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672384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4
《院前急救中的护理风险分析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院前急救中的护理风险分析与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院前急救存在的护理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总结我院2013年1月~6月院前出诊1502例次患者急救时护理风险存在原因。结果存在护理风险表现在院前急救特殊的工作性质,人员因素,护患沟通与知情同意告知,护理记录,患者因素,仪器设备物品不完善,车辆及车载因素,社会因素。结论针对院前急救存在的护理风险,提出了加强院前急救特殊的工作性质的宣传,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培养院前护士急救技能、沟通能力,重视规范护理记录、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普及民众的急救知识与技能,是提高院前急救患者抢救成功率,减少护理纠纷
2、,确保院前急救护理安全的保证。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风险;原因;对策 院前急救是现代急救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点是时间紧迫任务重,环境条件差,不确定性大。因此,解决院前急救中的风险因素显得犹为重要。本文通过回顾分析我院接诊的1502例次患者中护理风险存在因素,提出一些防范措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3年1~6月我院出诊接诊患者1502例次,其中男性910例占60.58%,女性592例占39.41%,以21~60岁患者居多。外科疾病833例,内科疾病603例,其它科疾病66例,死亡29例。 2护理风险分析 2.1院前急救的
3、特殊性质院前急救是指对急、重、危伤病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它具有时间紧急,急救环境条件差、病种复杂多样,以对症治疗为主,体力强度大等特点,威胁急救人员自身安全。 2.2院前急救人员因素 2.2.1院前急救操作不规范,专业技术知识缺乏,在急救时个别护士对抢救技术操作及仪器使用不熟练,经验不足或与医生协调配合能力低,缺乏前瞻性的急救意识,转运过程中未准确采取合理体位,从而加重病情。 2.2.2院前急救忽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需求,未履行知情同意的告知,没有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或交代不祥细,造成由于患者病情复杂或急救操作如气管插管,出现不可预料后果或抢救
4、无效时死亡时,患者家属不理解而引发纠纷。 2.2.3院前急救中现场常常忙于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观察病情变化未能及时规范记录抢救过程,造成记录时间与医嘱时间不一致。缺乏法律意识,护理记录单笼统不完善。 2.2.4院前急救人员有限,通常一辆救护车,专业配备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这在应对复杂情况的大抢救和同时有多名患者时,人力资源相对不足,从而影响抢救效率,易引发家属的不满。 2.3患者方面的因素患者或家属在面对突发情况时,会出现急迫、慌张、恐惧、易怒等各种复杂的心理反应。患者医学知识的缺乏,不能陈述既往病史,或有意隐瞒病史如吸毒史、传染病史、精神病
5、史等,从而延误诊断影响抢救,增加了急救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 2.4急救物品仪器方面急救物品不足、仪器设备未处于备用状态。在急救时发现急救物品不足或急救仪器突然出现故障不能正常使用,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造成患者及家属的不满。 2.5车载方面目前,救护车多由其他车辆改装而成,性能不一。在行驶过车中,由于车速过快、道路颠簸等原因,易引起患者的不适和物品的损坏对车上医护人员、患者的人身安全具有很大的潜在威胁。 2.6社会因素院前急救虽然是医务人员的责任和工作,也离不开全社会的帮助和支持,对于一些需要立即抢救的患者,第一目击者的紧急救助,是患者生存的
6、关键。 3对策 3.1加强风险管理,提高应变能力院前救护急危重症患者时,由于病情重、变化快、工作预见性难、操作复杂,护理风险明显高于普通患者[1]。提高急救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完善各项风险管理制度及风险应急预案,同时院前急救人员应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锻炼,提高心理素质,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才能做到临危不乱、有条不紊和从容应对。 3.2规范培训,加强转运监护选用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医护人员,具备扎实过硬的业务技术水平,是保证急救质量的重要前提。快速安全地把患者转运回医院进一步治疗是院前急救的目的所在[2],对抢救患者生命,减少医院前期患者的伤残率和病
7、死率至关重要[3]。因此应加强转运技术培训,转运途中实施严密监护。 3.3提高护士的沟通能力急诊患者大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冲突或心理障碍,应实施心理护理,使之有安全感,安静地配合治疗和护理[4]在进行侵入性治疗护理操作时,如气管插管应做好告知,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字后方可进行,抢救结束做好护理记录的补记,记录应实事求是,详细记录整个过程,注意与医生医嘱的一致性。 3.4加强车载仪器、物品人员的管理急救仪器、设备、物品应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做到定期检查维修、定点放置、班班交接,多途径多层次监督检查,药品使用后及时补充并注意效期,形态,确保安全有
8、效。建立健全各类护理记录单,根据一次接诊人数的多少灵活配备车辆与人员,并对驾驶员、担架员要定期培训考核,使他们掌握岗位技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