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摩诃山的变迁与诗人题咏

如皋摩诃山的变迁与诗人题咏

ID:15488902

大小:3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3

如皋摩诃山的变迁与诗人题咏_第1页
如皋摩诃山的变迁与诗人题咏_第2页
如皋摩诃山的变迁与诗人题咏_第3页
如皋摩诃山的变迁与诗人题咏_第4页
如皋摩诃山的变迁与诗人题咏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皋摩诃山的变迁与诗人题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皋摩诃山的变迁与诗人题咏如皋市历史文化研究会黄天铨摩诃山,位于如皋石庄旧址之南,南临长江,曾是如皋的一大胜境,可惜由于江流的改道,后已移至江南,并消失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不过我们从史志资料和文艺作品中,还可以窥见摩诃山昔日的风采。了解摩诃山的今昔,对研究长江如皋段的江岸变迁史和南通及如皋的区域沿革史,对南通市特别是如皋的沿江开发,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下面仅就方志、家谱、诗歌中关于摩诃山的描述,结合采访所得,对摩诃山的情形及长江如皋段的变迁略作考证;同时选录一些吟咏诗作,供有兴趣研究的同志参考。一民国初年沙元炳先生所纂《如皋县志》中说:“摩诃山,一名段山,俗名虾蟆山。上有大圣殿。按《太平寰宇

2、记》云:(摩诃山)‘在县南一百二十里,半在江水中……’今江又漱啮,去岸六十里。山下沙洲为江阴、靖江百姓占垦,山已连苏州之常熟,反与如皋隔绝,实则县之南界也。”《太平寰宇记》为北宋乐史所撰,始撰于太平兴国四年(979)成书不迟于雍熙三年(986)。《太平寰宇记》中说“宋初,如皋南境在摩诃山南”。指出了当年处于长江北岸的摩诃山的隶属关系。沙志所引《太平寰宇记》中的这段资料,当是目前所见到的关于摩诃山的最早的记载。清人徐缙、杨廷撰所纂《崇川咫闻录》(道光刻本)中对此也有记载:“摩诃山在如皋县南一百二十里大江中,一名段山,又名虾蟆山。有大圣祠。《广舆记》‘相传山多异蛇,泗州僧伽过此,蛇为分道,故立祠。

3、’嘉庆庚申志:‘县以摩诃为屏蔽。’旧志山初连北岸,距石庄二十里,自永乐(1403-1424)后,田没入江,嘉靖间日益漱啮,浮螺一屿,已距六十里矣。山下沙洲为江阴、靖江二县人占据,已连苏州之常熟,反与如皋隔绝,实则县南界也。”比较二书所记,摩诃山距北岸居然都是“六十里”,说明从道光到民国初这近百年中长江北岸几乎没有发生过多少坍塌。关于摩诃山上的大圣院,沙志中说:“相传山多异蛇,有僧过之,蛇为分道行,因建大圣院其上。”未能交代那位令蛇分道而行的僧人系何人,而《广舆记》中记载则非常明确。说僧人就是大圣院供奉的“大圣菩萨”。大圣菩萨本名僧伽。历史上实有其人,其事迹见于《续高僧传》。他生于中亚碎叶之东北

4、(据郭沫若考证,碎叶为唐代诗人李白的出生处)。自唐显庆二年(657)来华,至唐中宗景龙四年(710)坐化,在中土留下了许多神异故事。《续高僧传》说“天下凡造精庐,必立伽真相,额曰‘大圣僧伽和尚’。有所愿,多遂人心。”沙志未作明确交代,或许是认为这一传说有假托大圣僧伽的嫌疑吧。《崇川咫闻录》说“永乐后,田没入江”5,这里的田当指摩诃山南的竹排岭。据如皋《顾氏家谱》载,摩诃山以南二十里有竹排岭,竹排岭当时也隶属于如皋,当年如皋石庄的石氏先人都葬于岭下(可参见沙志“竹排岭”条)。明代诗人丁鹏有《登摩诃山望江》一首:驱马悠悠上野山,山僧迎我过禅关。窗间波浪暗飞雪,槛外烟云晓结鬟。潮吼恐惊鼋窟宅,沙浮不

5、受水潺湲。海门东去戈船集,多少殷忧举眼间。丁鹏,字良举,号南溟,嘉靖乙酉科举人,曾仕兖州通判。“驱马”句说明在嘉靖乙酉年前后,人们还可以驱马登山,这时的摩诃山一定还与江北如皋接壤。但查《嘉靖惟扬志》(书成于壬寅年,即1542年)卷一中所收如皋县图,图中的摩诃山已在石庄巡检司南的大江之中。由此可见摩诃山的与江北分离,决不会迟于嘉靖壬寅年。照此看来,《崇川咫闻录》所说的“嘉靖间日益漱啮”应该说是有根据的,而1993年版《如皋县志》说“嘉靖间江岸基本稳定”,就不那么准确了。明代中叶,马驮沙并沙成岛,江面收狭,加速了长江主流速,江水直冲如皋南境江岸;加之地球气候转暖,海平面上升,造成了如皋南境江岸崩塌

6、,此后江流改道,致使“桑田一变成蛟宫”“竹排十里化为虹”。竹排岭哪里去了?沙志考证说竹排岭已“久入江阴县境”。笔者曾就此事咨询如皋地方文化专家周思璋老先生,他说,他曾注意到江阴(现张家港)沿江一带的居民有操如皋口音者,这些人可能就是明清时代如皋竹排岭居民的后裔。清代郑见龙所修《如皋县志》说:“自永乐以来,日益漱啮,今去岸五十里,点黛浮青,入望缥缈。”按,郑见龙,字宇文,浙江淳安人,曾任如皋知县,该志始修于乾隆十四年(1749),次年成书。说明250年前,摩诃山仍然屹立于江流之中。据考,摩诃山登陆江南的时间在清光绪后。石庄医院的老中医戴斐然先生曾参与编撰过《石庄镇志》,如皋博物馆的徐琛先生向他了

7、解过摩诃山的情况,戴说据他考证摩诃山正式登陆江南的时间是在宣统年间。又,徐见到石庄镇政府内有麻石一块,高约1.8米,形如磨盘,上面镌刻有阴阳八卦图纹。遂问戴此石有何用途,戴说,这原是江边的“八卦镇江巨石”。当年由于江岸的不断坍塌,引起了北岸民众的不安,有游方老道至此,乡民求其指示良方,道士说江神肆虐,吞噬北岸,必须以巨石镇之,方保无虞。因此从远方采得巨石一块,刻上八卦图纹,置于江岸边,面对大江,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