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64662
大小:47.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7-11-12
《2012届高考语文备考冲刺专题复习教案_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2届高考语文备考冲刺专题复习教案【高考预测】《考试大纲》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考查能力为D级,即表达应用。该考点包括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两个层面,即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①结构上的稳定性。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都有固定不变的结构,不能随意做大的改动,如“明日黄花”不能改为“昨日黄花”。但是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的固定性不如成语,可以加减一些字,也可以改动一些字,如“三个臭皮匠,不如一个诸葛亮”,也可以写成“三个臭皮匠,顶得过一个诸葛亮”或“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等。②2012届高考语文备考冲刺专题复
2、习教案【高考预测】《考试大纲》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考查能力为D级,即表达应用。该考点包括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两个层面,即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①结构上的稳定性。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都有固定不变的结构,不能随意做大的改动,如“明日黄花”不能改为“昨日黄花”。但是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的固定性不如成语,可以加减一些字,也可以改动一些字,如“三个臭皮匠,不如一个诸葛亮”,也可以写成“三个臭皮匠,顶得过一个诸葛亮”或“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等。②意义上的整体性。熟语的意义是特定的,不能只从字面去解释,如“骑驴
3、看唱本——走着瞧”,我们就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成“边骑着毛驴走路边看剧本”。熟语的考查以辨析语境中使用正误为主,是高考词语考查的重头戏。抢占这一“制高点”,关键是要掌握命题者设置干扰角度的一般规律。【知识导学】成语是俗语的一种,是指语言现象中常用而又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它结构凝练而富于表现力。成语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它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提炼出的。成语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从古代寓言故事凝缩成的。这类成语和寓言一样,常用假托的故事或者拟人手法说明某种道理,常带有劝解或者讽刺的意味。如:滥竽充数、狐假虎威、螳臂当车、鹬蚌相争、与虎谋皮、杞人忧天等。2、从历史事或历史故事凝缩而
4、成。这类成语经常用说明某种道理、某种认识或者某种境遇。如:卧薪尝胆、毛遂自荐、风声鹤唳、三顾茅庐、完璧归赵、请君入瓮等。3、古代作品中的语句习用为成语。这类成语,有的是作品中的原话,有的则是经过加工,经过简缩而成的。如:一鼓作气、舍生取义、知己知彼、庞然大物、扑朔迷离、诲人不倦等4、自群众的口头语。语言本就是约定俗成的产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类成语仍会不断出现,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如:三长两短、十拿九稳、人人海、有气无力、洋为中用、百花齐放等。恰当地引用成语,可以使语言生动活泼,使言简意赅,并增加表达的广度和深度。反之,则容易产生误解,甚至闹出笑话。但由于成语的结构固定而类
5、型又多种多样;表达一个整体的意义而意义又比较丰富,另一方面,大量成语于我们初中生不大了解的古代典籍,所以,正确使用成语不是一很容易的事。“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注意积累,不断丰富词汇。积累的方法很多,譬如有的教师让学生化整为零,每天积累一两个成语;有的在每天的语前让学生讲一两个成语故事;既激发兴趣,又记住了成语。但关键还在于自己平时的积累,如:遇到不理解的成语随时借助工具书——成语词典,弄清这个成语的龙去脉,这样就可以从音、形、意三个方面三位一体地去积累成语。另外写作中使用成语时,也要多加斟酌和辨析,学会结合语境,结合说话的场合、对象、语体、情景、题旨、词语之间的呼
6、应情况选用成语。只有这样,在应试时我们才能驾轻就熟,准确辩识,不误用和乱用成语。从以上高考试题可以看出,对成语的考查,主要是要求我们能根据具体的语境判断成语的运用是否恰当。而要正确判断成语运用是否恰当,就必须了解成语的意思,明确成语的使用范围、对象及褒贬色彩等情况。在复习中,只要针对这些情况,从了解成语的特点出发,加强练习,勤于积累,就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平时对成语的练习、积累,要注意下面的一些情况:(一)了解成语的特点。一般说,成语具有古语性、定型性、完整性的特点。1.古语性。有的成语中保留了古汉语词语的意思或用古汉语语法结构。如”不过尔尔”中,前一个”尔”是”如此、这样”
7、的意思;后一个”尔”同”耳”,相当于”罢了”。意思是”也不过如此而已,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又如”时不我待”,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应理解为”时不待我”,”不我待”是”不待我”的倒装。意思是”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2.定型性。成语的结构不能随意变动,也不能随意换字或增减字。”入木三分”不能说”三分入木”。”入木三分”于古籍记载,说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工人用刀刻时发现墨迹渗入有三分深。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如果说?“三分入木”就不是其原意了。又如”九牛一毛”不能改成”十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