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29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ID:15538830

大小:4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3

29达·芬奇《最后的晚餐》_第1页
29达·芬奇《最后的晚餐》_第2页
29达·芬奇《最后的晚餐》_第3页
29达·芬奇《最后的晚餐》_第4页
29达·芬奇《最后的晚餐》_第5页
资源描述:

《29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二九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教学目标】1.读文赏画,了解从创作意图、艺术特点和作品的现实意义等角度欣赏名画的方法,激发艺术鉴赏的兴趣。2.学习本文按空间方位有重点地介绍画面群体人物的写作顺序。说明:本单元以“艺术长廊”为主题。本文是关于绘画艺术作品的介绍,作者用语言文字再现了视觉艺术。学生对此类文本的阅读经验并不多,因此需要采用文画对照的方式,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就语文学习的要求来看,基于学生已经具备的阅读说明类文章的知识和方法这个前提以理解、学习本文按空间方位有重点地介绍画面群体人物的写作顺序作为教学目标。同时,根据单元主题,也希望能引

2、导学生了解一些绘画鉴赏的方法,激发学生对高雅艺术的鉴赏兴趣。课时建议:2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习本文按空间方位有重点地介绍画面群体人物的写作顺序。2.难点:了解从创作意图、艺术特点和作品的现实意义等角度欣赏名画的方法。说明:走进达·芬奇的艺术世界,对于初中的同学而言具有一定难度,通过对文字的解读来感受《最后的晚餐》的艺术魅力就更加困难了。因此,在品读语言的基础上把握本文学习本文按空间方位组合,有重点地介绍画面群体人物的写作顺序,成为了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在文图对照的过程中领会鉴赏绘画作品的方法,即从创作意图、艺术特点和作品的

3、现实意义等角度进行欣赏,是作者教给读者的重要欣赏技巧,与对画面内容的介绍相辅相成,却往往被初中学生忽视,是为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读课文标题,明确写作内容。62.了解这幅画的取材背景。3.对照画面猜猜主要人物。教师引导:很多人都画过这个题材,但达·芬奇独具匠心的处理,使此画成为空前的杰作。下面我们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怎么来引导我们欣赏这幅名画的。利用已知信息,结合课前预习,在交流中自然地进入文本。1.对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的介绍。2.明确这个题材取自圣经故事:犹大向官

4、府告密,基督在即将被捕前,与十二门徒共进晚餐,席间耶稣镇定地说出了有人出卖他的消息。达·芬奇此作就是再现耶稣说出这句话时的情景。3.在不借助课文信息的基础上赏画,猜人物。唤醒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信息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拉近他们与文本内容之间的距离,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读文赏画,感知名画感兴趣的“艺术特点”先重点研读。(3~8段)1.读文赏画,说说这13个人物戏剧性的故事。2.按什么顺序介绍人物?能不能逐一介绍?在第八段中找出作者对画面中人物之间的联系进行评价的句子。3.找出与“人物之间互相呼应,彼此联系”相照应的句子。4带

5、着在上个环节中对画面的初步感知深入品读课文。1.文图对照,依托文本内容解读画面内容及画中的人物形象。2.明确:课文按照“左边”、“右边”、“中左”、“中右”的次序,重点介绍犹大一组,呼应“对称地设计了两边各6个门徒的形体动作”。人物不能逐一介绍,在第八段中作者用“对文本的解读既要考虑局部细节,更要考虑上下文的内在逻辑联系,这样才能从整体上真正把握文本。6.语段中有些精彩的描写,作者还原成括灵活现的场景,再现名画的神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一读,用心体会一下,圈画出作者点评的句子。5.是否有不理解的概念或内容?质疑交流。例如:在第八

6、段中,作者提出了“背景与空间处理效果”。人物之间互相呼应,彼此联系,他们的感情不是孤立的”一句充分说明了这一点。3.找出“夹在中间的小雅各紧张地由背后伸手到第四个人的肩上,形成两组间的联系…‘三人的手都伸向画面的中心”等句子。4.找出对腓力、约翰、彼得、犹大等人的描写及作者的评价,在品读中体会作品魅力。5.质疑。“透视法”画出深远感,“水平线”造成心理错觉,“向心力构图”取得平衡的庄严感,“明暗表现”是具有象征性的。因此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要反复研读,体会作者如何再现名画神韵。以画促读法:借助文,体会画家作画时,通过人物

7、动作及面部表情丰富传神的描绘展示人物内心世界;借助画,体会作者为文时按空间方位组合顺序,有重点地地介绍画面群体人物,再现名画的神韵。要能够抓住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循句理脉,归纳要点1.一幅名画介绍到“艺术特点”,你觉得结束了吗?2.为什么要交代搜集资料的事?3.名画的现实意义有哪些?4.第14段的交待是不是多余的?思考,并结合文本进行分析。1.不够,还需要考虑画家的创作意图。265.小结:掌握一种鉴赏方法,还需从宏观上把握,因此需要概括出鉴赏的三个主要方面,即:创作意图、艺术特点、现实意义。.塑造这些生动的人物是因为依靠了可贵的生活

8、资料,画家为寻找生活原型是多么的不易,可见成功背后的艰辛与执著。3.表达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并且一直鼓舞着人民。而且,无论自然破坏,还是战争的破坏都没有让它消失,可见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它的生命力。(“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