户操作简便 ²支持多种定位方式,包括LBS,AGPS。 ²多种安全措施,无线网络采用APN专网,用于保证系统安全性和数据保 密性。 ²LBS定位可采用普通手机实现定位,对手机终端没有要求。 五、经济及社会效益 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一直处于探索前进的态势,运用高科技实施对矫正对象的监管,无论在全国还是在世界都有先进的意义,对社会是个贡献。特别是用手机定位进行社区矫正,科学含量高,管理效果好,符合人性化管理的理念,有助于社区矫正工作的推进发展。 l经济效益: 采用手机定位技术对矫正对象进行监管,彻底解决了费时、费力的人工监管方式,有利于为国家节约大量的财政资源。 l 社会效益: 使用手机定位技术进行矫正对象区域监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价值目标,也是现代刑法追求的价值目标之 一。以人为本在刑罚执行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就是把任何一个人都作为人来看待。矫正对象也有其自身的自由和幸福。对于矫正对象的关怀不再是一种恩惠,而是法制国家一项义务性的社会任务,是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要求。 l带来工作方式的多样化 社区矫正信息化平台应用解决方案为传统的社区矫正工作带来了新的方式和方法,是现代信息化发展与社区矫正的有机结合,为社区矫正的工作带来了信息化发展的亮点。 l 节约经费,提高效率 通过社区矫正信息化平台应用解决方案,为社区矫正工作节约经费,提高效率。根据数据显示,在采用基于MAS服务器的社区矫正应用解决方案后,极大的降低了矫正工作者人员配比不足的压力,并提高工作效率达100-300%,大大节约了经费,提高了矫正工作效率,同时也降低了矫正工作者的工作强度。同时,把罪犯放在社区进行人性化、科学化、信息化矫正的工作实践,一方面可以减少监狱人口和国家对监狱运行的投入,降低行刑成本,缓解监狱改造的压力,使监狱能够集中财力、人力、物力矫正那些恶习深且社会危害性大的罪犯,另一方面,也可以从而合理配置行刑资源,充分地利用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提高对罪犯的 教育改造质量,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 六、系统主要功能介绍 社区矫正信息化平台建设 针对传统的社区矫正单一的文书档案管理方式,建立社区矫正信息化平台,完善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将档案资料的管理方式从文书档案管理方式转变为电子档案管理,简化工作手续,规范工作程序。 根据社区矫正管理的需要,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可以基于B/S或C/S结构进行设计,为矫正工作者提供可视化,友好可交互式的工作方式。 为保证安全性,信息化平台中提供信息化服务和数据库服务的服务器都建设在司法局的网络中,为了信息的安全,仅开放需访问的端口。同时对于使用信息化平台的人员进行多级密码管理和多级权限管理,从物理和逻辑上提供足够的安全性保证。在用户登录时,系统又加入短信密码验证的方式,每个用户绑定一个手机号码,登录时系统会自动发送一条短信给该手机,输入验证码进行二次登录,这样进一步加强了信息安全。 信息化平台提供的功能包括:建立矫正档案、修改矫正档案、删除矫正档案、多关键字档案查询、档案模糊查询、权限管理、定位管理、短信管理、报警管理、网上办公、安置帮教、统计查询等诸多功能。 总体功能描述 本系统从总体功能上分为五大类: 1、人员定位管理:主要对矫正人员进行定位、短信、报警等进行管理。 2、档案工作管理:主要记录矫正人员的电子档案信息及每月的矫正工作信息及进行数据报表统计。 3、网上办公管理:主要是司法所工作人将矫正人员奖惩信息、请假信息进行上报,区县司法局通过系统进行网上审批,减少审批流程。 4、帮教安置管理:主要记录刑释人员档案信息及报表统计。 5、系统管理:主要对系统的组织机构、用户权限、登录用户名密码等进行管理。 人员定位管理 矫正定位 短信互动 报警管理 语音比对 档案工作管理 入矫管理 解矫管理 工作管理 报表管理 网上办公管理 审批管理 发布管理 消息管理 帮教安置管理 帮教安置管理 报表管理 系统管理 组织机构管理 基地、社区管理 用户管理 权限管理 七、项目实施 时间进度安排 根据用户的需求及前期项目的调研,项目预计3-4个月内完成系统的实施。 项目的组织结构 为保证“市社区矫正移动信息化管理系统”系统项目能够按期、顺利、高质量的完成,我们将成立一些由用户方和开发方共同组成的专门机构,通过双方机构的有机组织与协调,来管理、实施及监督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共同完成本次项目的工作内容。 用户方组织结构用户方项目管理人员 担任系统建设工作中用户方的组织工作,其组成人员应该熟悉社区矫正 业务及系统信息化建设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和专业水平,并具有组织能力的领导干部。其主要职责是: 1)组织本单位内工作人员参与项目的实施; 2)参与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关事项的协调; 3)参与阶段性报告的评审; 4) 负责就项目调研中的有关信息及时与领导小组沟通。 技术人员 为了保证系统后续维护,用户方的有关工作人员应参与项目的需求分 析、系统设计与开发工作等,其主要职责包括: 1)参与项目的需求分析及需求说明书的编写; 2)参与项目的总体设计; 3)参与项目的详细设计与数据库设计; 4)参与项目的开发和数据库建设; 5)参与项目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6)参与项目各阶段的评审,提出评审意见。 需求确认人员 用户方业务人员是系统的最终使用群体,他们对业务流程与规范熟悉, 将是系统的最直接使用者。其主要职责是: 1)需求调研的最直接参与者; 2)制定初步的需求陈述; 3)完成项目调研与需求分析中有关业务流程等的沟通; 4)参与项目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5)参与项目各阶段的评审,提出评审意见; 6)就项目分析和设计中的有关信息及时与用户方技术人员沟通。 开发方组织结构 开发方是项目建设的主要实施者,它的人员主要以下三类组成: 项目控制 项目控制是项目开发方技术的总体负责人员,由开发方的技术总监担 任。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总体任务的分解与分派; 2)负责项目各阶段与项目进度的工作协调; 3)对各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计划进行汇总与协调; 4)负责向用户方提交正式的总体工作计划; 5)就整个项目的进展情况与用户方及时沟通; 6)负责与组织项目各阶段报告的评审; 7)负责将项目各阶段成果向用户方正式提交; 8)项目进展中有关事宜与用户方进行协调; 9)项目的验收与总结。 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是具体建设项目的负责人。开发方以系统与任务为单位,以有 经验、技术过硬的技术主管来进行项目的具体管理和实施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任务的分派与分解; 2)负责组织项目组成员编制阶段工作计划; 3)负责向项目控制提交所负责系统的工作计划; 4) 负责组织进行项目的具体实施; 5)负责组织阶段各阶段文档的初审; 6)负责向项目控制提交正式的审核文档; 7)项目人员工作计划的协调; 8)负责对项目人员的工作考核; 9)制定一个各小组认同的项目计划; 10)安排种类会议日程; 11)监控项目过程和进度; 12)编写项目进度报告; 13)定期举行项目进度会议; 14)协调项目中的人员和资源; 15)负责版本控制和配置管理; 16)制定软件编码规范或数据库建设标准; 17)系统实施过程中开发方与用户方有关事情的协调工作。 项目组成员 项目组成员负责具体项目的建设,主要由系统分析员、编码人员、测试 人员及文档人员等组成. 人员的组织结构如下图所表示: 图开发方项目组成员结构 各类人员的主要职责是: 1) 系统分析员:负责整个系统的用户调研、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工作,编 写用户需求分析报告、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系统详细设计方案。 2)软件工程师:按照系统设计和编码规范,完成各子系统或模块的编码实 现和单元测试工作,提交编程成果和开发文档。 3)平台实施工程师:主要任务是构建开发环境,包括应用服务平台、系统 设备及系统软件、工具软件及运行平台的安装与调试。 4)支持与服务人员:作用于项目全过程,包括项目实施完毕后的支持与维 护。包含:培训讲师;文档 编制工程师;技术支持 工程师。 5)测试设计工程师:制定和维护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及测试过程,生 成测试评估报告。设计测试需要的驱动程序和桩。根据测试发现的缺陷 提出变更申请。 6)测试工程师:编写测试驱动程序和稳定桩,执行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各类人员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还应该: Ø负责向项目经理每天提交工作总结; Ø参加每月的工作考核; Ø 及时提交各阶段的工作成果。 项目的人员组织 公司拥有熟悉地理信息系统、司法工程和软件工程开发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多人,可以为用户提供从系统策划、系统设计、系统工程实施到运行维护的“专业服务”。为确保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我公司承诺组建最强的实施团队。项目组成立后,我公司将任命总经理和技术总监分别担任项目总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并投入最优秀、有经验的系统分析员、技术开发人员进行系统调研、设计和实施开发。 项目实施阶段 软件业有一些理论来指导整个开发过程,如经典的瀑布模型等。我公司公司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适用与我公司公司自己的开发过程模型。把整个开发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 1)准备阶段 项目实施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 u尽可能早、尽可能准确的定义项目的前景和目标,并细化 u用户需求调研,建立评审与变更的基础 u尽可能早的、尽可能多的挖掘项目的相关信息 u尽可能全面、准确地分析项目需求 u客户沟通及目标、需求确认 工作产物: u前景/需求规约文档 u 项目总体计划 完成目标: u前景文档已完成并得到客户方确认 u需求得到客户方的确认 u通过了前景的评审 u工期、范围已知 u全面的工作计划通过评审 2)开发阶段 开发阶段的工作目标 u建立解决方案的架构、设计 u完成需求规约要求的功能特性、组件和其他产物 主要任务: u完成代码编写 u基础系统环境的建立 u开发培训和教育文档资料 u开发市场渠道和销售辅助工具 工作产物: u产品代码 u构建的映像 u培训资料 u部署指南 u技术支持和问题解决 u市场宣传资料 u 更新的主计划和时间表 完成标志: u架构设计和详细设计已完成 u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已完成 u需求规划中明确必须实现的特性已全部完成,并且实现过程中实现中执行了每日构建 3)稳定阶段 工作目标 u提高项目的质量,并使其最终达到可发布标准。 