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pb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ID:15391514

大小:911.5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8-08-03

pb设计应注意的问题_第1页
pb设计应注意的问题_第2页
pb设计应注意的问题_第3页
pb设计应注意的问题_第4页
pb设计应注意的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pb设计应注意的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图片:图片:图片:请教:PB-design,最陡爬坡实验,CCD等中的响应面分析的相关问题0 请教:PB-design中的相关问题  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通过阅读文献了解到了很多的,但是同时也积累了很多问题解决不了,希望各位高手们指点一二不胜感激.    1在PB设计中出现的dummyvariable的具体含义到底是什么?是对照组吗?如果不是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去设计呢?    2在PB中实验组数应该是变量数加1,那么在相关的文献中看到15个变量设计为:15+1+4,其中4是dummyvariable,但是表格中这4

2、个变量也是有高低水平的变化的,那么设计时是作为15个变量来考虑还是19个呢?    3想问问在最陡爬坡实验中,步长的选择有什么要求吗?纯经验还是有公式的?    4在设计CCD试验那的时候是否要包括全因子实验设计?    5什么是中轴点?       各位高手帮帮忙啊,谢谢了小妹我也正在做这块试验,是培养基优化的刚做完单因素试验正在想下面该怎么设计呢?是PB?还是最陡爬坡?还是两个都要做??反正最后是要做响应面的~~希望大虾们多多多指点一下下……另外,关于PB,我也在想,是不是必须要做空白项的呢?那么空白项里面的+1

3、,-1是没有具体的水平值的亚,那么在实验中具体该怎么操作呢??谢谢各位不吝指教了……我自己是怎么想的:单因子实验只是为了保险使PB实验的结果更加明显而进行的预实验,PB实验本身就是有筛选单因子的功能,如果有把握是可以直接做PB的.而我的实验是先进行单因子,然后是PB,根据PB的实验分析数据做最陡爬坡实验,否则不能很好的确定爬坡的方向以及步长.最陡爬坡实验的步长的选择:根据前面PB实验的结果,做一阶方程的法线,法线方向就是爬坡方向,步长就根据回归系数和规范变量的比值在通过自然变量来换算,算到的结果在综合实际的情况就可以

4、基本确定步长了这个是最近看文献理解到的一些,希望哪位高手指点一下dummyvariable不是对照组。如果你的实验次数为4的整数倍。那么看你考察的因素是多少个。比如你有9个,那么至少要使用runs=12次的PB设计。此时,有3个空列。一般的处理方法是,等间距空列。实在不行,你就随机选吧。这并不妨碍你的实验结果。空列只是为了估算误差。2.这样吧,如果我这样表述,看你是否能够理解。我刚好有15个因素,想做PB,正好runs=16符合我的要求。可是,这样一来,估算误差呢?因为没有多余空列了。那么,再往上加列,只有再加4列。

5、刚好19因素,20次实验,其中有4个空列。你认为这多出来的一列(16-15=1),我想你是这样算的吧。那你运行一下软件,看看15因素的PB,runs=16,到底是15列,还是16列?列是因素,行是实验次数。并不是列数=行数。描述:如何确定步长:图片:图片:描述:4在设计CCD试验那的时候是否要包括全因子实验设计?图片:看了这张图,我想答案应该是不言而喻了!描述:CCD各个设计点的作用:图片:综合最后两个问题.如有异议,欢迎继续发帖,大家共同学习!几篇用响应面优化培养基的文章!0这几篇都是用响应面优化培养基的文章。响应

6、面现在是比较常用的优化培养基的方法,但是好多人(包括我在内)都不是很清楚。由于最近我要进行培养基的优化,所以找了很多文章来研究。一般的文章都是一带而过,看了也不明白。这几篇过程还算详细,对理解有一定的帮助。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我在看文章的过程中,我总结出了优化培养基的步骤。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共同学习和交流一下。有错误的话希望大家及时提出。第一步:在众多实验因素中找出主要因素。在这步实验中你可以应用正交试验(因素比较少)和PB(Plackett-Burman)实验。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找出主要因素。尤其是PB实验,它可

7、以在很多的因素中,用较少的实验筛选出主要因素(一般选取大于90%)。通过PB实验还可以看出各因素的作用效果,即是增加还是减少浓度会使响应值向最优移动。第二步:是主要因素的取值逼近中心点,最陡爬坡实验这步实验不是必须做的,如果你确定你的实验取值已经逼近中心点,那么你可以直接进行第三步的分析。但是你要是不能确定或不相信这些取值那你就要进行最陡爬坡实验。这步实验根据第一步实验进行。为了尽快逼近最优值,增加步长通常取最大。我现在还没找到取最大步长的公式,有谁知道的话麻烦发一下。细履平沙版主,帮忙解决一下,谢谢。这样就能找到中

8、心点。第三步:响应面分析现在常用的有中心复合法和BB法(Box-Behnken)。在这步实验时最好因素不要太多,因素太多直接影响到试验次数,现在经典的一般是三因素。通过这步分析可以的回归方程,进而得到最优培养基。并且还能得到因素相互作用对响应值的影响。在这里我对△x,即+1、—1的取值还不太清楚,α的取值也不是很清晰,希望大家帮忙解答一下。这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