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329954
大小:79.0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2
《地铁车站结构设计方向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业知识分享版【摘要】针对城市地铁发展对结构设计的新要求,提出地铁车站结构设计的几个发展方向,包括采用空间计算分析模型,使用型钢(钢管)混凝土结构体系、拱形结构体系,引入预应力结构体系等。【关键词】地铁车站结构设计空间模型型钢(钢管)混凝土结构拱形结构预应力结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情况更加严重,加快地铁建设、缓解交通压力的呼声高涨。我国城市的地铁建设,已经逐步在全国各大城市全面展开。伦敦、巴黎、纽约、香港等城市,地铁网络十分发达,地铁线网换乘节点多,市民采用地铁交通经济快捷,极大缓解地面交通压力。例如,巴黎市中心地铁车站密集
2、,每500m范围就有一个地铁出入口,乘坐地铁十分便捷。香港地铁在繁华地段,采用相邻双站换乘形式,可以使乘客在两条地铁线间的两车站上下行方向,分别实现同站台直接换乘,减少换乘的时间,缩短乘客换乘距离,减少人流干扰。借鉴发达国家及香港地铁建设的经验,对我国地铁建设的发展有利。我国较早开始地铁建设及运营的北京、上海及广州地区的实际经验也证明,地铁在城市中与各类交通形式结合并形成有效的网络后,其高效能才能充分体现。1地铁建设对结构设计的新要求我国近年来地铁建设不断提速,各国、各地地铁发展的经验,促使各城市的线网规划充分考虑形成高效的地铁线网,同时也
3、兼顾地铁与其他交通系统的便捷换乘。地铁线网的形成、换乘体系的建立,都对地铁车站的功能和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地铁建设不断深入,对地铁车站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铁线网规划的深化,地铁换乘车站增加,换乘更加方便、快捷,但车站在基坑深度、层数、车站换乘方式等方面更加复杂,对结构设计要求提高;(2)地铁车站建筑功能要求不断提升,要求增加结构跨度,减小车站内部结构构件数量及尺度以便于建筑相关布置等;(3)地铁车站与其他交通体系换乘接驳的功能更为全面,导致结构形式更为复杂,结构构件受力采用传统平面计算模型计算已经不能满
4、足要求;(4)城市环境保护及拆迁难度提高等,对地铁车站的施工等方面限制更加苛刻,结构与即有建筑、管线等相互影响,制约地铁车站的设计施工。这些特点对地铁车站的结构设计提出了很多新课题,这是以前地铁建设中尚未大量碰到的。但是可以预见,随着地铁建设的不断推动,地铁车站结构设计要解决这些新问题,需要更新设计方法、设计理念。我国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在房屋建筑等方面因市场竞争等方面的原因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经验,对采用新技术、新结构形式十分敏感,房屋建筑的发展为解决地铁车站设计出现的新问题,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解决方案。2地铁结构设计发展方向推动地铁车站结
5、构设计,有下面几个主要的发展方向值得关注:2.1采用空间计算模型地铁车站多设置在城市道路下,为满足城市管线等方面的要求,车站顶板上方一般存在覆土,覆土厚度大,相应底板埋深大,地下水浮力作用大。地铁车站为满足环控、消防等方面要求,并减小车站埋深,车站普遍采用沿线路方向的纵向梁体系,不使用纵横梁体系,结构的板横向跨度达到7~10m,结构纵向柱网间距因建筑美观及使用功能等方面的要求,往往也在8m左右,结构板墙柱的内力大。使命:加速中国职业化进程联系电话:0755-86153458专业知识分享版在以前计算成本及操作等方面的条件限制下,车站结构计算只
6、能近似采用平面应变假定,对车站进行结构横断面计算分析,只有在少量车站因特殊受力情况下,才采用空间计算模型计算,且前后处理耗时长,计算成本高。现在,随着计算机硬件及结构计算软件的发展,计算机运算速度加快,各类软件建立空间模型的前后处理更加便利,计算的成本、计算需要的时间大幅度下降,结构材料模型的不断优化,空间计算已经不存在大的问题;采用空间计算模型,针对不同类型的车站,在正确选取材料模型、计算参数的前提下,通过计算得到更加接近真实情况的结果,可以用于指导设计。对一般标准车站完全可以采用空间模型计算,而对解决换乘车站、复杂车站结构受力计算分析已
7、经难度不大,只是在建模时间、结果处理分析等方面略长。采用空间计算模型,能够在结构内力、应力图中找到结构可能存在的应力集中位置,在设计中针对性的采取加强措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减少结构受力配筋、增加构造钢筋(如纵向钢筋),提高应对温度应力、地基变形等方面的能力。在深圳地铁某十字换乘车站设计前,进行了空间模型计算,并与标准车站断面计算配筋对比发现:空间计算得到的结构内力很小,除局部应力集中位置外,其他地方内力配筋较小(图1)。因按照空间模型计算得到结构受力一般均较小,需要进一步研究模型计算与实际受力情况的差异,掌握规律,系统优化结构受
8、力,优化计算配筋,同时加强构造配筋,增加结构整体性,提高对抗温度收缩裂缝、不均匀沉降等问题的能力。空间计算模型受力状况的正确与否,需要进一步结合实际工程,进行必要的钢筋应力等监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