主要任务“ u提高项目质量 u定位项目的主要问题 u注意力由开发新的功能而转向提高产品质量 u使产品趋于稳定 u发布前的准备工作 工作产物: u源代码和可执行程序 u安装脚本,安装文档 u最终用户帮助和培训文档 u维护手册 u发布说明,已知问题列表,产品简介等 u测试报告和缺陷报告 u 项目其他文档 完成标志: u用户体验工作和用户教育文档已完成 u系统测试已完成,产品达到发布标准 u通过了发布评审 4)部署阶段 主要任务 u明确系统部署规范 u定制信息的收集和制作 u培训教材策划 u硬件设备准备 u系统安装调试 u管理员集中培训 u实施部署 工作产物: u部署计划 u部署日志 u部署总结 完成标志: u部署手册和部署计划已完成 u通过部署日志记录部署过程 u部署后的系统得到客户的认可 5) 试运行阶段 主要目标: 中间版本部署完成后,按试运行计划进行试用,试用过程中收集系统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胜迹版本的开发测试以及满足足球规约的最终版本的发布和部署。 工作产物: u试用用户意见 u可能存在的问题列表 u升级代码 u用户手册 u部署手册 u培训资料 u最终版本 6)验收及交付 试运行结束,即对项目进行验收。验收通过,即交付用户正式运行。系统进入维护期,我公司承诺为市司法局提供优质的服务。 系统部署方案 安装 当该系统可以提交的中间版本开发完成以后,在接收到产品质量管理部门的交付许可之后,部署人员将检查待交付的系统运行环境是否可以确保整个系统有效地运行,安装布署该系统。 定制 系统布署完成后,定制阶段就开始了, 在这个阶段,整个系统会被配置成一个能满足市司法局每天工作需求的系统。 调试 交付给市司法局的系统已经成为一个正式运作的B/S系统。但为确保在安装和定制过程中,系统仍保持其完成性和正确性,我们要进行成功验证。 培训 根据市司法局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已经对系统的实际需求,系统培训师依据为市司法局建立培训计划,实施客户培训工作。 问题反馈 对于系统运行的缺陷或者是不符合客户需求的问题。我们会将客户的问题反馈至项目组进行评审,并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解决。 系统维护 项目的成功取决于系统高质量和高可靠性,因此我们将对系统不断的进行优化,使系统能够高效、安全、稳定地运行。 培训方案 培训宗旨 培训工作是客户服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公司一直致力于从客户的商业利益、发展利益和战略出发为客户提供及时、有效的培训。我们希望通过培训这一服务环节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使用户的投资得到更丰厚的回报。 在该项目中,我公司将提供优质的培训服务,使用户尽快熟悉运用该系统/ 在项目培训过程中我公司将根据“科学、系统、严谨、实效”的培训方针。明确培训目标。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对项目有关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并对培训过程进行监控,保证培训质量。 培训目的 培训和宣传工作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关乎整个该系统项目的成败,只有双方积极的配合,才能使系统真正的应用起来。 培训和宣传工作主要包括: 1)对市社区矫正移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使用环节的重点岗位进行重点培 训,对司法局全体用户进行使用性培训和辅导; 2)市司法局对项目进行宣传,把系统的概念和流程在该系统中进行推广;我公司会提供一套完整的培训计划并依此实施培训服务。其中包括:功能业务系统培训、系统操作培训和系统管理培训。这样可以确保用户逐步熟悉操作并更加专业地运行新的系统。培训计划是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不光是培训本身很重要,被培训人员和需要培训程度也是同等重要。实施过程中,培训和实践的结合,可最终让系统使用完善对知识的掌握和减少学习的弯路。 通过系统的培训能够: u增强用户对系统的使用能力和业务知识 u使每一个与系统有关的用户了解系统理念 u 使所有人与系统相关的关键岗位深入了解系统 u增强城市系统实施的有效性 培训方式 该系统项目的培训分为对管理员的培训和针对所有司法所用户的培训。 1)培训对象 系统管理人员 系统使用人员 2)培训方式 针对管理员的培训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 3)准备工作 u人员 培训人员由开发公司担任,包括资深软件工程师1名、用户培训工程师1名,技术支持工程师1名,以上人员可以兼任多个不同角色。 培训组织人员由市司法局提供。 u培训地点 集中培训地点由市司法局提供,包括授课地点和上机操作地点 u文档资料 文档资料由开发方提供,包括: n系统培训演示幻灯片 n 帮助文档 n《系统用户使用手册》 n《系统管理员操作手册》 4)培训内容及详细课时安排 针对系统管理团的培训总计有12个课时,一个课时为1小时的实际时间,包括课间10分时间。按照一天平均8个课时计算,将在个工作日内完成。 u系统管理员培训 n系统概貌介绍: 1课时 n系统基本使用 2课时 n系统安装和维护 3课时 n系统使用 1课时 n上机操作与辅导 4课时 n培训效果验证 1课时 a)课程说明 5)市司法局提供资源市司法局需要为培训提供硬件环境。包括: u投影设备、音响设备 u会议室 u网络环境 培训考评 每期培训工作完成后,开发方根据用户方的要求,对受训者安排考试。在每期培训结束后即对学员进行上机操作考试,若考试不合格,要求下期再学再考,保证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八、售后服务 服务承诺 u系统1年免费维护,终身技术支持; u7*24小时网络及应用系统技术响应服务,一般故障4小时内解决,严重故障 24小时内修复。 u公司承诺对用户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安装、维护、使用等培训 u在用户进行项目评奖申报等过程中,免费配合用户撰写与本项目的所有材 料。 技术支持和维护说明 概述 为了更好地发挥市社区矫正移动信息化管理系统项目的应用功效,我公司为该项目提供1年的免费售后服务,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知识全面的技术支持队伍,迅速地给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售后服务。我公司根据南京司法局的信息技术 水平等特点,除了提供寻常意义上的技术支持以外,还将在服务阶段上采取“主动预防式服务”方式,为 市司法局专门配备技术支持服务人员,他们将定期对系统进行巡查。 此外,我公司根据项目和用户特点制定了技术支持维护的应急预案,为系统售后服务提供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以期达到预防问题发生、保证系统得到最大应用的目的。 服务宗旨 我公司本着“应用为本、客户第一、规范管理、追求卓越”的服务宗旨,为用户提供“及时、专业、真诚的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u应用为本 建设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我公司将“应用为本”作为市司法局 客户服务的最高宗旨,以此制定了灵活多样的培训和售后服务方式。 u客户第一 以满足客户不断提高的需求为中心,想客户所想,做客户所需,是服 务工作的质量不断超越客户的期望。 u规范管理 以科学的方法识别和确定项目组织内部与服务相关的各个过程,以数 据和事实作为决策的依据。采用系统的管理方法,制定明确、合理、可行的管理规范,推经系统的顺利实施。 u 追求卓越 通过各个层面、各个阶段的定期检查及总结,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 并加以改进,实现持续改善,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9、商务部分 矫正人员终端费用 每月每人50元保底消费。包含11元定位用、5元短信、5元集团通话,5元来电显示费、29元包 分钟通话费。 工作人员矫正通费用 每月每部终端15元,市局领导提供 智能工作手机,区县局提供工作手机,司法所提供 工作手机 线路部分 市局APN专线1条,用于市局管理使用客户端专网登陆价格2000元/月,万/年 区县司法局10M数据专线1条,元/月,万/年 乡镇司法所2M数据专线,优惠价元/月*124条,合计 万/年信息化、网格化是社区矫正监督必过之桥 信息化、网格化是社区矫正监督必过之桥 市检察院经与市司法局研究决定,近期市司法局将向检察机关开通社区矫正人员动态管理系统。各基层院商请本院技术部门配合,将落实监所检察部门联网专用计算机和外网链接线路。各单位通过外网登录市司法局社区矫正人员动态管理系统的计算机,必须做到设备专用。同时,各院监所检察部门将指定一名熟悉监外检察业务的干部专门负责系统的登陆、查询和日常管理,并按照相关保密规定做好登录用户名和密码管理工作。笔者认为,基层院监所检察部门应以市司法局社区矫正人员动态管理信息共享为契机,以市司法局与各街道村居共同建设的“司法工作室”为平台,积极探索社区矫正网格化监督工作机制。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与社区矫正网格化管理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所谓网格,就是将城区行政性地划分为一个个的“网格”,使这些网格成为政府管理基层社会的单元。城市网格化管理主要是指政府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建立一种监督和处置互相分离的公共管理模式。xx年10月,北京市东城区建成启用全国首例“网格化”管理 系统。[1]此后浙江[2]等地以加强社会服务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为核心,打造“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新模式。“网格化管理”的特点是有效整合了党委机关、政府部门以及社区、村、民间组织和 志愿者等各种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既增强了党的基层执政能力和执政基础,也是强化社会管理的一种基础性的、重大的创新 社区矫正网格化管理 社区矫正网格化管理是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重要内容。2016年社区矫正首次纳入《刑法修正案八》,仅提出了一个概念,并没有明确细化。现实中社区矫正主要由社区居委会干部、派出所民警、司法所派驻街道司法所干部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监督管理和帮助教育。但这些参与主体具有狭隘性,因此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化需要更多的司法主体和社会力量参与。近年来,部分省市将社区矫正网格管理模式纳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该管理模式按照“网定格、格定责、责定人”的指导方针,通过建立管控网格,划分监管责任区,明确工作职责,确保社区矫正工作在执法环节、方法载体、制度完善以及基础保障等方面向纵深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社区矫正对象重新违法犯罪,最终实现“监管、教育、服务、执法”四个环节的有机结合。如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司法局迎宾司法所对社区矫正人员实行“网格化”管理,将辖区32个自然小区、1030楼栋按照不同区域划分网格群,再分成177个小网格,在司法所设立网格站、在重点地带建立网格点,形成“站点群”三级社区矫正网格体系。