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厌学心理分析

留守儿童厌学心理分析

ID:15507520

大小:3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3

留守儿童厌学心理分析_第1页
留守儿童厌学心理分析_第2页
留守儿童厌学心理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留守儿童厌学心理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留守儿童”厌学心理成因分析“留守儿童”是指中国现阶段农村广泛存在的,因父母外出打工无力抚养而由孩子的祖父母等亲属在故乡抚养的儿童。在笔者的工作实践中发现,现在年轻外来务工人员犯罪现象较为突出。而犯罪分子大部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很多都是在学龄阶段厌学心理相当严重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厌学状况已经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前不久发生的重庆上万学生放弃高考便是这种情况的集中反映。本文拟分析“留守儿童”厌学心理的成因,以期为改变这种现状尽一份力。一、隔代抚养的弊端虽不排除其他亲属抚养“留守儿童”的情况,但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由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抚养,故本节

2、将祖父母抚养“留守儿童”作为分析的基础。我们分析“留守儿童”的厌学心理,必然不能脱离“留守儿童”脱离父母、由祖父母抚养这一最大特点。隔代抚养存在以下各种弊端:第一、老人的精力已经无法承担起日常教育孩子的重任。很多老人抚养的“留守儿童”不是一两个,因为他们有好几个孙子孙女。一边要耕种农田、一边要忙于家务,六十岁的老人还能有多大精力照管孩子的学习呢?他们可能在孩子落下功课的时候进行辅导吗?大多数老人的心态是:我只能管个孩子吃饱穿暖,剩下的就顾不上了。我们无法苛责老人,将他们本无法完成的任务放在他们的肩上,毕竟父母抚养子女而不是祖父母抚养孙子女才是人类社会的常态。第二、限于

3、各种因素,老人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老人们本身文化水平不高,又长期生活在乡村,虽然不能说是“与世隔绝”,但说他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已经落后于时代还是公平的。因为认识的限制,他们已经无法真正理解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又因为孩子的父母一年只能回来一两次,他们为了给父母宽心,一般不会说自己的疲惫和苦恼,只会说在外打工的好处。这样以来,老人们对打工生涯还存有一种不太准确的认识,他们以为“打工也不错嘛”,在孩子学习不好的时候也会用这种心态安慰自己。孩子的父母接触外部世界较多,能够深刻领会教育、知识对孩子的重要性。但他们远离孩子,在一年中和孩子在一起的有限时间内,他们的教育在孩子耳中

4、只能是枯燥的说教。第三、在对儿童的态度上,因为“隔代亲”,老人一般对孩子过于溺爱而疏于管教。从童年开始,老人便开始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的要求,无论有理无理都能得到满足,而种种毛病却得不到纠正。长此以往,毛病转化成习惯,习惯演变成性格,这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是极其不利的。第四、“代沟”的存在和影响。社会心理学中有“代沟”一说,指不同年龄的人对社会认知的不同。父母和子女之间有“代沟”,会影响交流和沟通,但祖父母和孙子女之间的“代沟”显然要更大。在很多问题的认识上,“留守儿童”认为祖父母不理解自己,是“老顽固”、“老古董”,而祖父母也不能理解“留守儿童”,认为他们穿奇装异服

5、就是“痞子”。巨大“代沟”的存在,使得很多问题在祖父母和“留守儿童”之间无法得到有效沟通。从小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抚养人对教育的认识偏差和限于精力无法进行有效教育,“代沟”阻碍交流,这已经使得部分“留守儿童”滋长了厌学情绪。二,乡村教育的缺失。一是教学网点的分布不能满足教育需求。相对于城市而言,乡村居住较为分散,教学网点的分布也较为分散。随着计划生育效果的显现,农村孩子数量减少,这又使得一些学校生源不足,教育主管部门不得不进行撤校、并校。学校本来就较为分散,再经过大量撤并,很多“留守儿童”上学需要走很长距离。本来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学生住校解决,但受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

6、现状所限,大部分学校根本不具有住宿条件。显然,和城市相比,农村路况差、交通工具缺乏,更没有便捷的公共交通,这样上学放学的长途奔波不可能不影响孩子的学习。再加上一定的家务劳动的存在,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相比没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学习,也就难以取得较好的成绩。二是师资力量的缺乏影响教学效果。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的缺乏已是不争的事实,待遇低、工作量大使得很多学校十数年没有新的老师进入,现在的老师也多是原来的民办教师“转正”而来。我们不否认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但是由于知识结构老化等原因,他们教学的方式方法大部分还停留在“填鸭式”、“满堂灌”上,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孩子的

7、需求。三是教育内容不符合乡村的实际。我们谈到教育向来注重“教学相长”、“在实践中教育、在实践中学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体会得到,凡是能够学以致用的,我们一般学得快、记得牢,而如果学和现实生活没有太大关系的内容,将很快忘记。可惜的是,现阶段的乡村教育是完全脱离乡村实践的。我们看一下课本就可以发现,里面的内容更符合城市而不是农村孩子的接受习惯。举其一点:现在小学阶段便开始注重英语的学习,对于一个日常交流都用方言,连普通话都不说的孩子,学英语的意义有多大呢?是知道苹果是“apple”有用呢,还是学点简单的农机、家电修理有用呢?我们知道,受大学招生人数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