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权的发展历程

人格权的发展历程

ID:1543797

大小:61.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7-11-12

人格权的发展历程_第1页
人格权的发展历程_第2页
人格权的发展历程_第3页
人格权的发展历程_第4页
人格权的发展历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格权的发展历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山大学自学考试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论人格权的发展专业:中大法律专业专业代码:C030106学生姓名:周小宁准考证号:441621198904226744指导教师:马作武17论人格权的发展目录:一、人格权的概念二、西方人个格权的发展历史三、人格权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四、新中国人格权的发展五、结语17论人格权的发展历史【中文摘要】:人格权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远溯及古罗马、雅典,近到现代各国,人格权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然而,人格权备受重视也仅仅是近几百年的事,人的价值的发现,人权地位的上升,成为了人格权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从

2、近代开始人格权在逐渐的发展和完善,到了现代人格权已经确立了再民法体系中的地位。虽然还是有缺陷和漏洞的地方,但至少能够在一些基本的层面上保障人们的人格权利。可以说人格权发展到现在变化是巨大的,它经了历了几千年的演变逐渐走向成熟。【关键词】:人格权;推动力;发展;确立;保障;成熟【正文】:一、人格权的概念由于今天的民法理论赋予了人格概念太多的内涵,所以为了在历史的考察中梳理人格概念之下各个范畴之间的关系,我们先从人格的第一层含义,即法律人格的概念入手。对于法律的人格权是否可以作为一个民法范畴的词却有不同的见解:有的学

3、者认为“人格权是调整人格关系的规范的总称,是我国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利明杨立新姚辉《人格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5页。]由此可以看出,该种观点讲人格权看作民法学的范畴。另外,还有的学者却认为“17严格的说,法学中的人格权是一个法学的范畴,而不是民法学的范畴[李锡鹤《民法哲学论稿》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2页。]。民法学中对应的应该是民事人格权。虽然从这里能看到两者在人格权在是否属于民法的范畴上存在分歧,但是,两者在分歧中却表现出共同点,既是人格权应该由民法来研究。关于人格权的起源,现在比共较一致

4、的观点是人格权起源于古罗马时代。在古罗马,为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状态的需要,人们之间需要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处境和立场,以便能够以独立的主体进行相关的经济行为,后来,这种相对独立的处境和状态被罗马的法学家抽象为人格权。对于人格权的词源的认识上也存在不同的看法。在古罗马,自然人被称作homo,这个单词又被分化成两个部分,caput和persona。其中,persona为表示各种人的含义,如家长、官吏、监护人等。坚持认为人格权来源于caput的学者坚持这样的观点:caput表示权利资格只有比权利资格和人的资格结合起来,才能表

5、示为一个完整意义的人。而认为人格权来源于persona的学者这样认为:persona最早在古希腊表示的是面具的意思,而后来被古罗马的演员所使用,后来被用来表示人格这一层含义,被作为理性与个别的同意解释。仔细的分析来看,不论是从最早表示面具的persona还是caput从最初的“头颅”的意思引申来得人格权的含义,都表达出了确定一个人的身份,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区别的这种意念,出现了对人格权含义界定上的殊途同归。由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人格权应该含有以下几层含义:一、人格权应该包含人与人之间相互独立的地位这一含义。按照现

6、在人格权的观点,人格权应该包含自然人人格权与法人人格权,虽然现在也存在着“法人人格否定说”这一种观点,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法人也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进行各种各样的民事活动,并能够以自己的名义承担责任,因此,承认法人的人格权是对现实生活的承认。二、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资格。这一说法,也即是作为民事主体所必须具有的民事权利能力。[高瑞全等着《人格论》,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年,第23页。]人格权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人格权是作为民事主体资格所必备的权利。(2)、人格权是民事主体固有的一种权利。(3)、人格权一人格利益

7、为客体。(4)、人格权是由法律所确认的。二、西方人格权的发展历史1、人格权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圣经》中关于人格权的论述作为起源于奴隶阶层的犹太教的教规教义的《圣经·旧约》与《圣经·17新约》都包含着对人格权的渴望。在《旧约·创世纪》第1章第27行中犹太人就提出了人格尊严的命题。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奴隶阶级在长期的屈辱中提出人格尊严的要求,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他们在《旧约·创世纪》中这样写道:“由于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所以,人生而就是有尊严的。同时,在《旧约》中还发出人人在政治上平等,法律上平等,反对政府滥用权力

8、压迫犹太人的“的呼声。在《旧约·申命记》第16章19行中,摩西强调说审判官和各官长“必须按照公益的审判来判断百姓,不可屈枉正直,不可看人的外貌,也不可受贿,因为受贿被叫做智慧的人的眼瞎了,又能颠倒人的话。”在《旧约·利未记》中,耶和华晓喻以色列人,无论当地人犯法,或是外地人犯法,都要一视同仁,加以治罪。他们要求“至公、至义”。[RabbiDanielPolish:Jud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