社区矫正人员分布在78个小网格内,由1名网格管理员和5名网格服务员担任矫正小组成员。司法所接收社区矫正人员后,将矫正人员信息及 时传递至社区,网格员立刻入户核实信息,并将矫正人员信息和具体情况反馈至司法所,司法所据此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再反馈至社区,由此形成从站到群到点,再由点到群到站的一站式信息反馈渠道,实现全衔接、无遗漏、全覆盖,建立了良性互动渠道。在社区矫正实施过程中,网格员通过日常巡逻、入户走访,准确了解社区矫正人员的基本情况。当网格员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思想、行为出现不良倾向或通过走访、谈话发现社区矫正人员遇到困难时,将按照“点站群”的“三级”矫正渠道,最大限度地帮助矫正人员。通过网格化管理和立体化矫正,及时为矫正人员提供就业信息及就业指导、培训,提供首站救助、一次性救助、失业保险及落实户口等系列救助措施。 二、司法工作室与社区矫正网络化管理 司法工作室 近年来,天津市司法局提出要将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延伸到社区,并在滨海新区开展司法工作室试点工作。司法工作室就是由新区司法局倡议并得到新区政法委支持的重点项目,它主要是通过统一社区司法工作室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外观标识和设施配备,配备一批司法专干,持续壮大法律服务社工队伍,整合人民调解、法制宣传教育、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司法职能,不断丰富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内容。司法工作室是街镇司法所和综治科的司法行政职能向村居自治组织的延伸,直接联系到社区楼栋、村组村民,实现法律服务的全覆盖。2016年3月滨海新区召开 社区司法工作室建设现场推动会,市司法局领导充分肯定“塘沽司法工作室模式”,认为社区司法工作室集中将人民调解、法制宣传、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等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职能延伸到社区工作开展是全市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发展方向。要求新区司法机关要注重总结经验,要逐步的规范和完善司法工作室的相关制度,使司法向基层延伸工作走在全市前列。目前,塘沽司法工作室基本实现全覆盖,大港、汉沽正在抓紧建立,2016年新区358个居村将全部建立司法工作室。[3] 司法工作室的建立将有力地推进社区矫正网格化管理 司法所派驻街道司法所和街道综治科可以直接联系村居的司法工作室,委托司法工作室司法专干选定本社区的网格管理员为本社区矫正人员的监护人,主要负责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日常生活、活动以及思想等情况进行监督。若有发现社区矫正人员存在违规违法行为,矫正人员所属辖区村、组网格管理员将第一时间向司法专干汇报,再由司法专干向司法所报告,司法所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并全程跟踪,做到“去有目的,来有问题、后有反馈”,及时解决下级网格提交的社区矫正工作问题。社区矫正工作融入网格化管理会有力地推动社区矫正管理,社区矫正管理角色从“事后被动应急”向“事前主动防范”转变,有力保障社区矫正工作质量,全力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三、检察工作室与社区矫正网格化监督 检察工作室与司法工作室对接 基层检察院可通过与辖区司法局沟通协调,将派驻检察室的部分法律职能,如检务公开、法制教育等服务性职能与司法所的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等职能进行局部整合,在司法工作室实现检察制度上墙、安排司法专干和社区义工协助检察工作,检察室派驻干部可以经常深入司法工作室,现场为村民居民提供检察服务。而对受理举报、社区矫正监督等监督性职责则不能下放,还是应保留在检察工作室,不定期开展派驻检察或巡回检察。就社区矫正工作监督来说,检察工作室可以向司法专干和社区矫正网格管理员发送检民联系卡,对其进行监外执行检察知识培训提高其对社区矫正检察工作的认识,并通过不定期地开展巡回检察来对网格内的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法律监督。 社区矫正网格化监督 基层院可设计三层网格,即镇、街道办为一级大网格,村居组织为二级中网格,楼院、村民小组为三级小网格,实现监督全覆盖。以社区矫正人员动态管理系统共享工作为契机,将辖区社区矫正对象基础信息分类,实行实现人员分社区监控和网格化监督。从实践来看,基层检察官走进社区网格,开展的具体监督措施主要包括:一是主动开展社区矫正巡回检察。通过定期走访了解与不定期检查监督相结合,及时全面掌握社区网格监督小组工作开展情况,发现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的,提出意见和建议;二是建立服刑人员约见检察官制度。向社区矫正服刑人员发放联系卡,确保社区服刑人员能够及时、方便、快捷地约见检察官, 并反映相关诉求;三是创建社区服刑人员谈话制度。构建初次谈话、日常谈话、警示谈话“三位一体”的谈话模式,明确谈话目的,突出谈话重点,注重谈话效果,实现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动态化管理;四是全程监督服刑人员集中教育活动。参与并监督网格内服刑人员的集中思想汇报会、集中教育会等集中教育活动,协助开展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法制警示教育、安全教育等。 注释: [1]北京“网格化管理”:将一个管辖的地域划分成若干网格状的单元,分专人在网格范围内对社区实施24小时动态的全方位管理。 [2]浙江”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在不改变乡镇、社区格局的前提下,以尊重传统、着眼发展、便于服务和管理为原则,自然村或相对集中居住区域为基础,家庭为基本单位,将100户到150户家庭划定为一个网格,对应每一网格内的群众,设置服务团队,通过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对网格内的居民进行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使管理服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3]张严:加强社区法律服务势在必行,社工张严_新浪博客,http:///geniuszhangyan,2016年5月3日最后访问。关于社区矫正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 关于社区矫正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 摘要:目前,社区矫正已在全国范围内进入试行阶段,但实 践中存在着司法行政机关和检察机关信息不对称致使矫正对象脱 管、漏管,以及检察机关难以实时监督等难题,影响了社区矫正工 作的深入开展。鉴于此,作者认为应当积极尝试运用科技手段开发 社区矫正信息管理平台,提升监督效果。 关键词: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监督 浙江 xx年7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 部颁布《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了京、津、沪、 江、浙、鲁为全国社区矫正试点城市。xx年开始,扩大到18个 省市。截止目前为止,社区矫正已在23个省85个地方, 375个县,3142个街道开展,分别占全国地区、 县、街道建设处的72%,25%,13%,24%,上海市、江苏省 走在社区矫正工作的全国的前列。至此,社区矫正工作进入全面试 点试行阶段,但在社区矫正监督方面仍存在很大的问题,严重影响 着社区矫正工作的深入开展。本文从我国检察监督出现的问题出 发,以浙江宁波的社区矫正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为例,探讨其对社 区矫正监督的影响,并提出意见建议,以期更好地推进社区矫正工 作在我国的发展。 一、社区矫正监督存在的问题 信息传递不及时 由于社区矫正的法律制度不完善,严重制约着检察人员监督权的 行使。如检察监督需要的矫正对象的具体信息来自不同部门,长期 以来没有形成规范的传递制度和信息共享制度,造成执行和监督机 关没有收到和及时收到监外执行罪犯的相关材料,使一部分监外罪 犯失控,漏管,脱管。 监督方式的事后性 由于社区矫正信息共享问题,检察机关无法介入减刑,假释,暂 予监外执行的监督的申报和执行过程,执行机关也不移送相关资 料,检察机关审查的仅为人民法院的审判书,其监督方式为事后检 察。这很大程度上使社区矫正的实际效用打了折扣。 监督手段的单一性 对于社区矫正的交付执行采用主要是法院送达判决书,外地监狱 部门邮寄的方式。同时,检察手段无非是书面检察、实地考察。在 实践中,这种单一的监督方式存在着效果不佳、司法资源浪费等问 题。 措施的不规范性 社区矫正的各个试点都规定了矫正对象的电话报到、思想汇报、 请假等一系列制度,但如何使这一系列制度有效的实施下去,缺少 配套的先进科学的信息记录和追踪系统,使这些制度很难真正贯彻 下去,滞留于形式。 矫正对象档案不完备性 矫正对象档案记录是矫正对象的基本资料,如个人情况、家庭人 员构成等和矫正对象社区矫正前的各方面判决资料及矫正过程中 的各方面生活、思想纪律以及申请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方面的归 档工作用纸质材料完全不能完备的记录矫正对象的各方面情况,这 不利于社区矫正工作者调取查阅矫正对象的情况。 二、浙江省宁波市社区矫正信息管理平台概述 “慈溪模式” 为保障共享平台信息的及时准确,该地于2016年主动联合司法局 出台了《社区矫正信息共享平台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各镇(街 道)司法所收到法院送达的缓刑、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判决书、假 释裁定书,或者监狱作出的暂予监外执行处理决定的,须在两日内 将相关信息上传共享平台。各司法所对矫正人员作出集体学习、劳 动、考核等重大管理工作的,也须在信息平台上即时显示。并且指 定专人负责实时监控信息平台,对各乡镇社区矫正信息进行核查, 发现脱管、漏管等问题的,及时予以督促纠正。 “余姚模式” 为破解社区矫正工作中脱管、漏管、矫正对象底数不清、矫正信 息沟通不畅等难题,该院积极争取当地政法委支持,于2016年联 合相关部门在全国率先开发“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创建社区 矫正信息管理监督平台。该平台成功运行以来,已将600余名社区 矫正对象全部纳入矫正管理系统,并使10余名脱管、漏管对象得 到监管。2016初,“余姚市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被评为2016年 度浙江省检察机关六大创新成果之一。同年4月,在该省社区矫正 工作会议上,该院“网络联动、指纹识别、手机定位”社区矫正监 督管理方式成为全省检察机关推广的新模式。 