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等唱和诗春日望海写作时地考

唐太宗等唱和诗春日望海写作时地考

ID:15450035

大小:37.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3

唐太宗等唱和诗春日望海写作时地考_第1页
唐太宗等唱和诗春日望海写作时地考_第2页
唐太宗等唱和诗春日望海写作时地考_第3页
唐太宗等唱和诗春日望海写作时地考_第4页
唐太宗等唱和诗春日望海写作时地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太宗等唱和诗春日望海写作时地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唐太宗等唱和诗《春日望海》写作时地考卢燕新·2013-02-0611:44:47   来源:《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海口)2012年5期    【内容提要】唐太宗与长孙无忌等十人唱和,诸诗见存于《翰林学士集》,亦散见《畿辅通志》、《山东通志》、《永平府志》、《全唐诗》等典籍。这组诗作于何时何地,学界颇有异议,经考辨,这组诗乃贞观十九年三月壬辰日稍前作于定州。题为“望海”,但诸人并未至海滨。  【关键词】唐太宗等/《春日望海》/写作时地  唐太宗等《春日望海》属同题唱和诗[1]唐太宗《春日望海》,吴云、冀宇校注《唐太宗全集》考作于贞

2、观十九年,未及具体时地。参与者有长孙无忌、高士廉、杨师道、刘洎、岑文本、褚遂良、许敬宗、上官仪、郑仁轨,总十人。[2]16-21①诸唱和诗今存,见录《翰林学士集》、《全唐诗》等典籍。这组诗作于何时何地?学界颇有异议,本文拟根据文本及有关史料探考。  一唐太宗等唱和诗题及诗中所见时地名词考  唐太宗等唱和诗题及诗中有诸多时地名词。先看时间名词。唐太宗等本次唱和诗题,诸典籍载录有异。《翰林学士集》所录有二:该集集前总目与集内诸人诗题。《翰林学士集》集前对选录诗歌编有目录,今残存。目录录唐太宗等人唱和诗题为《五言春日侍宴望海同赋光韵应诏并同上九首

3、并御诗》。集内录诸人诗前亦有诗题,诸题文字内容不一:唐太宗诗题为《春日望海以光为韵》,高士廉诗题《五言春日侍宴次望海应诏》,余八首诗均题为《五言春日侍宴望海应诏》。[2]6-31《初学记》卷六录唐太宗、杨师道二人诗,前者题《唐太宗春日望海诗》,后者题《奉和春日望海诗》。[3]118《文苑英华》一七○著录唐太宗、杨师道、许敬宗三人诗,[4]诗题略同《初学记》。高棅《唐诗品汇》卷一著录杨师道诗,[5]题为《奉和圣制春日望海》。《畿辅通志》卷一二○、《山东通志》卷三五之一、②明朝万历二十七年(1599)重修《永平府志》之《艺苑志•韵部》著录唐太宗

4、本诗,题略同《初学记》,《畿辅通志》、《山东通志》著录杨师道诗,题为《奉和春日望海应制》。据诗题观之,诸典籍皆有“春日望海”四字。这有两种可能:一是原题确有此四字;二是这四字均为后人意解添加。  推究唱和诗内容,唐太宗诗有“春芳”、“花分彩”,长孙无忌诗有“青阳”、“春波”,高士廉诗有“青阳”、“春方”,杨师道诗有“春山”,刘洎诗有“淑景”,岑文本诗有“春光”,褚遂良诗有“春涛”,上官仪诗有“春潮”等,这些名词均与“春”相关。又,唐太宗征辽班师息驾中山,有《五言中山宴诗》,前有许敬宗诗序,云:“黄帝廓清辽海,息驾中山……”诗云:“驱马出辽阳

5、,万里转旗常。……昔去兰萦翠,今来桂染芳。”此与《春日望海》诗题、诗意颇合。故,本组唱和诗作于春季无疑。  再看地理名词。唐太宗诗有“之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皇。霓裳不乖意,端拱且图王”,长孙无忌诗有“春波飞碣石,晓浪拂扶桑。喧声聘游泳,旅浴恣翾翔”,高士廉诗有“雕弓联月彩,雄剑聚星光。观兵辽碣上,停骖渤澥旁”,杨师道诗云“春山临渤海,征旅辍晨装。……电掣驱辽隧,鹏飞出带方”,刘洎诗云“寻真游汉武,架石驻秦皇。……徘徊临委输,迢递极扶桑”,岑文本诗云“九夷骄巨壑,五辂出辽阳。”褚遂良诗谓“从军渡蓬海,万里正苍苍。之罘初播雨,辽碣始分光”,许敬宗

6、诗谓“岛夷乖奉賮,凭险乱天常。……长驱七萃卒,功成百战场”,上官仪诗谓“宸行肃辽隧,降望临归塘”,郑仁轨诗云“观兵临碣石,极目眺扶桑”,等等。所举地理名词,“沧海”、“之罘”、“碣石”三词出现频率较高,现考察如下:  沧海,《初学记》卷六载:“按东海之别有渤澥,故东海共称渤海,又通谓之沧海。”[3]118宋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一五地理部“海”亦云:“……四海之外皆复有海,东海共称渤海,又谓之沧海。”元梁益《诗传旁通》卷一三“海”复云:“……东海曰沧海、曰渤海、曰渤澥。”故《春日望海》之“海”及诗中所谓“沧海”,即渤海。  碣石,《尚

7、书•夏书•禹贡第一》云:“夹右碣石入于河。”孔颖达疏云:“正义曰:‘《地理志》:碣石山在北平骊城县西南。’是碣石为海畔山也。郑云:‘《战国策》:碣石在九门县,今属常山郡,盖别有碣石与此名同。今验九门无此山也。’下文‘导河入于海’,传云:‘入于渤海。’渤海之郡当以此海为名。计渤海北距碣石五百余里,河入海处远在碣石之南,禹行碣石不得入于河也。盖远行通水之处,北尽冀州之境,然后南回入河而逆上也。‘夹右’者,孔云‘夹行此山之右’,则行碣石山西,南行入河,在碣石之右,故云‘夹右’也。”宋苏轼《书传》卷五云:“碣石,海畔山,在北平骊城县西南,河自碣石山

8、南、渤海之北入海。”《明一统志》载:“碣石山在昌黎县西北二十里。”清朱鹤龄《禹贡长笺》卷一于“夹右碣石入于河”笺注曰:“《山海经》:碣石之山,绳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韦昭曰:‘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