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浅谈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ID:15728634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5

浅谈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_第1页
浅谈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_第2页
浅谈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_第3页
浅谈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_第4页
浅谈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45-02  目前,我们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个怪现象:教师教的很苦,学生觉得很累,然而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我们的语文教材,同一篇文章,从文字到语言,到篇章结构,到思想内容,再到写作特色,教什么,往往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果再加上五花八门的创造性教学,语文到底教什么,就更是云里雾里。教学中或多或少的无效性、低效性让语文味大打折扣。因此,如何降低、避免语文教学的无效、低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

2、性,应该成为我们教师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初中语文有效教学谈几点浅见。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曾深有感触地总结说:“优秀的教师无不都是优秀的心理学家,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十分精通如何从激发兴趣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  圣人孔子曾根据自己的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寓教于乐”的教法。当代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在学生入校开始就要求学生写日记,并规定题目为《学习是一种乐趣》,这种日记要学生从之一写到之九十九。其目的无疑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发现学习的乐趣,从而自然而然地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使之能够保持下去。

3、多年的事实证明魏书生取得了成功,其辉煌的教学成果全国瞩目。上海特级语文教师于漪与此稍有不同,她上课总是满面春风充满激情,使学生如沐春风,既学到知识又乐趣无穷,这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她的教学效果也是举国公认的。这些事实再次证明,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发挥他们的巨大潜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二、制定准确、明确且有层次的教学目标,实行分层教学  语文教学目标的准确应体现在摆脱“知识中心论”,定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既不仅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不仅重视发展学

4、生的智力因素,而且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当然,目标众多,并非时时处处都要一应俱全,面面俱到。具体到一篇课文、一节课,可以适当增删,有所侧重。语文教学目标的明确是指不要过于宽泛。在一篇课文中,在一节课上,哪些知识只要一般了解,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并会运用,要着重训练听说读写中哪一项能力,应达到什么程度等,都应尽量细化,明确到位。  其次,是要有一定的层次。即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等的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教学有效性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班级教学中学生间获得同样知识所需时间存在较大差异,要在同一时空中按划一目标发展,部分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十分明显。在实

5、践中,如能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把获得某种知识所需时间和认知发展水平大体相当的学生进行归类分层,并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递进教学目标,教学效率即可大幅提升。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在教学实践中,我一直致力于营造开放、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程度。一般情况下,我将课堂结构设计如下:先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进行思考,懂得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针对同学提出的问题,全班齐思考,齐讨论,共同来解决问题;最后是通过个人的体验和感悟,能对课文内容提出与众不同的、新颖的见解,以期达到“语文

6、学习是把思想、语言、文字三项一起的训练,使之相辅相成,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叶圣陶语)的目的。  譬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时,我采用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方式,课前安排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提出具体要求:①将这篇童话故事改变成适合表演的剧本;②根据自己的想象,对课文进行大胆的改变,可在不违背原意的基础上增加或删除部分内容;③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扮演的角色,并将人物性格特点尽情展现出来;④充分考虑人物的特点,设计表演时的表情、语态、动作;⑤进行小组合作。为了能够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学生们反复阅读课文,讨论有争议的内容,并找老师求证,高质量地达到了设定的教学

7、目的;为了表演好节目,小组同学人人主动,热心地参与讨论、改编和排练,提出改进意见,收到了合作的高效。这就使课堂教学成为“生疑-质疑-释疑-激疑”环环相扣的过程,从而保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鲜活性、求知的进取性和思维的活跃性,使语文课堂教学高潮迭起,成效最大。而作为教师的我,却在课堂上充当了一个欣赏者、评价者的角色,起到穿针引线、推波助澜的作用。  通过这样开放、合作探究式的教与学,学生们既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学会到了怎样学语文,也体验到了主动学习后成功的喜悦,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确立了保障。  四、实现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