三、浙江省宁波市社区矫正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作用 区域监管 建立信息管理平台,通过电子地图实时显示和查看社区服刑人员 所在位置,查看社区服刑人员一段时间内的历史移动轨迹,对社区 服刑人员进 行实时定位,随机查询单个或多个社区服刑人员的位 置,对超出所设定活动范围的社区服刑人员自动显示其越界时间、 地点,及时反馈越界信息,向社区服刑人员及其对应的管理工作者 发送告警短信,警告社区服刑人员已经处于越界位置,并提醒矫正 管理人员,及时处理越界情况。 信息交互 为社区服刑人员和矫正工作者提供一个方便的沟通平台。矫正工 作者可以方便的给社区服刑人员批量发送通知、问候等各类短信。 社区服刑人员可以通过发送短信的方式,随时随地查询当月或者以 前的考核奖惩得分情况,系统在矫正期满前发出警示,保证社区服 刑人员在规定的期限内准时解除矫正。 四、社区矫正信息管理平台构建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社区矫正信息化急需纳入司法机关的整体化信息管理体系 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是政府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加 快司法行政体制改革,提高司法行政战斗力的重要一环。司法行政 工作点多面广,实现司法行政信息化工作目标有利于提高司法行政 工作的统筹性,更好地发挥司法行政部门作为社会稳定的“减压 器”、“减震阀”功能。社区矫正工作是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 在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区矫正的 信息化必然要搭建整个司法行政信息化,两者相辅相成,在建设司 法行政信息管理体系中,将社区矫正信息化作为重中之重予以考虑 和建设。 明确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和标准 目前社区矫正信息化以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为主,各地模式大同小 异,应统一规范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哪些内容应当通过信息科技手 段加以运用和提升,哪些不适宜通过信息科技手段而必须用其他手 段解决,具体标准是什么,都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意见,通 过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一是统一标准,便于各地执行和操作, 二是法律强制性和管理教育帮扶工作的人性化都得到彰显,利于巩 固社区矫正改造效果,实现社区矫正工作目的任务。 立法解决手机定位的合法性问题 目前相当一部分地区社区矫正机构通过手机定位对社区服刑人员 施行监管控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手机定位的合法性在社会上 饱受争议。各地社区矫正机构制定的管理制度层次低,规范性不强, 现实操作过程中得不到法律保障。建议在新制定《社区矫正法》中 应明确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手机定位,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其合法 性,并对其适用范围、对象、时限、权限进行明确界定,赋予社区 矫正工作者依法利用手机进行定位的权利和社区服刑人员接受手 机定位的义务,保证社区矫正工作者依法行使职责,同时维护社区 服刑人员的合法权益。 提高统一规划建设能力,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 社区矫正工作涉及面广,上下关联性和左右互动性强,省、市是 工作指导机构,县和乡镇是具体的工作落实者。笔 者认为,由省一级统一规划,建立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是合理的, 一是有利于工作指令和信息上传下达的通畅,二是能有效与省级社 区矫正机构之间协作配合,三是易于与公安、法院、检察院、监所 等有关部门协调。更能有效地将监所与社区矫正组织统一纳入规划 建设,实现监所与社区矫正组织的信息互通,发挥监所在社区矫正 前端的教育改造职能,更好地落实服刑在教人员与社区服刑人员的 无缝对接,同时由省级部门统一建设能有效避免市或县之间 建设标准不一、重复建设的弊病,有效规避资源浪费。 五、社区矫正信息管理平台构建出现可行性建议 区域特色,全国联动,信息共享 每个地区都创设属于自己地区特色的社区矫正信息共享平台,各 个地区相互联动,互帮互助,实现省际互动。同时也实现局社矫办 与各职能部门与派出机构之间信息共享,有利于形成规范的传递制 度和信息共享制度,使执行和监督机关及时收到和获取监外执行罪 犯的相关材料,避免部分监外罪犯失控,漏管,脱管,也有利于及 时追捕失控,漏管,脱管的社区矫正对象。 双管齐下,动态管理 在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管理上,实行跟踪管理,及时汇报。其次, 加大宣传力度为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知晓面,积极争取群众对 社区矫正工作的支持,各乡镇(街道)司法所加大对社区矫正工作的 宣传力度,做好矫正对象思想工作,争取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加 强技能学习。加强社区矫正管理工作人员对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培 训,尽早掌握应用技能,并按上级有关部门的统一步骤,及时更换 和使用新的信息平台。 制度保障,规范操作 为保障该项系统正常运行,进一步规范社区矫正工作,制定相应 的有关社区矫正信息共享平台的相关实施细则和法律规范,明确社 区矫正有关职能部门在社区矫正人员的日常报到、人员交接、考核 奖惩等环节中的职责,要求各职能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将信息及时录 入系统。 明确违规社区矫正人员的处理标准及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责任追 究制度。同时,司法局牵头对各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进行了 操作培训,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杨殿升,张金桑.中国特色监狱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 社,1999. [2]梁彩雯,苏丽萍.浅论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现状以及立法前景[j] 经济与法,2016(7). [3]张慧冰.发挥检察职能探索在社区矫正及镇街检察中的方法途 径及防范作用[j].法制与社会,2016(6). [4]严浩锋.谈检察机关如何加强社区矫正监督工作[j].法治与社 会,2016(12). [5]史明灿 .浅析加强对社区矫正执法环节的法律监督[j].科技 与法制,2016(32).黄冈市社区矫正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黄冈市社区矫正信息化管理平台 建设方案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黄冈分公司 2016年6月 目录 一、项目背景........................................................5 二、社区矫正的需求分析..............................................5 社区矫正的组织机构:.........................................5 社区矫正的对象:.............................................6 社区矫正的工作人员:.........................................6 社区矫正信息化发展历程及趋势.................................6 社区矫正系统建设:...........................................6 三、市司法局概况....................................................7 四、系统总体设计....................................................7 系统简介.....................................................7 建设目标.....................................................8 指导思想.....................................................8 设计原则.....................................................9 总体结构设计................................................10 总体逻辑结构.......................................... 10 网络逻辑结构..........................................11 系统结构体系................................................11 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15 标准规范化设计..............................................15 系统与各运营商定位平台接口设计..............................16 系统开放性设计.............................................17 系统可扩展性设计...........................................18 系统的界面设计.............................................19 系统的设计特点.............................................20 系统优势...................................................20 五、经济及社会效益.................................................21 六、系统主要功能介绍...............................................22 社区矫正信息化平台建设..................................22 总体功能描述............................................23 人员定位管理............................................24 档案工作管理............................................24 网上办公管理............................................24 帮教安置管理............................................24 系统管理................................................24 七、项目实施.......................................................25 时间进度安排...............................................25 项目的组织结构............................................. 