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征信制度研究——个人信用信息的征集、使用与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

个人征信制度研究——个人信用信息的征集、使用与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

ID:15580166

大小:44.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8-04

个人征信制度研究——个人信用信息的征集、使用与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_第1页
个人征信制度研究——个人信用信息的征集、使用与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_第2页
个人征信制度研究——个人信用信息的征集、使用与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_第3页
个人征信制度研究——个人信用信息的征集、使用与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_第4页
个人征信制度研究——个人信用信息的征集、使用与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_第5页
资源描述:

《个人征信制度研究——个人信用信息的征集、使用与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个人征信制度研究——个人信用信息的征集、使用与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2011年第3期总第158期征信CREDITREFERENCENo.320¨SerialNO.158【理论研究】个人征信制度研究个人信用信息的征集,使用与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占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北京100800)摘要: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借鉴国际个人征信制度的发展历程,着重研究个人信用信息的征集,使用与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问题,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出建立健全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个人征信制度的建议.关键词:个人征信制度;信用信息;权益保护中图分类号:F8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

2、—747X(2011)03—0001—06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就在于它是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之间达到均衡的结果.个人征信制度作为规范信用信息的征集,加工,整理,使用等行为的外在约束,涉及信息主体,信息提供者,征信机构,信息使用者四个主体.四个利益主体必然会通过博弈以使自身的收益最大化.因此,个人征信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基本上是一个逐步寻求均衡的过程.寻求不同主体利益的均衡,寻求信息公开与个人隐私保护的均衡,寻求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的均衡.当然,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一国国情相适应.因此,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研究和借鉴国际征信制度,建立健全与我国国

3、情相适应的个人征信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个人信用信息的征集如果仅仅考虑征信的目的和作用,凡是对信息主体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有影响的信息,似乎都应该属于允许被征集和被公开的信息.然而,从各国征信实践来看,一般都将信息划分为正常征信信息和隐私信息两大类,进而确定不同的征集方式,征集原则等.(一)征集范围世界各国普遍对信息的征集范围都有明确的规定和严格的限制.尤其是随着个人隐私保护意识的逐步提高,各国对敏感信息的采集都做出了特别的法律规定.1.美国.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规定征信机构可采集的信息包括消费者身份识别信息,贷款账户的余额,授信额度,偿还历史等与信用有关的

4、公共记录.同时,美国基于自由市场原则,对信息共享持开放态度,没有明确不准征信机构采集的信息,但美国《平等信用机会法》第一条规定,"任何授信机构基于任何申请人的种族,肤色,宗教,原国籍国家,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做出的歧视性授信决定都是违法的",所以,征信机构不将个人的种族,肤色,宗教,原国籍国家,性别,婚姻状况,年龄信息纳入信用报告内容中.2.欧洲.由于历来有保护个人隐私的传统,加上经历过二战时期纳粹利用隐私信息迫害犹太人的事件,欧洲各国对个人数据的法律保护都比较严格.对个人信息采集的规定主要列在各国的个人数据保护法中,这些法律均基于欧盟《1995年个人数据保护指令》制定

5、.该指令第八条第一款规定,除非个人明确同意或满足其他特例条件,各成员国应禁止处理个人敏感信息,包括显示个人种族,民族,政治观收稿日期:2011—06—17作者简介:占硕(1976一),男,福建漳州人,博士,研究方向为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理论研究】占硕个人征信制度研究——个人信用信息的征集,使用与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点,宗教或哲学信仰,工会成员资格的数据,并禁止处理有关个人健康和性生活的数据.3.其他国家.日本《信用信息服务机构的个人信用信息保护方针》规定征信机构在采集,登记个人信用信息时,必须是局限在判断信息主体支付能力和偿还能力的最小范围内.阿根廷规定,为法定公共安全

6、的目的或出于统计和科学研究的需要,在不透露个人身份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可以采集,分析个人敏感信息.智利规定,在法律规定,信息主体授权或为信息主体健康和发放医疗福利之目的,可以采集个人敏感信息,包括医疗信息.(二)征集方式由于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市场状况的不同,各国在征信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个人信用信息征集方式.1.采集正面和负面信息,都不需要本人同意.这种方式以美国为代表.美国《隐私法》虽然规定,除非经过本人的书面申请或预先书面同意,任何机构不得向任何其他机构泄露记录系统中有关该人的任何记录,但有12种情况例外.其中,第12种特例情况就是,向消费者信用报告机构进行的

7、信息披露无需经过消费者授权.但为了尽可能规避法律风险,商业银行等信息报送机构会主动在消费者信贷申请书和信用服务合同协议的条款中表明,对于接受银行服务并签订服务条款的用户,视为其同意银行将其信用信息报送给征信机构.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也规定,在合理的动机和目的下,如出于信贷活动,就业,保险等目的,征信机构收集和获取消费者个人信用信息不需要经过信息主体授权.2.采集负面信息无需本人同意,采集正面信息须经本人同意,但公共征信机构例外.这种方式以意大利为代表.意大利既有政府运行的公共征信系统,也有完全市场化的私营征信机构.考虑到二者在运行主体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