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高考命题探源及应对策略

第1讲高考命题探源及应对策略

ID:15456958

大小:173.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8-03

第1讲高考命题探源及应对策略_第1页
第1讲高考命题探源及应对策略_第2页
第1讲高考命题探源及应对策略_第3页
第1讲高考命题探源及应对策略_第4页
第1讲高考命题探源及应对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讲高考命题探源及应对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1讲 高考命题探源及应对策略一、高考命题究竟考什么1.突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干知识所谓主干知识就是决定历史前进方向,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思想文化、社会制度、历史人物的基本史实。包括中国和世界各阶段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主线及时代特征。典例1 [2016·浙江高考]定州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下列关于定州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秦汉始置州 ②唐代私营绫织作坊兴起 ③宋代以制瓷业闻名天下 ④元代为中书省辖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和经济,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①错误,州作为地方行政机构开始于东汉。②③④说法正确。故选项D符合题意。夯实主干知识。2.重视历史课程知识的方法考查历史课程知识与历史主干知识的区别在于,历史课程是指高中阶段尚未涉及,但将来会是大学教学内容的部分历史现象,或是学术界争论比较热和史学科研中的最新成果,或者是超越教材的片面观点,或者作为历史学科研究所应具备的史学素养,包括史学研究观、史学思想、史学研究方法及重要的文史知识等。(1)关注与大学课程重点内容密切相关的知识典例2 [2016·江苏高考]1946年,美国和苏联两国外交官向各自政府提交了研究报告,对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

3、两国间的“冷战”产生了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凯南向美国政府提交了8000字的22“长电报”。电文中认为,克里姆林宫对世界事务的认知根源于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为了求得安全,他们从未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而是要将对手置于死地。凯南还将苏联描绘为一个专制传统早已与意识形态强制相整合的国家,因而它认为外部世界是敌对的。美国必须把对付苏联放在美国对外政策的首位。——摘编自周建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逻辑》等材料二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写了一篇名为《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的报告。报告认为,战后美国争霸世界的动因是垄断资本的帝国

4、主义扩张。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竞争对手被削弱的时机,其资本已渗透到世界的许多国家,加强了在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美国已成为苏联的对手。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摘编自刘子奎《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凯南“长电报”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电报”中提到的美苏已由战时盟友变为“对手”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2)据材料二,概括诺维科夫报告的主要内容。(3)据上述材料,归纳凯南“长电报”和诺维科夫报告核心内容的共同之处,指出

5、这两个报告形成各自认识的依据。答案 (1)内容:苏联的外交政策根源于其文化传统;苏联外交具有不妥协的特点;苏联是美国最主要的对手。原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对立;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成为最强大的国家。(2)内容:美国加强对世界各地的经济渗透;美国企图全方位包围苏联;美国的战略目标是称霸世界。(3)共同之处:美苏必然走向对抗;夸大对手的威胁。依据:①“长电报”:苏联的专制传统和意识形态。②诺维科夫报告:美国的帝国主义本质。22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苏联传统的不安全”“不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把对付苏联放在美国对外政策

6、首位”的信息来概括作答;第二小问“原因”,依据所学两极格局形成背景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社会制度”等角度分析作答。第(2)问,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据材料二“其资本已经渗透到世界许多国家”“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得出美国加强对世界各地的经济渗透;美国企图全方位包围苏联;美国的战略目标是称霸世界。第(3)问,第一小问共同之处,依据美国称霸世界的目的以及称霸世界的必然结果得出美苏必然走向对抗,夸大对手的威胁;第二小问“长电报”形成认识的依据,据材料一“苏联传统的不安全”并结合所学知识美苏意识形态

7、的不同得出苏联的专制传统和意识形态;第三小问诺维科夫报告形成认识的依据,据材料二“美国称霸世界的目的”结合美国国家性质得出依据是美国的帝国主义本质。这类题目往往以高中主干知识切入,但它不重视中学教材结论,而重在考查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故认真阅读材料,尊重对材料的理解去寻求答案即可。(2)中学教科书中阐释片面、观点陈旧的内容,高考命题也会有意去颠覆或考到教材未涉及的内容典例3 [2015·广东高考]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

8、家庭作业。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答案 D22解析 题干时间是“1961年”,当时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