25 用户方组织结构........................................25 开发方组织结构........................................26 项目的人员组织........................................29 项目实施阶段..........................................29 系统部署方案...............................................32 安装..................................................32 定制..................................................33 调试..................................................33 培训..................................................33 问题反馈..............................................33 系统维护..............................................33 培训方案...................................................33 培训宗旨..............................................33 培训目的..............................................34 培训方式..............................................34 培训考评..............................................36 八、售后服务.......................................................36 服务承诺...................................................36 技术支持和维护说明.........................................36 概述..................................................36 服务宗旨.............................................. 37 一、项目背景 社区矫正最早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方开始出现,那些所犯罪行轻微的人不再入狱服刑,而是在他们所居住的社区就地改造。社区矫正进入我国后也成为我国刑罚体制改革后所面临的一项新课题。社区矫正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预防这些人再次犯罪;二是回归社会,完成再社会化过程。 我国于xx年首先在上海、江苏等东部6省市城市社区和有条件的农村乡镇开始进行社区矫正试点,现在已推进到18个省的85个地市375个县3142个街道。 在我国为期不长的试点中,社区矫正工作达到了较好的改造效果。截至xx年底,全国累计接收矫正对象72070人、解除矫正对象20278人,重新犯罪率不到1%。 依据我国的国情,在符合以下条件的情况下,对社会危害性和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可适用以下非监禁措施,实施社区矫正。而根据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统计的数字,就缓刑和假释两项,2000年,加拿大适用的比例最高,达到 %,澳大利亚达到%,新西兰为%,法国为%,美国为%,韩国、俄罗斯较低,但也分别达到了%和%。这些数据说明,世界主要国家处于社区矫正中的罪犯人数已经超过了监禁人数,这与我国监禁人数占绝大多数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在我国今后的司法工作中,也将把社区矫正人数逐步提高到70%左右。 二、社区矫正的需求分析 社区矫正,是指将社区矫正对象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负责并组织社会力量对其采取监督管理、教育、帮助措施,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社区矫正的组织机构: n司法部基础工作指导司负责社司矫正工作的指导 n省、设区的市、县司法行政部门负责编制社区矫正发展规划 和工作计划,指导管理本地区社区矫正工作,协调解决社区矫正工作的 困难和问题,检查、考核本地区社区矫正工作情况; n乡镇司法所具体负责实施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的对象: n被判处管制的; 被宣告缓刑的; n被暂予监外执行的; 被裁定假释的; n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 社区矫正的工作人员: n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包括市、区县司法局管理人员、街道社区矫正执法人 员、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和社区矫正志愿者、派出所民警等 社区矫正信息化发展历程及趋势 人工管理阶段 xx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下发《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山东六省市列为第一批试点。基本上依赖人工管理、书面汇报,矫正工作者工作量大、效率低、对矫正对象无法量化考核等问题愈显突出。 信息化试点阶段 第一批试点成效初见,六个试点省(市)共接收、管理社区服刑人员4900多人。 xx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司法局社区矫正移动信息管理平台投入使用,提升了管理手段,效果显著。截止到2016年12月,江苏省建有“社区矫正移动管理系统”的地市区已达13个,占江苏省县区级总数的70%。 扩大试点城市,十二个省(区、市)列为第二批社区矫正试点地区, 推广阶段 xx年底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决定社区矫正工作2016 年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广。 “社区矫正移动管理平台”被业界普遍认为具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优势。 社区矫正系统的建设会带来大批稳定的客户入网,因此也是各大运营商必争的焦点。 目前江苏、浙江、上海、湖北、天津、山东、广东、河北、等地已纷纷建立社区矫正信息化系统,并且在的多个省份已经将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纳入了十二五规划。 社区矫正系统建设: 黄冈市社区矫正信息化系统将我公司基站定位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相结合,能够对矫正对象的位置和状态做出实时的判断,然后通过系统进行日常的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定位监管、警示告知、信息交互、工作记载、网上审批、电子档案、数据分析、工作机制、信息发布及出境管理等模块。 三、黄冈市司法局概况 黄冈市司法局位于湖北省东部,全市司法局下辖10个区县司法局,124多个司法所,在册矫正的人员大约1460多人左右。为更好地对社区矫正人员更好地进行管理,将建立一套集矫正人员档案、工作记载、人员定位、信息交互等功能一体化的移动社区矫正平台。这样, 市司法局工作人员可通过平台,全面掌握社区矫正对象各种动态及基层社区矫正工作开展状况,及时了解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决策,有针对性地指导督促基层司法所及时履行社区矫正各项工作职责。 四、系统总体设计 系统简介 社区矫正信息化平台系统是结合了中国移动推出的移动信息化产品和定位业务,针对社区矫正,为司法系统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为了加强对矫正对象位置的掌握、实现信息化的管理,减小司法局工作人员的压力,提高矫正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开发的一套社区矫正信息化移动管理系统。 社区矫正信息化管理系统利用移动LBS定位、通讯网络等技术,通过手机终端实现对被矫正对象的实时监控、信息交互;并结合短信、语音、3G视频等技术优势,实现矫正工作者与被矫正人员的信息交互,有效的控制社区矫正“五类” 人群的活动范围区域,消除安全隐患。整个系统必须保证网络安全性,无线数据通道安全性,并对相关人员信息,数据,进行保密处理,实现社区矫正的信息化管理,提高矫正工作者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量。 建设目标 l运用科技手段对矫正对象进行有效管理 l一键式操作,切实为基层司法所减负 l表格自动生成,减少重复工作,提高效率 l重点人员随时监控,控制重新犯罪 l流程化减刑或收监,提高透明度、公正度 l在册对象实现电子档案档案管理 l解矫对象实现自动生成纸质档案备查 l普及社区矫正系统的信息化使用水平 指导思想 该系统要服务于司法局社区矫正业务的统一战略目标,将创新管理、结构优化、资源整合融入社区矫正的信息化建设中,建设便捷、准确、高效的《市社区矫正移动信息管理系统》。从 市司法局全局着眼,用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把握全局。本系统设计以需求为牵引,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做到系统的一体化建设和信息资源的集成化管理,创建高效、简洁、实用、人性的工作环境。考虑到需要与中国移动进行定位、语音等数据交互,因此必须做好系统接口设计;考虑到与定位数据实时性的交互和对接,需要充分考虑基础空间数据库与定位数据、业务数据的融合与匹配。 系统设计“以业务为导向,以数据为核心,以集成为重点,以应用为目的”作为总的指导思想,统筹规划,严格管理。并采用面向对象、面向服务、UML、组件化和构件化等先进技术和方法,做到技术先进,系统完整,架构统一,结构开放,网络安全。 设计原则 l系统高效性 系统设计充分考虑社区矫正行使职能的特殊性,充分利用国家通讯网的资源优势、服务优势、安全优势。采用先进的GIS、GPS、LBS等多业务定位技术,利用GPRS高速无线网络,使系统结构最优化,建设成本最低。 l系统继承性 网络系统在设计选型上充分考虑将来向3G宽带广域多服务网的平滑过渡,跨平台的数据库系统也具有良好的数据可移植性,最大限度发挥原有部分设备的作用,如计算机网络,设备、软件等,最大限度上为用户节省投资。 l 适度开放性 采用面向对象的支撑平台和运行、开发平台,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可继承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充性。 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技术和“大对象”的概念,将一个特定的应用作为一个大对象来处理,使它具备一个对象所具有的广义上的封装性和继承性。保证了各应用之间界面的清晰性、应用本身的相对独立性和安全性。 遵循当前各项开放式国际标准。并提供开放的应用编程接口。有利于系统今后的功能扩充。 采用“自上而下”的整体设计方法、“自下而上”的实现方式,即整体分布实施,使得系统按照系统工程的特点分期、分批逐步建设和完善。 采用开放的开发工具,支持用户或第三方的二次开发。 