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系地理学的研究进展

谱系地理学的研究进展

ID:15678325

大小:253.50 KB

页数:164页

时间:2018-08-04

谱系地理学的研究进展_第1页
谱系地理学的研究进展_第2页
谱系地理学的研究进展_第3页
谱系地理学的研究进展_第4页
谱系地理学的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谱系地理学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谱系地理学的研究进展1、相关定义1.1、定义与分型食管胃结合部位于食管胃交界部(esophagogastricjunction,EGJ),为食管与胃的移行带,由远端食管、贲门、近端胃底组成。目前,公认的食管胃结合部的定义范围是:食管下端纵行栅栏状样血管末梢或胃黏膜皱襞的近侧缘[6]。食管胃结合部处于特殊的部位:胸腹交界处,其上接具有丰富血管网及淋巴管网但缺乏外膜的食管,下相连具有良好顺应性的近端胃,且其淋巴引流具有向胸内和腹内双向引流的特点。因此,AEG的临床特征既有别于食管癌又不同于胃癌,所以对于食管胃结合部恶性肿瘤的分类、病因、诊疗

2、原则等诸多方面国内外3存在着较大争议。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重多的文献报道证实AEG在流行病学、病因、病理学、治疗方法及预后方面有其独自的特点,所以当前不少学者认为食管胃结合部癌是一个独立的疾病[7]。1.2Siewert分型目前,AEG在国内外较为公认的是Siewert分型,此分型是由Siewert于1987年首先提出,也称Munich分型。Siewert认为AEG:是指肿瘤中心于解剖学贲门上下各5cm范围内的腺癌。可分为3个亚型:Ⅰ型于食管胃结合部上1cm~5cm之间,称远端食管癌,食管的特异性肠上皮化生区是其主要来源,可以从上方

3、浸润食管胃结合部;Ⅱ型于食管胃结合部上1cm~下2cm之间,称贲门癌,是真正意义上的贲门癌,来源于贲门上皮细胞或节段性肠上皮化生区;Ⅲ型于食管胃结合部下2cm~5cm之间,称贲门下癌,从下方浸润食管胃结合部及远端食管。该分型获得国际食管疾病协会(InternationalSocietyforDiseasesoftheEsophagus,ISDE)和国际胃癌联合会(InternationalGastricCancerAssociation,IGCA)的一致认同。Siewert研究发现,与Ⅱ、Ⅲ型AEG患者相比,Ⅰ型AEG患者有以下特点:(

4、1)男性AEG患者所占比例大;(2)多有胃食管反流病史或裂孔疝病史;(3)与Barrett食管、肠化生等有密切关系,Ⅰ型AEG患者中有80%存在肠化生改变;(4)与Ⅱ、Ⅲ型AEG淋巴引流方向主要至腹部,Ⅰ型淋巴引流即可向上至纵隔,又可向下至腹部引流。美国国立癌症综合网络(NationalComprehensiveCancerNetwork,NCCN)食管癌指南2009版[8]结合Siewert等人提出的分型方法,将AEG分为3型:1、肿瘤的中心或肿瘤66%以上的组织位于解剖学食管胃交界部(esophagogastricjunction,

5、EGJ)之上超过1cm,则划分为远端食管腺癌,称为为I型;2、肿瘤的中心或肿瘤组织位于解剖学EGJ上lcm内和远端2cm内,则划分为Ⅱ型;3、肿瘤的中心或肿瘤66%以上的组织位于解剖学EGJ之下大于2cm,这类腺癌被分为Ⅲ型。1.3WHO分型WHO分型:2000年消化道肿瘤分类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分类方法为:食管腺癌是指腺癌完全位于食管胃结合部上方并且癌肿局限在其上方的癌;而癌肿完全位于食管胃结合部下方的腺癌应被看作是原发于胃部的癌。WHO分类不主张使用”胃贲门癌”这一术语,而主张应该根据肿瘤的大小称为近端胃癌或胃体癌。贲门癌在流行病学

6、和生物学特征上有明显独特的特点,其在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术式治疗方面和食管下段癌不尽相同[9]。而国际抗癌联盟对恶性肿瘤的分类中没有将贲门癌与其他胃癌分开单列[10]。41.4Liverpool分型Liverpool分型是由英国利物浦的Dolan等[11]于1999年提出来的。他们通过对该部位肿瘤的流行病学、病理学及分子机制等的研究,认为远端食管癌和贲门癌是同一种疾病,该分型是将咽部至十二指肠之间的消化道分为食管、食管胃结合部和胃三部分,并且又以食管自胸廓入口和第8胸椎为界将食管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又以胃角切迹为界将胃分为近侧胃、远侧胃

7、和重叠部分胃(含近远侧胃各超过50%者)3种。可以看出Liverpool分型中的食管下1/3癌、食管胃结合部癌和近侧胃癌即Siewert等所定义的AEG分型。而目前国内尚未对食管结合部腺癌进行临床分型,并且国内与国外的分型是否一致值得商讨。1.2、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定义activebladder,OAB)是十分常见的泌尿系统慢性疾患,过去的学者及临床工作人员采用的术语较多,如女性尿道综合征、逼尿肌反射亢进、逼尿肌不稳定、不稳定膀胱等[1]。1999年,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continencesociety,ICS)提议

8、使用OAB(Overactivebladder)来描述下尿路症状(LUTS)中储尿期的症状,此后膀胱过度活动症这个术语出现在较多的会议及出版物上。2002年,国际尿控协会修订了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定义:在除外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