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瑟福散射实验讲义(中国科大)

卢瑟福散射实验讲义(中国科大)

ID:15672108

大小:17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4

卢瑟福散射实验讲义(中国科大)_第1页
卢瑟福散射实验讲义(中国科大)_第2页
卢瑟福散射实验讲义(中国科大)_第3页
卢瑟福散射实验讲义(中国科大)_第4页
卢瑟福散射实验讲义(中国科大)_第5页
资源描述:

《卢瑟福散射实验讲义(中国科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3.3卢瑟福散射实验卢瑟福散射实验是近代物理科学发展史中最重要的实验之一。在1897年汤姆逊(J.J.Thomson)测定电子的荷质比,提出了原子模型,他认为原子中的正电荷分布在整个原子空间,即在一个半径R≈10-10m区间,电子则嵌在布满正电荷的球内。电子处在平衡位置上作简谐振动,从而发出特定频率的电磁波。简单的估算可以给出辐射频率约在紫外和可见光区,因此能定性地解释原子的辐射特性。但是很快卢瑟福(E.Rutherford)等人的实验否定这一模型。1909年卢瑟福和他的助手盖革(H.Geig

2、er)及学生马斯登(E.Marsden)在做α粒子和薄箔散射实验时观察到绝大部分α粒子几乎是直接穿过铂箔,但偶然有大约1/800α粒子发生散射角大于900。这一实验结果当时在英国被公认的汤姆逊原子模型根本无法解释。在汤姆逊模型中正电荷分布于整个原子,根据对库仑力的分析,α粒子离球心越近,所受库仑力越小,而在原子外,原子是中性的,α粒子和原子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在球面上库仑力最大,也不可能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等人经过两年的分析,于1911年提出原子的核式模型,原子中的正电荷集中在原子中心很小的区

3、域内,而且原子的全部质量也集中在这个区域内。原子核的半径近似为10-15m,约为原子半径的千万分之一。卢瑟福散射实验确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为现代物理的发展奠定了基石。本实验通过卢瑟福核式模型,说明α粒子散射实验,验证卢瑟福散射理论;并学习应用散射实验研究物质结构的方法。实验原理现从卢瑟福核式模型出发,先求α粒子散射中的偏转角公式,再求α粒子散射公式。1.α粒子散射理论(1)库仑散射偏转角公式设原子核的质量为M,具有正电荷+Ze,并处于点O,而质量为m,能量为E,电荷为2e的α粒子以速度入射,在原子

4、核的质量比α粒子的质量大得多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前者不会被推动,α粒子则受库仑力的作用而改变了运动的方向,偏转角,如图3.3-1所示。图中是α粒子原来的速度,b是原子核离α粒子原运动径的延长线的垂直距离,即入射粒子与原子核无作用时的最小直线距离,称为瞄准距离。图3.3-1α粒子在原子核的库仑场中路径的偏转当α粒子进入原子核库仑场时,一部分动能将改变为库仑势能。设α粒子最初的的动能和角动量分别为E和L,由能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可知:(1)(2)由(1)式和(2)式可以证明α粒子的路线是双曲线,偏转角θ与瞄

5、准距离b有如下关系:(3)设,则(4)这就是库仑散射偏转角公式。(2)卢瑟福散射公式在上述库仑散射偏转公式中有一个实验中无法测量的参数b,因此必须设法寻找一个可测量的量代替参数b的测量。事实上,某个α粒子与原子散射的瞄准距离可大,可小,但是大量α粒子散射都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由散射公式(4)可见,与b有对应关系,b大,就小,如图3.3-2所示。那些瞄准距离在b到之间的α粒子,经散射后必定向θ到之间的角度散出。因此,凡通过图中所示以b为内半径,以为外半径的那个环形的α粒子,必定散射到角到之间的一个空

6、间圆锥体内。图3.3-2α粒子的散射角与瞄准距离和关系设靶是一个很薄的箔,厚度为t,面积为s,则图3.3-1中的,一个α粒子被一个靶原子散射到方向、范围内的几率,也就是α粒子打在环上的概率,即(5)若用立体角表示,由于则有(6)为求得实际的散射的α粒子数,以便与实验进行比较,还必须考虑靶上的原子数和入射的α粒子数。由于薄箔有许多原子核,每一个原子核对应一个这样的环,若各个原子核互不遮挡,设单位体积内原子数为,则体积内原子数为,α粒子打在这些环上的散射角均为,因此一个α粒子打在薄箔上,散射到方向且在

7、内的概率为。若单位时间有n个α粒子垂直入射到薄箔上,则单位时间内方向且在立体角内测得的α粒子为:(7)经常使用的是微分散射截面公式,微分散射截面其物理意义为,单位面积内垂直入射一个粒子(n=1)时,被这个面积内一个靶原子()散射到角附近单位立体角内的概率。因此,(8)这就是著名的卢瑟福散射公式。代入各常数值,以E代表入射粒子的能量,得到公式:(9)其中,的单位为,E的单位为Mev。1.卢瑟福理论的实验验证方法为验证卢瑟福散射公式成立,即验证原子核式结构成立,实验中所用的核心仪器为探测器。设探测器的

8、灵敏度面对靶所张的立体角为,由卢瑟福散射公式可知在某段时间间隔内所观察到的α粒子总数应是:(10)式中为该时间内射到靶上的α粒子总数。由于式中、、等都是可测的,所以(10)式可和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由该式可见,在方面上内所观察到的α粒子数与散射靶的核电荷、α粒子动能及散射角等因素都有关。对卢瑟福散射公式(9)或(10),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验证。(1)固定散射角,改变金靶的厚度,验证散射计数率与靶厚度的线性关系。(2)更换α粒子源以改变α粒子能量,验证散射计数率与α粒子能量的平方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