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义利观”思想及评价

朱熹的“义利观”思想及评价

ID:15567276

大小:32.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4

朱熹的“义利观”思想及评价_第1页
朱熹的“义利观”思想及评价_第2页
朱熹的“义利观”思想及评价_第3页
朱熹的“义利观”思想及评价_第4页
朱熹的“义利观”思想及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朱熹的“义利观”思想及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朱熹的“义利观”思想及评价  1.义利观的发展过程  1.1朱熹的“义利观”思想及评价  1.义利观的发展过程  1.1朱熹的“义利观”思想及评价  1.义利观的发展过程  1.1朱熹的“义利观”思想及评价  1.义利观的发展过程  1.1朱熹的“义利观”思想及评价  1.义利观的发展过程  1.1朱熹的“义利观”思想及评价  1.义利观的发展过程  1.1先秦儒学  所谓“义”,引申为道义、道德、公正、正义。“利”,是利益,功利的意思。义利观就是关于伦理道德与物质利益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怎么看待这两者联系的观点。先秦儒家的代表包括孔子、孟子、荀子,他们的义利观思想就构成

2、了先秦儒家义利观的主要框架和内涵。  儒家有着自己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这些原则和规范就是要求个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不能违背义,要受到义的约束,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是这个意思。先秦儒家主张“利”的获得必须要能够符合社会道义原则。孔子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以及孟子的“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的观点都说明了利是义存在的客观基础,而义是取得利的前提原则,二者不可有差。当然,“利”也有分别,它包含公利与私利。儒家强调的是一种整体精神,家族、国家的利益优先,“

3、私利”要服从“公利”,也就是“利”要服从“义”。在《荀子荣辱》中,荀子明确提出“先义后利”观点,“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1.2宋明理学  从不同学派的义利观来研究,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也是造成观点不同的原因。到了宋明理学阶段,利益观中的重义轻利的思想到达一个阶段。如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程颐程颢提出的“圣人以义为利,义安处便为利”都表明了这个时期,义利观中对义重视的程度。  也有一部分人有不一样的观点。如陈亮、叶适等思想家提出了利是基础的观念,为明清时期的实学思想开辟了道路。在南宋时期,永嘉学派,理学派和心学派三派鼎足而立。  永嘉学派的思想是提倡功利之

4、学,反对虚谈性命。他们强调功利,注重事功。永嘉事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薛季宣、叶适。他们都与朱熹有过或多或少的学术交往。朱熹与薛氏虽未谋面,也不曾相识,但相知甚早,并互有书信往来。但是薛氏讲求实事实功的功利主义和经验主义倾向,故为朱熹所不喜。朱熹与陈傅良原本彼此相闻而不相识,其间建立起学术关系,是在朱熹、陈亮间展开“王霸义利之辨”而陈亮请求陈傅良予以评判的时候。当时,陈傅良在回复陈亮的信中,归纳了双方的论点说:“功到成处,便是有德;事到济处,便是有理。此老兄之说也。如此,则三代圣贤枉作工夫。”  意思是说,陈亮以事功效果来判断“有德无德”、“有理无理”,是不妥当的。“功有

5、适成,何必有德;事有偶济,何必有理。  此朱丈之说也。朱熹还与叶适展开了义理与功利之辩。这不仅具有理论的意义,而更重要的是具有现实的政治意义。叶适的功利之学是与他主张改革的方案分不开的。他认为,必须改革弊政,才能富国强兵,如果像道学家一样,空谈义理,只能是民困兵弱,财竭势衰。他还主张减少国家财政开支,限定国用,以补不足由于金兵的不断进犯,国内民族矛盾十分突出,对金战和问题,成为当时政治生活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叶适从他的功利主义出发,主张恢复失地,报仇雪耻。  为了收复失地,必须强兵,急需改变“进不可战,退不可守”的状况。叶适依据当时的社会形势,极力反对朱熹的空谈。  朱熹等

6、理学家,以义理反对功利,似乎对功利深恶痛绝,但他们只是口头上反对功利主义,而实际上是维护着南宋大官僚地主集团私利的伪善者。当然叶适所说的功利主义,并不是人民大众的功利主义,而是地主阶级的功利主义,但是,它在与朱熹等理学家的论争中,还是有一些合理的观点,而且对当时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进步的作用。这个是值得借鉴的。  2.朱熹的“义利观”思想  2.1义的含义  “义”通常指“仁义”“礼义”,关于“义”的理解,历代思想家也大都不出“仁”“礼”两方面的范围。朱熹关于“义”的理解也一样,他在《孟子集注》里注解“仁义”为“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朱熹认为,”义

7、”是人的道德理性对人本心的裁制,对具体人伦事物合理状态的准确判断与把握。”他指出:“仁”“义”分别为”心之德”“心之制”,认为“仁”“义”均为发于心的德性,“仁”为人心之道德本体,“义”则为人依据“仁”对其内心欲念的裁断与控制。  在朱熹看来,义是客观事物自身所反映的、约定成俗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他曾说,“义者,天理之所宜”;“义,宜也,事须要合宜”。这里的“天理”,包含有反映事物客观规律的意思。所谓“义”,就是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适宜,合乎“天理”。对此,他进一步解释说:“所谓事之宜,方是指那事物当然之理”这意思是说,这事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