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易传》研究现状述评

《杨氏易传》研究现状述评

ID:15313370

大小:7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2

《杨氏易传》研究现状述评_第1页
《杨氏易传》研究现状述评_第2页
《杨氏易传》研究现状述评_第3页
《杨氏易传》研究现状述评_第4页
《杨氏易传》研究现状述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杨氏易传》研究现状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杨氏易传》研究现状述评刘洋摘要:近年来学术界已出现不少有关《杨氏易传》的研究成果,这些作品重视通过该书来剖析杨简的心学和易学观念,展示出了该领域研究的重大进展。但总体来看,学界目前对《杨氏易传》的研究还远不够充分,可供开掘的地方还有很多。教关键词:杨氏易传》的研究成果,这些作品重视通过该书来剖析杨简的心学和易学观念,展示出了该领域研究的重大进展。但总体来看,学界目前对《杨氏易传》的研究还远不够充分,可供开掘的地方还有很多。教关键词》心学易学研究现状杨简是上承陆九渊,下启王阳明的重要心学家,他的被普遍

2、认作心学家解易的首要作品。由于学术界近年来越发重视对杨简思想和作品的解读,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层出叠见。但对于《杨氏易传》的专门研究还非常之少:杨氏易传》的专门研究还非常之少》的专书;相关的学术论文也大多是把《己易》和《杨氏易传》结合起来,进而从总体上分析杨简的易学思想,专门研究《杨氏易传》的寥寥可数。朱伯崑先生《易学哲学史(第二卷)》在叙写南宋易学哲学时,单独利用一节来介绍《杨氏易传》,这部分内容虽然篇幅不大,却可看作迄今为止有关该书思想内涵解说最为透彻的一处。朱先生认为,心学一派的易学当始于程颢,

3、进而推及象山,至杨简易传方以专书的形式系统完备地呈现出来。他将杨简的易学概括为“易之道即人之心”“卦爻名殊而道一”和“天人本一”等三个方面,指出杨简以不起意为道心,是受陆氏和佛家的影响;他的“名殊而道一”说,是程颢的“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和陆九渊的“此理充塞宇宙”说的进一步发展;而“天人本一”理论是“易之道即人之心”和“卦爻名殊而道一”的理论根源,亦脱胎于程、陆两家。可以看出,朱先生比较注重对杨简易学思想渊源的探究,从程颢到陆九渊再到杨简,这样一条学术脉络的呈现极为精彩,多处针对具体文本的分析亦可谓

4、细致。不过,有些地方似乎仍有进一步展开的余地和必要,如指出杨简的不起意“受了佛教大乘性宗和禅宗学说的影响”,却没有提供相关证据,也未说明这种影响的具体表现;除接续陆氏学说,杨简一生多次经历的“顿悟”对于其学术思想的形成同样功不可没,这也是朱书未及关注的地方。曾凡朝的《杨简与(杨氏易传)》是《历代易学名著研究》一书中的一个章节,曾文对杨简的生平、著述以及透过《杨氏易传》所展现出的心学和易学主张一一进行解读,条理清晰,论述全面,材料充实。就其研究角度的全面性和引用材料的丰富性而言,在目前有关《杨氏易传》的

5、研究成果中,是无出其右的。但美中不足的是,在谈到《杨氏易传》的地位时,只是简单地强调它是心学解易的典范,没有介绍并且分析南宋及后世学术界对该书的评价和反响,这给了解该书的流传情况造成了障碍,也不利于对该书的学术地位形成准确客观的认识。张实龙的《杨简研究》一书在第七章《慈湖之(易)学》中分三节讨论了三方面的问题:己易》和《杨氏易传》结合起来,进而从总体上分析杨简的易学思想,专门研究《杨氏易传》的寥寥可数。朱伯崑先生《易学哲学史(第二卷)》在叙写南宋易学哲学时,单独利用一节来介绍《杨氏易传》,这部分内容虽

6、然篇幅不大,却可看作迄今为止有关该书思想内涵解说最为透彻的一处。朱先生认为,心学一派的易学当始于程颢,进而推及象山,至杨简易传方以专书的形式系统完备地呈现出来。他将杨简的易学概括为“易之道即人之心”“卦爻名殊而道一”和“天人本一”等三个方面,指出杨简以不起意为道心,是受陆氏和佛家的影响;他的“名殊而道一”说,是程颢的“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和陆九渊的“此理充塞宇宙”说的进一步发展;而“天人本一”理论是“易之道即人之心”和“卦爻名殊而道一”的理论根源,亦脱胎于程、陆两家。可以看出,朱先生比较注重对杨简易

7、学思想渊源的探究,从程颢到陆九渊再到杨简,这样一条学术脉络的呈现极为精彩,多处针对具体文本的分析亦可谓细致。不过,有些地方似乎仍有进一步展开的余地和必要,如指出杨简的不起意“受了佛教大乘性宗和禅宗学说的影响”,却没有提供相关证据,也未说明这种影响的具体表现;除接续陆氏学说,杨简一生多次经历的“顿悟”对于其学术思想的形成同样功不可没,这也是朱书未及关注的地方。曾凡朝的《杨简与(杨氏易传)》是《历代易学名著研究》一书中的一个章节,曾文对杨简的生平、著述以及透过《杨氏易传》所展现出的心学和易学主张一一进行解

8、读,条理清晰,论述全面,材料充实。就其研究角度的全面性和引用材料的丰富性而言,在目前有关《杨氏易传》的研究成果中,是无出其右的。但美中不足的是,在谈到《杨氏易传》的地位时,只是简单地强调它是心学解易的典范,没有介绍并且分析南宋及后世学术界对该书的评价和反响,这给了解该书的流传情况造成了障碍,也不利于对该书的学术地位形成准确客观的认识。张实龙的《杨简研究》一书在第七章《慈湖之(易)学》中分三节讨论了三方面的问题》举例;三、杨简《易》学的意义。其中第一节和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