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上正理滴论广释现量品译注

法上正理滴论广释现量品译注

ID:15504327

大小:161.00 KB

页数:43页

时间:2018-08-03

法上正理滴论广释现量品译注_第1页
法上正理滴论广释现量品译注_第2页
法上正理滴论广释现量品译注_第3页
法上正理滴论广释现量品译注_第4页
法上正理滴论广释现量品译注_第5页
资源描述:

《法上正理滴论广释现量品译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法上《正理滴論廣釋.現量品》譯註何建興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助理教授【譯註說明】一、本文係法上(Dharmottara;约西元740-800年)註釋法稱(Dharmakirti;約600-660年)《正理滴論》的《正理滴論廣釋》一書〈現量品〉中文譯註。法上是法稱量論著作極重要的哲學註釋家,其《正理滴論廣釋》向為當代量論研究學界所重視。二、本譯文譯自Malvania1971書內《廣釋》梵文原文以及Stcherbatsky1992a一書。由於Stcherbatsky1992a書取得較易,譯文內如‘(1.8)’等位置標示,即根據該書相應梵文位置

2、,如‘(1.8)’即指該書第一頁第八行。譯註者在翻譯上也參考《廣釋》的現代語譯本:Stcherbatsky的BuddhistLogic(1962)以及渡邊照宏的《正理一滴論法上釋和譯》。有關《正理滴論》的中文翻譯,可參閱劇宗林1994。三、法稱繼承陳那(Dignaga;約480-540年)建立的佛教量論,並多所發展,此二人所代表的佛教量論學派也稱為經量瑜伽行派(Sautrantika-Yogacara)。法稱《正理滴論》係提綱挈領式的量論小書。若依調伏天(Vinitadeva;約690-750年)與蓮華戒(Kamalawila;約740

3、-795年)之見,本書立言兼容並蓄唯識宗與經量部兩種立場,但法上及其《廣釋》的注釋書《廣釋義疏》與《法上燈論》的作者們則持不同看法,以該書大抵從經量部立場發言。四、本文翻譯以文辭達意與流暢為著眼,至於信實直譯與文辭優雅則非所瞻顧。譯文(但不包括文末註解)依一般量論譯作體例,凡增譯以補文意部份以括方‘﹝﹞’表之,字詞補充說明部分則以括弧‘()’顯示。註解部分參雜學界論點與個人意見,以闡明法上等佛教量論學者的知識論觀點。譯註者才疏學淺,本文翻譯與註解種種疏漏錯謬在所難免,尚祈學者方家不吝指正,以為來日修改之依據。五、本譯註曾獲國科會專題研究

4、計畫補助。譯註過程中,曾蒙印度加爾各答AsiaticSociety43圖書館、奧地利科學院亞洲文化所及該所自運法師,協助提供部分圖書之影印資料,譯註者在此一併致謝。【古籍譯名與略語】《入正理論》–玄奘譯,商羯羅主《因明入正理論》(Nyayapravewa),《大正藏》冊32,T1630。《正理門論》–玄奘譯,陳那《因明正理門論本》(Nyayamukha),《大正藏》冊32,T1628。《正理滴論》–法稱《正理滴論》(Nyayabindu),見Malvania1971。《法上燈論》–DurvekaMiwra《法上燈論》(Dharmotta

5、rapradipa),見Malvania1971。《量抉擇論》–法稱《量抉擇論》(Pramanaviniwcayah):第一品〈現量品〉藏譯與德譯,見Vetter1966;第二品〈為自比量品〉藏譯與德譯,見Steinkellner1973。《集量論》–陳那《集量論》(Pramanasamuccaya)與《集量論釋》(Pramanasamuccayavrtti):第一品〈現量品〉英譯及偈頌序號,見Hattori1968;第二品〈為自比量品〉與第五品〈遮詮品〉英譯,見Hayes1988。《瑜伽論》–玄奘譯,彌勒菩薩《瑜伽師地論》(Yogac

6、arabhumi),《大正藏》冊30,T1579。《論理語言》–脫作護(Moksakaragupta;約1100年前後)《論理語言》(Tarkabhasa),英譯見Kajiyama1989。《論疏》–調伏天《正理滴論疏》(Nyayabindutika),梵文還譯見Wastri1985。《廣釋》–法上《正理滴論廣釋》(Nyayabindutika),見Stcherbatsky1992a與Malvania1971。43《廣釋義疏》–作者不詳《正理滴論廣釋義疏》(Nyayabindutikatippani),見Stcherbatsky1992

7、b。《難語釋》–蓮華戒《攝真實論難語釋》(Tattvasavgrahapabjika),見Wastri1997。《攝真實論》–寂護(Wantaraksita;約725-788年)《攝真實論》(Tattvasavgraha),見Wastri1997。《釋量論》–法稱《釋量論》(Pramanavarttika):第一品〈為自比量品〉及法稱《釋量論釋》(Pramanavarttikasvavrtti),見Gnoli1960;第三品〈現量品〉日譯及偈頌序號,見戶崎宏正1979,1985。另參考Pandeya1989。《釋量論》中譯本,見法尊法師

8、1984。43正理滴論廣釋法稱造論法上註釋現量品第一人的一切目的成就(arthasiddhi)都以正確的識知(samyagjbana)為前導,如是,這﹝識知﹞應予解說。(一)samyagjbanapu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