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求真与求实之间_评马作武教授_先秦法律思想史_陈晓枫

徜徉在求真与求实之间_评马作武教授_先秦法律思想史_陈晓枫

ID:15705355

大小:26.64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8-05

徜徉在求真与求实之间_评马作武教授_先秦法律思想史_陈晓枫_第1页
徜徉在求真与求实之间_评马作武教授_先秦法律思想史_陈晓枫_第2页
徜徉在求真与求实之间_评马作武教授_先秦法律思想史_陈晓枫_第3页
徜徉在求真与求实之间_评马作武教授_先秦法律思想史_陈晓枫_第4页
徜徉在求真与求实之间_评马作武教授_先秦法律思想史_陈晓枫_第5页
资源描述:

《徜徉在求真与求实之间_评马作武教授_先秦法律思想史_陈晓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徜徉在求真与求实之间_评马作武教授_先秦法律思想史_陈晓枫双月刊)法学评论(总第1015年第5期(93期)2徜徉在求真与求实之间———评马作武教授《先秦法律思想史》陈晓枫*:/DOI10.13415.cnki.fxl.2015.05.022jp中国但凡国史论的著作,都有求真抑或求实的考量。这是因为经史子集的学术传统,对古代史或叙或论时,叙说的框架早已固化为上溯先贤圣言或者谋划经世致用;而其近代一旦改为文史社哲,则分科的学术概“、““、“天命”势”术”的结构性何在,德”礼”中何者系属于法?的正

2、当性何如,念令人踟蹰,不能对应古代史。“这基本都是中国法思想史不能回应的问题。由是,在法思想史的著作中有一种致思方法,是在传统的叙说体。例如杨鹤皋先生著《系中,运用传统的术语来进行法思想解读。这种论证不妨称为“求实”中国法律思想通,、“、“仍然用礼治、舍身而取义”天行健,史》德治、人治、—————————————————————————————————————————————————————法治、变法等术语评说“礼之用,和为贵”君子自强不息”等法实施、法价值取向和法律更新问题;与此相反,另一种研究方法是径直用当代法理学通用的学科术,将“法语,去况比框定中国古代的法现象,叙述法思想。例如曾宪

3、义和郑定所编著《中国法律思想研究通览》““后王”一断于法”德主刑辅”说比况为立法思想,则解读为法实施思想,则概属于法价值观了。这种研究取。向在于解释对象域的各现象,与原理论证之间的契合性,揭示现象之间的规律性联系,故尔可称为是“探真”“上述两种治学和致思的方式,求实”求真”并不是截然悖反的。“者需要当代法学原理作识辨依据,者则需有古代历史的资料作为论证的基础。两种致思方式,在多数学者那里是兼而备之的。马作武教授新近刊,就是一部兼具求真又求实特色的法思想史研究力作。该著以自由主义价值体出于世的《先秦法律思想史》系为取向,在具体研究中则又往返于德、政、礼、刑、中、道、势、术之中,摭考据阐发于一

4、璧,熔史辨与激论为一炉,既有敦厚的治史之功,也有犀利的出新之论。赏析该书,或可期与诸子同游。一,引发学科体系递嬗,分科立说自梁启超著《先秦政治思想史》后,民国时期的现代学术分解“通人之学”、杨鸿烈著《是为趋势。法律思想史中,以丘汉平著《先秦法律—————————————————————————————————————————————————————思想史》中国法律思想史》为其嚆矢。新中国以来,李光灿、张国华编著的《中国法律思想通史》为一部里程碑式的巨著;而2011年杨鹤皋集六十年的治学心,凭一人之力,血和功力,又推出一部耄耋之年的新作《中国法律思想通史》对中国法律思想几千年的历史,做了梳理

5、归纳评说。同在这一期间,王志强、梁治平、韩秀桃等学者还专门做过法律思想研究中方法论的探讨,其中关于文化学的方法、史学史的方法、以及旨趣与范式的讨论,都涉及到中国思想史求真与求实的一些基本问题。然而在这些理论建设中,关于轴心时代法律思想的研究,则失之简略,显得疏阔。著力较多者如武树臣,言及鲁儒、著《中国法律思想》墨、道,秦晋法家、齐儒及阴阳,综分流派则细,论及思想则大要而已。马作武教授新作《先秦法律思想史》于今付梓,其面世或意味着法律思想史领域有一番新拓。该书以先秦法律思想为论域进行断代思想史研究,以巫史文化为源,分儒、墨、道、法四家,设四编二十章,始于巫史礼乐,止于韩非子,其研究按传统的名

6、人诸子展开,叙述兼顾学派的思想基础,而又着力分析个人的法律观和法思想创新,并予其历史地位评说,就中的价值判断意识、学术批判立场和现代诠释兼而有之。如果说法制史认同“中华法系已随清末修律瓦解”的观点,那么法律思想史中的冥想应是沉淀下来的中华法系观,依观念指引修于史而—————————————————————————————————————————————————————*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193法学评论 2015年第5期“志于制,读懂法律的历史,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法律的现在和把握法能够对法律史与现代法之关联洞若观火:①著作之苦心,”律的未来走向。可见一斑。②陈寅恪所力倡“、对古往今

7、来治学读史者而言,章学诚所主张“临文必敬,论古必恕”之“文德”了解之同社会学的“实证”思维在中国现代学术界大行其道,治史者常止于史实考情”的态度③盖为不易之论。然而,。对古代思想进行价值评判原本就存叙而“回避”价值评判,渐而催生一种因古今悬隔而生发的“谨慎史观”在诸多思考难度,又面临各种潜在非议,易于使人干脆敬而远之,去津津乐道于一种纯“工匠式”研究,一种古④也。思想史研究中常试图“、,中立”标榜“貌似求实趣旨,玩化的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