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画卦的神话学考察

伏羲画卦的神话学考察

ID:26544915

大小:6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27

伏羲画卦的神话学考察_第1页
伏羲画卦的神话学考察_第2页
伏羲画卦的神话学考察_第3页
伏羲画卦的神话学考察_第4页
伏羲画卦的神话学考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伏羲画卦的神话学考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伏羲画卦的神话学考察摘要:通过对伏羲创世神话与《易·系辞》宇宙生成模式的对照考察,认为,伏羲导源于“混沌”、“元气”,是宇宙本原和起始的意象和观念,伏羲即是“太极”。伏羲创世神话是原始哲学关于宇宙生成论的原型。《易》关于“太极”、“阴阳”、“四象”、“八卦”的概念和对宇宙生成的概括认识是从神话思维的具体表象中抽象出来的,是把神话中的宇宙观抽象化、逻辑化的结果。关键词:伏羲;创世神话;伏羲画卦;易卦AstudyonFuxi'sdrasorhexagramsbymythologyAbstract:Bypar

2、ingthemythologyofFuxi'screatingtheicproducingmodedescribedinXiCi(theGreatTreatise)ofZhouyi,thispaperholdsthatFuxioriginatesfromHundun,chaos,andtheprimordialQi,beinganimageandnotionoftheoriginandinitiatoroftheuniverse,inotherinus.Themythologyofthecreatio

3、noftheogonyoftheprimitivephilosophy.TheconceptsofTaiji,YinYang,fourimagesandeighttrigrams,andthesummarizedknoodeofthecosmosillustratedinYiconcreteimagesofthemythologicalthinking,beingresultedfromtheabstractionandlogicalizationofthemythologicaloutlookontheu

4、niverse.Keyythologyofcreatingthes;hexagramsoftheYi 《易·系辞下》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里讲作为《易》的基础的八卦是史前时期的伏羲所创,这个说法是否成立,过去的易学家都照着讲,没有提出什么怀疑。但是,到了近代以来,人们才渐渐对此表示疑问。目前考古发现的有关《易》卦的材料,最早的是殷商时的筮数。筮数是一连串的数字,有的是三个数字,有的是六个数字,

5、这些数字可以按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的原则,转译为《易》卦。例如“一一六八八一”,便是下震上巽的《益》卦。《易》卦源于筮数。已知的筮数实例以殷墟出土的几件为最早,有的应用于器物,如陶器、石器、铸铜用的陶范等,有些见于甲骨,时代都不早于殷墟中期,即殷王武乙、文丁时。在陕西等地的商末周初遗存中筮数的例子大为增多,说明周人可能比殷人更广泛地运用筮法,而且这种筮法已经比较复杂成熟。顾颉刚在1929年撰《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一文,推定《周易》卦爻辞“著作年代当在西周初叶”,此说精确不磨,为学者所遵信。以此见之,《易》卦不可能为伏羲

6、所画,伏羲画卦仅是一种传说,况且伏羲仅是一个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在历史上是否实有此人还是一个问题。但是,“伏羲画卦”的传说却由来已久,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就曾说:“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可见起码在秦汉间伏羲画卦的传说就已盛行。那么“伏羲画卦”的传说是如何产生的?从伏羲到《易》卦,这其中包含着什么样的文化意蕴?本文试图从神话学的角度讨论之。一、作为创世神的伏羲伏羲的名号,古籍中有许多写法,除“伏羲”(《庄子·人间世》)之外,还有“伏戏”(《庄子·大宗师》)、“伏牺”(《法言·问题》

7、)、“包牺”(《易·系辞下》)、“宓犠”(《汉书·古今人表》)、“庖牺”(《水经注·渭水》)、“虑羲”(《管子·封禅》)等。写法不同,皆为同音相转。《路史·后纪一》云:“伏、虑,羲、戏,字义皆同,史传或谓服牛乘马,因号伏牺,取牺牲以充庖厨因号庖牺最为鄙妄。按庄周等古书皆作虑戏,无作犠者。且伏羲古或用戏,而牛之字未有用戏者,况伏岂得为服,御字乎?故《世纪》云:‘后世音缪,或谓伏犠或作虑犠,皆失其旨’。”他在这里认为本来的写法应是“伏羲”,其它各种写法均是后世妄改。在中国古代传说时代的帝王世系中,伏羲被奉为“三皇之首”

8、、“百王之先”,地位十分显赫。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相对于黄帝等中华民族的始祖,伏羲氏在古代典籍中晚出。最早记载伏羲的是出于战国中晚期的《庄子》,然庄子此公好古,“著书十馀万言,大抵率寓言也”。所言伏羲,亦虚亦实,亦神亦人,大都是托名设譬,借以形象说理,未可当作信史。《庄子》中关于伏羲的记载有5处,名号有三种写法,或记为“伏羲”、或记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