在遵循相关接口标准的基础上,可按照系统的需求对不同厂家的硬件和软件进行集成,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配置,逐步投入、扩展和升级,保护原有的投资,使系统具有良好的集成性和扩充性。 l高度安全性 安全可靠性是系统性能好坏最为关键的一环,需要有严格的保密措施,安全管理手段,可靠的数据存储方式和系统运行机制。 l设计先进性 系统在满足当前功能需要的前提下,在进行系统设计时,一定要本着高定位、高起点的指导思想,使系统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根据信息化建设规划,以能够满足现在和今后3-5年的功能需要为考察的重点,同时能方便地向更高一级结构扩展以及系统软件的升级和改版。l 应用实用性 实用性是本系统设计时要遵循的首要原则,系统功能的实用化是衡量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 总体结构设计 总体逻辑结构 通过对其它城市类似项目的经验和认识,结合对司法局业务需求的分析和我 统》由四部分组成: n数据层: 《市社区矫正移动信息化管理系统》采用集中的数据管理,通过建立面向全市社区矫正人员定位业务的数据模型以及与中国移动等运营商的定位业务对接,将空间数据、业务数据和系统管理数据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统一的管理,建立各类数据内部和各类数据间的关系。为在统一的框架下实现全市社区矫正人员定位信息数据的关联、功能调用和数据交换共享奠定坚实的基础。 n服务层: 服务层是整个系统的骨干。数据服务包括GPS服务、LBS服务、GIS应用服务、数据管理服务等。服务层组件向基于B/S架构的应用提供服务。n功能层: 这些应用模块构成《 市社区矫正移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基础部分,应用模块主要包括基础地理信息管理、实时监管、短信互动、网上办公、档案管理、帮教安置、系统管理等模块。这些应用模块是通过各种不同的组件进行构建,应用模块之间即可以共享其他应用模块的组件,也有本应用模块专用的组件,从而实现不同业务子系统的功能调用和数据访问,形成一个完整的业务子系统。这样形成的业务子系统虽共享组件,但功能相对独立,得以保障完成《市社区矫正移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各项业务功能。 n应用层: 指基于数据、服务构建的具有具体业务的应用系统,为最终的司法用户服务。 网络逻辑结构 网络逻辑结构图: 系统的网络逻辑结构图 本系统采用互联网的方式:市司法局、区县司法局、街道司所所采用公网形式进行访问。 1、组网形式:互联网方式。 2、网络特点:该组网简单,用户使用现有办公网络即可登录平台,节省经费。 3、缺点:如果使用不同运营商的网络,登录平台较慢; 4、系统登录:由于系统处在互联网中,系统用户可采取用户密码+短信密码验证的方式进行登录,保障系统的数据安全。 5、平台系统采用Linux 64位操作系统,仅开放必要的访问端口,登陆信息均为SSL证书加密。 6、系统有较高的安全保密机制,系统安全等级达到C3级,保证系统数据完整可靠,不被非法读取或更改。对网络病毒的传播要提供防范措施,应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保证网络安全运行,拒绝未经授权的访问。 网络逻辑结构图: 本方案采用互联网+VPN认证的方式:市司法局、区县司法局、街道司所所采用公网形式+密钥身份认证的方式进行访问。 1、组网形式:公网+VPN设备构成的虚拟专用网络的混合式组网。 2、网络特点:司法所采用VPN设备构成的虚拟专用网形式组网,该组网方式经济、安全,便于操作管理。 3、网络优势:公网+VPN设备组网方式极大的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提升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系统和资源的管理,节省了巨大开支,同时为基于网络功能的拓展奠定基础。 4、缺点:如果使用不同运营商的网络,登录平台较慢; 5、平台系统采用Linux 64位操作系统,仅开放必要的访问端口,登陆信息均为SSL证书加密。 6、系统有较高的安全保密机制,系统安全等级达到C3级,保证系统数据完整可靠,不被非法读取或更改。对网络病毒的传播要提供防范措施,应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保证网络安全运行,拒绝未经授权的访问。 网络逻辑结构图: 本方案采用司法专网的方式:市司法局、区县司法局、街道司所所使用内网的方式进行登录访问。 1、组网形式:司法专网。 2、网络特点:司法所采用VPN设备构成的虚拟专用网形式组网,该组网方式经济、安全,便于操作管理。 3、网络优势:采用专线形式组网,便于数据安全高效的传输,信息安全性最高,对以后基于专线网络的开发和拓展提供基础,如:视频会议等。 4、缺点:费用较高,建设周期较长; 5、平台系统采用Linux 64位操作系统,仅开放必要的访问端口,登陆信息均为SSL证书加密。 6、系统有较高的安全保密机制,系统安全等级达到C3级,保证系统数据完整可靠,不被非法读取或更改。对网络病毒的传播要提供防范措施,应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保证网络安全运行,拒绝未经授权的访问。 系统结构体系 根据司法局社区矫正业务的需求描述,我们在总体逻辑结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系统的功能体系。系统中的功能模块主要包括:人员实时定位、跟踪管理、越界报警、轨迹回放、边界设置、短信互动、档案管理、网上办公、安置帮教、考核管理、系统管理等。这些模块的具体功能及所起的作用将在系统功能内容章 节中详细描述。 我们根据本业务系统信息交互量大、用户远程访问较多等特点,本模块系统设计采用B/S模式的GIS应用体系,B/S方式具有系统易于集成、维护工作量少、易于升级、可以基于信息进行远程访问等特点,使系统更加完善。 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 要实现该系统的建设目标和内容,建成实用高效的《社区矫正移动信息化管理系统》,我们将采用JAVA作为此次应用开发平台,后台服务器使用Unix64位操作系统,此操作系统具有强稳定性和健壮的系统核心,为网络服务提供增强的系统安全机制。 数据库采用微软oracle11G数据库系统,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满足可移植性、可连接性、可伸缩性。 司法局用户只需要普通的PC机上安装即可,无需额外的投资。 标准规范化设计 标准规范化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市社区矫正移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标准化体系,该体系主要由三部分内容构成:数据标准、技术规范、项目管理规范。标准化体系是搭建整个《市社区矫正移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关键,是系统建设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它的制定将对整个系统的建设起到约束作用,是系统各个部分能够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基础。 需要强调的是,针对标准化体系的设计必须制定以下思路:紧密跟踪行业的相关成果,深入调研南京市的实际需求和特点,严格遵循有关部门制定的标准与规范,通过进一步完善形成实用的《 市社区矫正移动信息化管理系统》标准化体系。 系统与各运营商定位平台接口设计 系统接口是本系统与“中国移动定位平台”不同部分之间业务和数据发生联系的纽带,也是不同组件间相互访问的入口。系统总体结构将各运营商的定位业务之间的互操作封装到统一的平台框架中,从而简化了接口设计,但平台框架中的接口设计却成为系统成败的关键,所以我们设计时必须着重考虑,考虑的方面包括: 通信模式、数据格式、交互协议。 1、通信模式 接口的基本形态是由它所支持的通信模式决定的。我们准备采用异步消息模式。异步消息被传送到一个消息队列中,发送者和接受者独立决定处理消息的事务和安全环境。接收者可能收到由发送者详细指定地址的消息,也可能需要接收者订阅一类发挥功能时间的消息。 2、数据格式 业务之间交换的数据必须保持一致性的格式。 在同步消息传递中,数据是有类型的。数据类型制定了消息参数的结构,这些参数通过值传递的,同时也指出了接口类型参数,这些参数是通过引用传递的。 在异步消息中交换的数据被规范为文档。接收者接收文档类型,这些文 档类型必须符合格式规范。 异步通信 3、交互协议 协议描述了消息交换中可接收的消息序列,序列是根据消息接收方显示的状态定义的。一些接口没有协议约束,也就是说接口可以在任何时候接收任何消息。一个简单的协议规范是根据前提条件来表达的,也就是说当接收方出于某种状态时才接收消息。如果有严格的状态就必须定义更加复杂的协议。 系统的平台框架肩负着不同业务之间的数据互访和功能组件的调用,从而确定了平台框架是信息交流的枢纽,为了保证业务流程的连续性,要求信息能够实时反馈,但信息交流的内容主要是一些查询的结果,并不要求对数据库进行写操作,而且信息交流的对象在一个业务流程中基本上是可以确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平台框架接口的通讯模式主要采用同步消息传送,即“点对点”的通信方式,消息传递的方式主要存储/转发、请求/响应、请求/提交等方法。考虑到平台框架同外部其他系统之间的接口以及信息的共享与发布,这是系统接口最后采用“点对多点”的应用模式,可采用发布/预定方式进行消息传递。为了保证不同处理模块能够识别消息,从而正确处理消息,我们定义了消息对象的基本内容,它不仅包含消息的来源,类型,状态等基本信息,还包括业务的控制信息以及业务要处理的内容信息。这些消息对象在平台框架中易于传递,并能串行化保存,或者转化为格式良好的XML结构文档。而具体的交换协议同具体的业务相关,将在开发时视具体业务而定。 系统开放性设计 系统的开放性设计主要表现在对外和对内两个方面: 系统对外开放 Ø外部其他系统能与本系统进行集成; 外部其它系统通过接入规范描述的接口规范,开发相应的接口和适配器,实现系统访问外部其他系统的功能和数据,并且可以将外部系统作为系统业务流程某个节点的流程进行访问。 Ø本系统也能为其他系统集成和使用; 通过平台框架的业务交换引擎和数据交换引擎很容易将系统的业务流和数据流重定向到与外部其他系统连接的指定适配器上,从而为外部其他系统提供业 务流和数据流。同时,系统还可以通过共享与发布机制向外提供数据和服务。 系统对内开放 Ø 不同的业务应用之间可以共享组件; 系统内部不同的业务应用模块的开发采用的是组件化的构件技术,其中功能相同的模块通过组件进行封装,然后将不同的组件像搭积木的方式组装成不用的应用模块。不同的业务应用之间可以共享通用的组件,直接拿了使用。 系统可扩展性设计 系统的可扩展性设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可扩展 系统将建立一个统一的面向警用GIS管理的数据模型。该数据模型是建立在对《江苏省司法厅社区矫正地图服务系统》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的基础之上的。该数据模型包含不同空间数据间、不同业务数据间、空间数据与业务数据间、管理数据与运行数据间存在的各种关系。即便在目前系统建设的时候,许多数据还不完整或完善,还是可以通过系统的可扩展性设计,在将来进行完善,并可以添加新的数据。 功能可扩展 系统提供统一的平台框架,并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开发组件,为组件提供一致的接口规范,并在组件内部进行封装。这样使得需要优化某一系统功能时只需在原来的接口规范基础上,改进组件内部的设计,以提供功能更为强大的组件。当需要增加新的功能时,也可以通过简单的配置,引入包含新功能的组件实现。 业务可扩展 系统的业务都是通过定制来实现,在每个业务的数据和流转信息等信息并没有和平台框架紧密绑定,而是通过读取或传输数据流、业务流来实现。