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ID:15410666

大小:4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3

《加法和减法的意义》_第1页
《加法和减法的意义》_第2页
《加法和减法的意义》_第3页
资源描述:

《《加法和减法的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加法和减法的意义[教学内容]加法和减法的意义[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上,由具体到抽象地概括出加、减法的意义,并能够理解和运用加、减法的意义。二、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三、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教学过程]一、引入1.看数编题.板书:20、50、30(1)利用这三个数说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20+30=50  30+20=50  50-30=20  50-20=30(2)谈话:对于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我们早已经不陌生了,那么究竟什么叫加法,什么叫减法呢?这节课我们

2、就来进一步研究加、减法的意义。2.板书课题:加法和减法的意义二、新授1.加法的意义。(1)例1的①题板书:学校买了瓶蓝墨水,瓶红墨水,一共买了瓶墨水问要求“一共买了?瓶墨水,怎么列式计算?算式①26+24=50(瓶)问:红墨水和蓝黑水的瓶数表示几个数?(板书)两个数问:把红墨水和蓝黑水的瓶数合起来得到几个数?(板书)一个数问:这“一个数”表示什么呢?强调:表示共买来墨水多少瓶。问:那么加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呢?(板书)运算.什么叫加法?(补充完整概念.)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2)加法的各部分名称:问:这里

3、的“两个数”在加法算式中分别叫做什么?问:合并成一个数中的“一个数”在加法算式中又叫做什么?(出示吹塑卡片)谈话:现在我们已经明白了什么叫加法,下面继续研究什么叫做减法。2.减法的意义(1)改变例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引出两个减法算式。分别把例题的已知条件翻过变成问号,把问号变成条件。问:怎样求蓝墨水?瓶算式:②50-24=26(瓶)问:怎样求红墨水?瓶算式:③50-26=24(瓶)问:为什么都用减法计算?强调:知道了两种墨水的总和,减去红墨水,剩下的就是蓝墨水;减去蓝墨水,剩下的就是红墨水,所以用减法计算。(2)观察对比,认

4、识减法的意义。问:观察对比②③两个减法算式中的各部分数与①式有什么关系?(学生边口述边贴上“和”、“加数”、“加数”卡片)强调:减法算式中的50就是加法算式中的“和”,24和26,就是加法算式中的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问:什么叫减法?减法又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呢?板书: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3)再观察对比,认识加、减法的关系。问:①式与②③两个减法算式又有什么关系呢?  得出:  问:说一说加、减法之间是什么关系?  谈话:在数学上我们管这种关系就叫做互逆关系,(板书:互

5、逆关系),“逆”就是相反的意思,通过上面的观察比较我们发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反过来呢,加法也是减法的逆运算,加、减法之间互为逆运算。  板书:    3.小结: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叫加法?减法?及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下面找出几个小题考考你们,看谁掌握得最好。  三、练习  1.把4477-248=4725改写成两个减法算式.  把642-37=605改写成一道加法和一道减法算式。  2.根据加、减法的意义,说出两组数量关系式。  ①计划天数-实际天数=提前天数  ②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全班人数  3.用字母编加减法

6、算式:a、b、c  4.填空练习:  ①求()中的未知数。  85+()=15485-()=54()-85=58  ②灵活练习:  ()+()=120120-()=()  5.打手式练习.(用双手演示帮助进一步理解加、减的意义)  6.看书: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学好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很必要,它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小数、分数加减法意义的基础。  五、作业(略)  [教案评析]  为了使学生对加法、减法的意义能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能

7、力,本节课做到了:  1.通过复习利用三个数说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为新知识的引入做好铺垫,也为后面概括加减法的相互关系打下基础。  2.新知识力求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取.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编成的应用题和鲜明的吹塑卡片,及具有针对性的提问,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而得到加法的意义.接着,通过把加法应用题改编成两道减法应用题,并再次运用卡片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对比,得出“和-加数=加数”的关系式,得到减法的意义.翻动卡片,使学生清晰地认识了加减法的关系,逐步建立了概念.学生在参与概念的形成和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使学

8、生的逻辑思维得到发展。  3.练习设计力求围绕重点和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由浅入深;形式上富于变化,以便于学生广泛的参与,达到师生和谐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