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民俗学全六讲

应用民俗学全六讲

ID:15473132

大小:38.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03

应用民俗学全六讲_第1页
应用民俗学全六讲_第2页
应用民俗学全六讲_第3页
应用民俗学全六讲_第4页
应用民俗学全六讲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用民俗学全六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应用民俗学全六讲第一讲:应用民俗学的概念及其体系一、民俗与民俗学(一)民俗1.含义:即民间文化,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2.类型:物质类民俗:衣食住行用等;社会类民俗:婚姻、家族、宗族、行会、结社、帮派等各种组织与活动。精神类民俗:民间信仰语言类民俗: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史诗、谜语、谚语、笑话等。二)民俗的特征与性质1.社群性:民俗存在的前提。民俗是在一定社会群体中形成并为大家遵循的惯习,是集体意识与行为的显现。2.传承性:民俗形成的内在契机。民俗靠世代传习而成民俗传统。3.变异性:民俗发展的必然规律。时空变化、科技发展导

2、致民俗形态或功用的变化。4.功利性:民俗消长的主要动因。一切民俗事项、物象的演成都有其功利的原因。5.象征性:民俗表现的基本方式。象征表现一定的心境和动作,还要在象征中寻求意识形态方面的解释。三)民俗学的研究倾向和方法1.研究倾向:事象研究、背景研究、功能研究、传承研究、播迁研究、价值研究、应用研究等。2.研究方法:田野作业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结构分析法、功能分析法等。二、民间文学的概念及其应用(一)民间文学的定义与范围1.民间文学:民间文学是由民众集体创作、借助语言等媒介,在中下层社会广为流传的通俗文学作品。既包括散文类型的神话、传说、故事、笑话

3、,也包括韵文类型史诗、歌谣、谚语、谜语;还包括韵散结合的说唱。2.应用:民间文学的应用,是把民间文学作为资源或材料,在生活的其他领域加以开发和利用,以催生新的精神与物质文化产品,实现丰富生活、改造生活的目标。如传说,在地方物产、风俗活动、旅游景观等方面常见于开发与应用,它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使这些土特产品、风俗活动及景区景点增添色彩,并带有浓厚的情思和韵味。三、民俗学的体系与应用民俗学(一)民俗学的研究体系民俗志学:地方民俗志、国别民俗志、族群民俗志、专题民俗志;理论民俗学:内部结构与机制、外部环境与规律,研究方法等;民俗史学:民俗传承史、研究史、考古等;民

4、间文艺学:神话学、传说学、谣谚学、故事学、民间工艺学和民间艺术学等;比较民俗学:比较的方法进行研究;专题民俗学:据具体而较大的民俗对象进行划分而进行的研究;应用民俗学:民俗移易论、资源论、工程学等(二)应用民俗学的建设1.定义:应用民俗学是以民俗为教育手段,干预生活、改造社会的学科,同时也是以民俗为开发利用对象,对其加以勘察、利用、保护和管理的学科。2.原则:积极而合理地开发利用民俗资源,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3.特征:(1)突出的功利性,即着眼于当代,服务于社会,强调实用价值和预期效益。(2)鲜明的选择性,即对民俗加以取舍,并循此改造生活,强调民俗的教育

5、作用和改造功能。(3)操作的指导性,即指出应用的时空范畴、开发步骤、管理方式及利用谋略,它不仅提供理论模式,也构画应用的范型。4.应用民俗学的领域:移风易俗、社会教育、商品开发、民俗旅游、文艺创作、群众文化活动、咨询服务、民俗陈列等。思考题:1.什么是应用民俗学?2.应用民俗学有哪些基本的特征?第二讲:应用对象论一、主体意识与应用主体要实现它的决定,就只有把对象消灭掉,或是更动它们,改造它们,改变它们的形状,取消它们的性质,或是让它们互相影响,例如让水影响火,火影响铁,铁影响木等等。这样,事物的独立自在性就被剥夺掉了,因为主体要利用它们来为自己服务,把它们

6、作为有用的工具看待,这就是说,对象的本质和目的并不在它本身而要依靠主体,它们的本质就在于对主体的目的有用。——黑格尔《美学》一卷主体意识(创意)目标可供盘点的对象使用的手段和方法主体在创意的驱使下,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将对象目标化,即应用。应用主体(有创意的)、应用方式(空间)(可操作的)、应用对象(可以塑造的)、应用目标(理想主义而又是需要二、应用对象人是文化的族群,文化成人——《圣经》(智慧果)小孩要经过家教、风化、教育、社会化等应用的对象——文化或文明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

7、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泰勒民俗: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二重性)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中间环节举例:岁时民俗:生产生活,人生礼俗:生老病死,信仰民俗:精神心理岁时民俗:岁时节日和岁时农事岁时节庆民俗的变迁: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岁时农事民俗的传承:农业生产生活的规律人生礼俗:生命的社会化和社会阶段的转化:生日、婚嫁习俗信仰民俗:心灵的感应和精神的需求应用对象的一般规律:功利性: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重组性:可以改变自身的内在结构或外部形态,以服务于主体的需要变易性:可以改变原来的性质或价值,适应主体的需要共通性:满足不同社群的需要,灵活、多元用源

8、:可开发、利用的资源。确认应用源的基本前提:1.拥有一定的资源蕴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