因此,系统需要改变业务流程,新增或者删除某个业务对平台框架本身没有影响。系统采用这种平台框架,对业务进行定制,将很容易扩展新的业务。 服务可扩展 系统的共享和发布机制将建立数据分发与应用服务体系,对外提供服务方式 包括数据分发、数据发布、远程数据访问和WebService等方式。尤其是通过建立基于WebService的数据交换接口,能够定制出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种类、格式不同内容的数据服务,实现服务的可扩展。 系统的界面设计 用户界面设计作为人机接口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寿命。在功能、性能等方面类似时,用户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具有友好用户界面的产品。一个设计良好的用户界面使得用户更容易掌握系统,从而增加用户对系统的接受程度,好的界面也并不是要求界面过于花哨。我们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以用户为中心,保证界面简洁、美观、清晰、大方、集成、互动、灵活、可靠和主体突出。避免过于花哨、模棱两可、增加额外的操作和让用户长时间等待。 用户界面设计的类型主要有问题描述语言、数据表格、图形与图标、菜单、对话框以及窗口等等,如图所示。 由于每一种类型都有不同的特点和性能,我们将根据每种类型的优点和限制来选用界面的形式。在界面设计时,也是采用自顶而上逐层分解的方法,先设计出最高一级用户界面,然后,针对每一类功能图标,分别设计下一级界面。由此类推,直到最低一级界面,只完成某一基本操作为止。具体的界面风格将采用类似WEB的界面风格,能够收缩自如,以保证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业务和图形数据。 系统的设计特点 本系统设计采用共享的平台框架,集成了中国移动的定位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u 层次结构清晰:采用多层体系结构,系统的层次结构清晰,便于系统按软 件工程的概念进行建模和设计。 u便于软件模块的维护:采用多层体系结构,各层次分工明确,模块通用性 强,便于各软件模块的维护 u便于系统的扩展:采用多层体系结构,由于模块的通用性强,便于系统的 扩展。 u便于与外系统的接口:采用多层体系结构,由于具备了功能强大、接口灵 活的中间件服务层,能非常方便的实现与外系统的接口。 u符合软件工程的软件复用规范:在国家颁布的《计算机软件规范》中要求 按软件工程技术建设信息系统,并提出了软件复用技术的规范,本系统采用的多层体系结构,正是符合了软件工程的软件复用规范。 系统优势 ²采用中国移动的优质网络和平台优势,专业的软硬件设备制造商和专业 的技术服务体系; ²竭尽所能,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企业理念; ²优良的行业成功案例; ²专业化的软件生产和服务; ² 专业的技术顾问和研发团队; ²专业规范的研发过程管理和客户服务保障体系; ²丰富的营销资源和合作伙伴。 ²采用B/S结构,用户操作简便 ²支持多种定位方式,包括LBS,AGPS。 ²多种安全措施,无线网络采用APN专网,用于保证系统安全性和数据保 密性。 ²LBS定位可采用普通手机实现定位,对手机终端没有要求。 五、经济及社会效益 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一直处于探索前进的态势,运用高科技实施对矫正对象的监管,无论在全国还是在世界都有先进的意义,对社会是个贡献。特别是用手机定位进行社区矫正,科学含量高,管理效果好,符合人性化管理的理念,有助于社区矫正工作的推进发展。 l经济效益: 采用手机定位技术对矫正对象进行监管,彻底解决了费时、费力的人工监管方式,有利于为国家节约大量的财政资源。 l 社会效益: 使用手机定位技术进行矫正对象区域监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价值目标,也是现代刑法追求的价值目标之 一。以人为本在刑罚执行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就是把任何一个人都作为人来看待。矫正对象也有其自身的自由和幸福。对于矫正对象的关怀不再是一种恩惠,而是法制国家一项义务性的社会任务,是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要求。 l带来工作方式的多样化 社区矫正信息化平台应用解决方案为传统的社区矫正工作带来了新的方式和方法,是现代信息化发展与社区矫正的有机结合,为社区矫正的工作带来了信息化发展的亮点。 l 节约经费,提高效率 通过社区矫正信息化平台应用解决方案,为社区矫正工作节约经费,提高效率。根据数据显示,在采用基于MAS服务器的社区矫正应用解决方案后,极大的降低了矫正工作者人员配比不足的压力,并提高工作效率达100-300%,大大节约了经费,提高了矫正工作效率,同时也降低了矫正工作者的工作强度。同时,把罪犯放在社区进行人性化、科学化、信息化矫正的工作实践,一方面可以减少监狱人口和国家对监狱运行的投入,降低行刑成本,缓解监狱改造的压力,使监狱能够集中财力、人力、物力矫正那些恶习深且社会危害性大的罪犯,另一方面,也可以从而合理配置行刑资源,充分地利用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提高对罪犯的 教育改造质量,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 六、系统主要功能介绍 社区矫正信息化平台建设 针对传统的社区矫正单一的文书档案管理方式,建立社区矫正信息化平台,完善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将档案资料的管理方式从文书档案管理方式转变为电子档案管理,简化工作手续,规范工作程序。 根据社区矫正管理的需要,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可以基于B/S或C/S结构进行设计,为矫正工作者提供可视化,友好可交互式的工作方式。 为保证安全性,信息化平台中提供信息化服务和数据库服务的服务器都建设在司法局的网络中,为了信息的安全,仅开放需访问的端口。同时对于使用信息化平台的人员进行多级密码管理和多级权限管理,从物理和逻辑上提供足够的安全性保证。在用户登录时,系统又加入短信密码验证的方式,每个用户绑定一个手机号码,登录时系统会自动发送一条短信给该手机,输入验证码进行二次登录,这样进一步加强了信息安全。 信息化平台提供的功能包括:建立矫正档案、修改矫正档案、删除矫正档案、多关键字档案查询、档案模糊查询、权限管理、定位管理、短信管理、报警管理、网上办公、安置帮教、统计查询等诸多功能。 总体功能描述 本系统从总体功能上分为五大类: 1、人员定位管理:主要对矫正人员进行定位、短信、报警等进行管理。 2、档案工作管理:主要记录矫正人员的电子档案信息及每月的矫正工作信息及进行数据报表统计。 3、网上办公管理:主要是司法所工作人将矫正人员奖惩信息、请假信息进行上报,区县司法局通过系统进行网上审批,减少审批流程。 4、帮教安置管理:主要记录刑释人员档案信息及报表统计。 5、系统管理:主要对系统的组织机构、用户权限、登录用户名密码等进行管理。 人员定位管理 矫正定位 短信互动 报警管理 语音比对 档案工作管理 入矫管理 解矫管理 工作管理 报表管理 网上办公管理 审批管理 发布管理 消息管理 帮教安置管理 帮教安置管理 报表管理 系统管理 组织机构管理 基地、社区管理 用户管理 权限管理 七、项目实施 时间进度安排 根据用户的需求及前期项目的调研,项目预计3-4个月内完成系统的实施。 项目的组织结构 为保证“市社区矫正移动信息化管理系统”系统项目能够按期、顺利、高质量的完成,我们将成立一些由用户方和开发方共同组成的专门机构,通过双方机构的有机组织与协调,来管理、实施及监督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共同完成本次项目的工作内容。 用户方组织结构 用户方项目管理人员 担任系统建设工作中用户方的组织工作,其组成人员应该熟悉社区矫正 业务及系统信息化建设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和专业水平,并具有组织能力的领导干部。其主要职责是: 1)组织本单位内工作人员参与项目的实施; 2) 参与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关事项的协调; 3)参与阶段性报告的评审; 4)负责就项目调研中的有关信息及时与领导小组沟通。 技术人员 为了保证系统后续维护,用户方的有关工作人员应参与项目的需求分 析、系统设计与开发工作等,其主要职责包括: 1)参与项目的需求分析及需求说明书的编写; 2)参与项目的总体设计; 3)参与项目的详细设计与数据库设计; 4)参与项目的开发和数据库建设; 5)参与项目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6)参与项目各阶段的评审,提出评审意见。 需求确认人员 用户方业务人员是系统的最终使用群体,他们对业务流程与规范熟悉, 将是系统的最直接使用者。其主要职责是: 1)需求调研的最直接参与者; 2)制定初步的需求陈述; 3)完成项目调研与需求分析中有关业务流程等的沟通; 4)参与项目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5)参与项目各阶段的评审,提出评审意见; 6) 就项目分析和设计中的有关信息及时与用户方技术人员沟通。 开发方组织结构 开发方是项目建设的主要实施者,它的人员主要以下三类组成: 项目控制 项目控制是项目开发方技术的总体负责人员,由开发方的技术总监担 任。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总体任务的分解与分派; 2)负责项目各阶段与项目进度的工作协调; 3)对各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计划进行汇总与协调; 4)负责向用户方提交正式的总体工作计划; 5)就整个项目的进展情况与用户方及时沟通; 6)负责与组织项目各阶段报告的评审; 7)负责将项目各阶段成果向用户方正式提交; 8)项目进展中有关事宜与用户方进行协调; 9)项目的验收与总结。 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是具体建设项目的负责人。开发方以系统与任务为单位,以有 经验、技术过硬的技术主管来进行项目的具体管理和实施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 负责任务的分派与分解; 2)负责组织项目组成员编制阶段工作计划; 3)负责向项目控制提交所负责系统的工作计划; 4)负责组织进行项目的具体实施; 5)负责组织阶段各阶段文档的初审; 6)负责向项目控制提交正式的审核文档; 7)项目人员工作计划的协调; 8)负责对项目人员的工作考核; 9)制定一个各小组认同的项目计划; 10)安排种类会议日程; 11)监控项目过程和进度; 12)编写项目进度报告; 13)定期举行项目进度会议; 14)协调项目中的人员和资源; 15)负责版本控制和配置管理; 16)制定软件编码规范或数据库建设标准; 17)系统实施过程中开发方与用户方有关事情的协调工作。 项目组成员 项目组成员负责具体项目的建设,主要由系统分析员、编码人员、测试 人员及文档人员等组成. 人员的组织结构如下图所表示: 图 开发方项目组成员结构 各类人员的主要职责是: 1)系统分析员:负责整个系统的用户调研、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工作,编 写用户需求分析报告、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系统详细设计方案。 2)软件工程师:按照系统设计和编码规范,完成各子系统或模块的编码实 现和单元测试工作,提交编程成果和开发文档。 3)平台实施工程师:主要任务是构建开发环境,包括应用服务平台、系统 设备及系统软件、工具软件及运行平台的安装与调试。 