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注射法—医学课件

各种注射法—医学课件

ID:15654416

大小:7.46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8-08-04

各种注射法—医学课件_第1页
各种注射法—医学课件_第2页
各种注射法—医学课件_第3页
各种注射法—医学课件_第4页
各种注射法—医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各种注射法—医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注射法定义:是将无菌药液注入体内的方法,达到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优点:药物吸收快,效果迅速,适用于药物迅速发挥作用或不宜口服给药的病人。缺点:可造成组织一定程度的损伤,引起疼痛和感染。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注射技术1.注射前洗手、戴口罩、剪指甲,保持衣帽整洁。2.注射部位消毒:2%碘酊+70%乙醇脱碘手法:以注射点为中心向周围呈螺旋式消毒面积:直径在5cm以上,待干(约20s)后脱碘:范围大于碘酊消毒面积,乙醇挥发后方可注射。用0.5%碘伏或安尔碘以同法涂擦消毒1~2遍,无需脱碘。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一、注射原则严格执行查对制度1.“三查七对”

2、。2.检查药液质量。3.同时注射多种药物,查对配伍禁忌。一、注射原则一人一套物品:注射器、针头、止血带、小垫枕。物品先消毒,后处理。一次性物品按规定处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一、注射原则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根据药液剂量、性质选择注射器和针头。一次性注射器不漏气,在有效期内。一、注射原则避开:血管、神经处。炎症、化脓感染、瘢痕、硬结及皮肤病处。长期注射:有计划地更换部位。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一、注射原则掌握合适的进针角度和深度各种注射法分别有不同的进针角度和深度要求,进针时不可把针梗全部刺入注射部位。皮内:角度:5°深度:针尖斜面皮下:角度:30°-40°

3、深度:针梗2/3肌肉:角度:90°深度:针梗的2/3静脉:角度:见血后再进少许角度:15°-30°一、注射原则药液应现用现配临时抽取,及时注射。防药效降低或增加过敏反应密闭性差防污染一、注射原则注射前排尽空气以防气体进入血管形成栓塞。防止药液浪费(滴出一滴药液)。一、注射原则注射前检查回血进针后,注射药液前,应抽动活塞,检查有无回血。静脉必须见血推药皮下、肌内注射,不得有回血。一、注射原则1.解除病人顾虑,分散注意力,维持正确、舒适的姿势,使肌肉放松。2.注射时做到“二快一慢”(进针、拔针快,推药慢)。3.刺激性较强的药物,选用细长针头,深部注射。两种药

4、物同时注射时,先注射刺激性较弱的药物,再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推药速度要更慢。同时注意配伍禁忌掌握无痛注射技术一、注射原则二、注射用物(1)基础注射盘常规准备下列物品(1)皮肤消毒液(2)无菌棉签、砂轮、弯盘、启瓶器、注射器、注射药液、注射依据二、注射用物(2)注射药液按医嘱准备。注射依据:自安瓿内(小)三、药液抽吸法自安瓿内(大)三、药液抽吸法自密封瓶内注空气于瓶内三、药液抽吸法倒转药瓶吸药按住针拴拔针目的定义部位将少量药液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法药物过敏试验预防接种局部麻醉毛发、色素较少,皮肤较薄处过敏试验:前臂掌侧中下1/3处预防接种:上臂三角肌下缘

5、局部麻醉:麻醉部位操作常用注射法皮内注射术询问“三史”:用药、过敏、家族史乙醇、新洁尔灭消毒进针手法:平持法皮丘要求:半球状变白显露毛孔拔针勿压嘱咐注意事项20min查看结果示指固定针栓角度:5°深度:针尖斜面药液:0.1ml皮内注射术1234皮内注射术注意事项1.皮试前询问病人三史,对需注射的药物有过敏史,不可作皮试,与医生联系,做好标记。2.忌用含碘消毒剂。3.进针角度不宜太大。4.拔针后勿按揉注射部位。5.若对试验结果不确定,可在另一侧前臂皮内注射0.1毫升生理盐水做对照试验。6.若皮试结果为阴性,则在医嘱单、体温单、病历上用蓝笔标记(-),阳性用

6、红笔(+)目的定义部位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不宜采用口服但需要立即达到疗效预防接种局部麻醉上臂三角肌下缘等大腿前侧、外侧两侧腹壁操作皮下注射术持针手法:持枪法进针角度30°-40°进针深度针梗2/3皮下注射术皮下注射法123456注意事项1.长期注射,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2.刺激性过强的药物不宜做皮下注射。3.药液不足1ml时,选1ml注射器。4.进针角度不宜超过45°,过瘦者捏起注射部位并减少进针角度。目的定义部位将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不宜做静脉注射,但需要发生较快的疗效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比较大时肌肉较厚、离大神经及大血管较远的部

7、位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上臂三角肌等定位:“十字法”、“联线法”操作肌内注射术臀大肌注射定位法十字法联线法臀大肌注射体位持针手法:执笔式进针角度:垂直90°进针深度:针梗的2/3“二快一慢”臀大肌注射方法臀大肌注射法1.2岁以下婴幼儿常选择臀中肌、臀小肌注射,不宜选用臀大肌。2.注射时切勿将针梗全部刺入,防针梗衔接处折断。针头折断,保持局部与肢体不动用血管钳将断端取出。3.长期注射,应交替更换注射部位。如出现硬结,可用热敷,理疗等。4.两种药物同时注射时,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注意事项学好护理学基础是我们共同的 愿!!ThankYo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