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伏羲_女娲神话与中国古代蛇崇拜7350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伏羲_女娲神话与中国古代蛇崇拜73500伏羲_女娲神话与中国古代蛇崇拜.txt7温暖是飘飘洒洒的春雨;温暖是写在脸上的笑影;温暖是义无反顾的响应;温暖是一丝不苟的配合。8尊重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一剂催人奋进的强心剂第15卷第4期2002年10月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Yantai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Vol.15 No.4Oct.,2002伏羲、女娲神话与中国古代蛇崇拜范立舟(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广州510632) [摘 要]在中国文化史上居
2、有极其显赫地位的伏羲与女娲的本始形象是人首蛇身。伏羲、女娲形象的出现和流行是中国古代供奉的蛇图腾的变形。蛇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殖力,被许多部族视作图腾。文明的出现,国家的萌生,蛇意象又逐步演化为龙意象,成为非凡力量的象征。中国神话中的蛇龙意象,折射出中国上古时代曾经有过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性的变迁,而伏羲、女娲神话及其形象就是这一巨大变迁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关键词]伏羲;女娲;神话;蛇崇拜[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194(2002)04-0455-04 众多的古典文献和出土文物都证明,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
3、极其显赫地位的伏羲与女娲的本始形象是人首蛇身。从某种意义上说,伏羲、女娲形象的出现和流行就是中国上古时代蛇崇拜的变形。事实上,蛇是生活于海岱区域的东夷部族的图腾,在他们眼里,蛇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殖力,是永恒生命的象征。伏羲、女娲神话在很大程度上即是这种崇拜意识的浓缩。一 《艺文类聚》卷十一引《帝王世纪》:“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蛇身人首。”晋王嘉《拾遗记》:“蛇身之神,即羲皇也。”《楚辞·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王逸注:“女娲人头蛇身。”《山海经·大荒西经》郭璞注:“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艺文类聚》卷十一引《
4、帝王世纪》:“女娲氏,亦风姓也,作笙簧,亦蛇身人首。”《艺文类聚》卷十一引曹植《女娲赞》:“或云二皇,人首蛇形,神化七十,何德之灵。”典籍中伏羲的形象还有间接的说明,《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诗纬·含神雾》:“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雷泽“大迹”乃雷神为之,《山海经·海内东经》:“雷泽中有雷神,龙身人头。”而伏羲与雷神确有血统渊源。[1]又,伏羲、女娲作为苗族始祖神,其形象亦为“人首蛇身”。《山海经·海内经》:“有人曰苗民,有神焉,人面蛇身,长如猿,左右有首,衣紫衣,冠旃冠,名曰延维。人主得而飨食之,伯天下。”据闻一多《伏羲考》所释,此名曰“延维
5、”的“人面蛇身”、“左右有首”的苗民所祀奉的神明,实即交尾的伏羲、女娲。晋人郭璞注引《庄子·达生》,此即齐桓公所见之“委蛇”:“其大如毂,其长如辕,紫衣而朱冠。其为物也恶,闻雷车之声则捧其首而立。见之者殆乎霸”。河南南阳出土的汉代砖墓画像中的伏羲、女娲形象,腰身以上是人形,穿袍戴冠,腰身以下则是蛇躯,尾端亲密地卷曲在一起。[2]又如山东嘉祥出土[收稿日期]2002-05-30[作者简介]范立舟(1962-),男,浙江衢州人,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副教授,历史学博士后。 不过,闻一多又认为,伏羲当作匏夸虚,女娲实即匏瓜,皆“葫芦”之意。袁珂指出,此
6、“盖缘古代传说伏羲兄妹曾入葫芦避水,故取此名。而伏羲、女娲本身,却不一定就是葫芦。……若伏羲、女娲本身就是葫芦,则又将何以释此‘人面蛇身,龙身人首’来形容呢?”(见《中国古代神话》,中华书局,1960年,第46页,注15)其说甚是。何新以为,“伏羲”之“伏”与“庖牺”之“庖”,均应是“溥”字的同音通假字,“溥”就是伟大。(见《诸神的起源》,三联书店,1986年,第20页。)的画像石,伏羲、女娲的形象亦同于南阳汉墓画像,两人背向,伏羲在左,手执曲尺,女娲在右,手执圆规,空中有几位长着翅膀的人首蛇身的小人。据说,英人斯坦因晚清时在隋代高昌故址阿斯塔那发掘出
7、土的绢画也是如此。[3](P83)事实上,很可能西汉初期所画的壁画上的伏羲、女娲形象便是如此的了,因为《文选》载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云“伏羲鳞身,女娲蛇躯”。二 应当说,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蛇意象是十分浓重的(进入文明社会又转变为龙意象),仅《山海经》一书就可以看到许多和蛇有关的资料,如《西山经》称“诸次之山”,“是山也,多木无草,鸟兽莫居,是多众蛇。”《北山经》中提到的“大咸之山”与“钅享于毋逢之山”:“有蛇名曰长蛇,其毛如彘豪,其音如鼓柝。”《大荒南经》则云:“黑水之南,有玄蛇,食麈。有巫山者,西有黄鸟。帝药,八斋。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海内
8、南经》上所载之蛇更为恐怖:“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黄赤黑。一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