4)支持与服务人员:作用于项目全过程,包括项目实施完毕后的支持与维 护。包含:培训讲师;文档 编制工程师;技术支持 工程师。 5)测试设计工程师:制定和维护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及测试过程,生 成测试评估报告。设计测试需要的驱动程序和桩。根据测试发现的缺陷 提出变更申请。 6)测试工程师:编写测试驱动程序和稳定桩,执行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各类人员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还应该: Ø负责向项目经理每天提交工作总结; Ø参加每月的工作考核; Ø及时提交各阶段的工作成果。 项目的人员组织 公司拥有熟悉地理信息系统、司法工程和软件工程开发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多人,可以为用户提供从系统策划、系统设计、系统工程实施到运行维护的“专业服务”。为确保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我公司承诺组建最强的实施团队。项目组成立后,我公司将任命总经理和技术总监分别担任项目总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并投入最优秀、有经验的系统分析员、技术开发人员进行系统调研、设计和实施开发。 项目实施阶段 软件业有一些理论来指导整个开发过程,如经典的瀑布模型等。我公司公司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适用与我公司公司自己的开发过程模型。把整个开发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 1)准备阶段 项目实施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 u尽可能早、尽可能准确的定义项目的前景和目标,并细化 u用户需求调研,建立评审与变更的基础 u尽可能早的、尽可能多的挖掘项目的相关信息 u尽可能全面、准确地分析项目需求 u 客户沟通及目标、需求确认 工作产物: u前景/需求规约文档 u项目总体计划 完成目标: u前景文档已完成并得到客户方确认 u需求得到客户方的确认 u通过了前景的评审 u工期、范围已知 u全面的工作计划通过评审 2)开发阶段 开发阶段的工作目标 u建立解决方案的架构、设计 u完成需求规约要求的功能特性、组件和其他产物 主要任务: u完成代码编写 u基础系统环境的建立 u开发培训和教育文档资料 u开发市场渠道和销售辅助工具 工作产物: u产品代码 u构建的映像 u培训资料 u 部署指南 u技术支持和问题解决 u市场宣传资料 u更新的主计划和时间表 完成标志: u架构设计和详细设计已完成 u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已完成 u需求规划中明确必须实现的特性已全部完成,并且实现过程中实现中执行了每日构建 3)稳定阶段 工作目标 u提高项目的质量,并使其最终达到可发布标准。 主要任务“ u提高项目质量 u定位项目的主要问题 u注意力由开发新的功能而转向提高产品质量 u使产品趋于稳定 u发布前的准备工作 工作产物: u源代码和可执行程序 u安装脚本,安装文档 u最终用户帮助和培训文档 u 维护手册 u发布说明,已知问题列表,产品简介等 u测试报告和缺陷报告 u项目其他文档 完成标志: u用户体验工作和用户教育文档已完成 u系统测试已完成,产品达到发布标准 u通过了发布评审 4)部署阶段 主要任务 u明确系统部署规范 u定制信息的收集和制作 u培训教材策划 u硬件设备准备 u系统安装调试 u管理员集中培训 u实施部署 工作产物: u部署计划 u部署日志 u部署总结 完成标志: u 部署手册和部署计划已完成 u通过部署日志记录部署过程 u部署后的系统得到客户的认可 5)试运行阶段 主要目标: 中间版本部署完成后,按试运行计划进行试用,试用过程中收集系统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胜迹版本的开发测试以及满足足球规约的最终版本的发布和部署。 工作产物: u试用用户意见 u可能存在的问题列表 u升级代码 u用户手册 u部署手册 u培训资料 u最终版本 6)验收及交付 试运行结束,即对项目进行验收。验收通过,即交付用户正式运行。系统进入维护期,我公司承诺为市司法局提供优质的服务。 系统部署方案 安装 当该系统可以提交的中间版本开发完成以后,在接收到产品质量管理部门的交付许可之后,部署人员将检查待交付的系统运行环境是否可以确保整个系统有效地运行,安装布署该系统。 定制 系统布署完成后,定制阶段就开始了,在这个阶段,整个系统会被配置成一个能满足市司法局每天工作需求的系统。 调试 交付给市司法局的系统已经成为一个正式运作的B/S系统。但为确保在安装和定制过程中,系统仍保持其完成性和正确性,我们要进行成功验证。 培训 根据市司法局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已经对系统的实际需求,系统培训师依据为市司法局建立培训计划,实施客户培训工作。 问题反馈 对于系统运行的缺陷或者是不符合客户需求的问题。我们会将客户的问题反馈至项目组进行评审,并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解决。 系统维护 项目的成功取决于系统高质量和高可靠性,因此我们将对系统不断的进行优化,使系统能够高效、安全、稳定地运行。 培训方案 培训宗旨 培训工作是客户服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公司一直致力于从客户的商业利益、发展利益和战略出发为客户提供及时、有效的培训。我们希望通过培训这一服务环节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使用户的投资得到更丰厚的回报。 在该项目中,我公司将提供优质的培训服务,使用户尽快熟悉运用该系统/ 在项目培训过程中我公司将根据“科学、系统、严谨、实效”的培训方针。明确培训目标。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对项目有关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并对培训过程进行监控,保证培训质量。 培训目的 培训和宣传工作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关乎整个该系统项目的成败,只有双方积极的配合,才能使系统真正的应用起来。 培训和宣传工作主要包括: 1)对市社区矫正移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使用环节的重点岗位进行重点培 训,对司法局全体用户进行使用性培训和辅导; 2)市司法局对项目进行宣传,把系统的概念和流程在该系统中进行推广; 我公司会提供一套完整的培训计划并依此实施培训服务。其中包括:功能业务系统培训、系统操作培训和系统管理培训。这样可以确保用户逐步熟悉操作并更加专业地运行新的系统。培训计划是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不光是培训本身很重要,被培训人员和需要培训程度也是同等重要。实施过程中,培训和实践的结合,可最终让系统使用完善对知识的掌握和减少学习的弯路。 通过系统的培训能够: u增强用户对系统的使用能力和业务知识 u使每一个与系统有关的用户了解系统理念 u使所有人与系统相关的关键岗位深入了解系统 u增强城市系统实施的有效性 培训方式 该系统项目的培训分为对管理员的培训和针对所有司法所用户的培训。 1)培训对象 系统管理人员 系统使用人员 2)培训方式 针对管理员的培训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 3)准备工作 u人员 培训人员由开发公司担任,包括资深软件工程师1名、用户培训工程师1名,技术支持工程师1名,以上人员可以兼任多个不同角色。 培训组织人员由市司法局提供。 u培训地点 集中培训地点由市司法局提供,包括授课地点和上机操作地点 u 文档资料 文档资料由开发方提供,包括: n系统培训演示幻灯片 n帮助文档 n《系统用户使用手册》 n《系统管理员操作手册》 4)培训内容及详细课时安排 针对系统管理团的培训总计有12个课时,一个课时为1小时的实际时间,包括课间10分时间。按照一天平均8个课时计算,将在个工作日内完成。 u系统管理员培训 n系统概貌介绍: 1课时 n系统基本使用 2课时 n系统安装和维护 3课时 n系统使用 1课时 n上机操作与辅导 4课时 n培训效果验证 1课时 a)课程说明 5)市司法局提供资源市司法局需要为培训提供硬件环境。包括: u投影设备、音响设备 u会议室 u 网络环境 培训考评 每期培训工作完成后,开发方根据用户方的要求,对受训者安排考试。在每期培训结束后即对学员进行上机操作考试,若考试不合格,要求下期再学再考,保证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八、售后服务 服务承诺 u系统1年免费维护,终身技术支持; u7*24小时网络及应用系统技术响应服务,一般故障4小时内解决,严重故障 24小时内修复。 u公司承诺对用户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安装、维护、使用等培训 u在用户进行项目评奖申报等过程中,免费配合用户撰写与本项目的所有材 料。 技术支持和维护说明 概述 为了更好地发挥 市社区矫正移动信息化管理系统项目的应用功效,我公司为该项目提供1年的免费售后服务,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知识全面的技术支持队伍,迅速地给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售后服务。我公司根据南京司法局的信息技术 水平等特点,除了提供寻常意义上的技术支持以外,还将在服务阶段上采取“主动预防式服务”方式,为市司法局专门配备技术支持服务人员,他们将定期对系统进行巡查。 此外,我公司根据项目和用户特点制定了技术支持维护的应急预案,为系统售后服务提供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以期达到预防问题发生、保证系统得到最大应用的目的。 服务宗旨 我公司本着“应用为本、客户第一、规范管理、追求卓越”的服务宗旨,为用户提供“及时、专业、真诚的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u应用为本 建设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我公司将“应用为本”作为市司法局 客户服务的最高宗旨,以此制定了灵活多样的培训和售后服务方式。 u客户第一 以满足客户不断提高的需求为中心,想客户所想,做客户所需,是服 务工作的质量不断超越客户的期望。 u 规范管理 以科学的方法识别和确定项目组织内部与服务相关的各个过程,以数 据和事实作为决策的依据。采用系统的管理方法,制定明确、合理、可行的管理规范,推经系统的顺利实施。 u追求卓越 通过各个层面、各个阶段的定期检查及总结,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 并加以改进,实现持续改善,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9、商务部分 矫正人员终端费用 每月每人50元保底消费。包含11元定位用、5元短信、5元集团通话,5元来电显示费、29元包 分钟通话费。 工作人员矫正通费用 每月每部终端15元,市局领导提供 智能工作手机,区县局提供工作手机,司法所提供 工作手机 线路部分 市局APN专线1条,用于市局管理使用客户端专网登陆价格2000元/月,万/年 区县司法局10M数据专线1条,元/月,万/年 乡镇司法所2M数据专线,优惠价元/月*124条,合计万/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