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312513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2
《对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几点认识和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几点认识和探讨 【摘要】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有专家提出:创造性人才有两个方面组成:一个是创造性智力,核心要素是创造性思维,一个是创造性非智力因素,也叫做创造性人格。本文简要谈谈对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几点认识,提出一些有益于教学的建议和想法。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培养 一、创造性思维的六要素结构 著名教育学教何克抗先生在其《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和论证》一书中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理论模型,根据这个模型,创造性思维过程由发散性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时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横纵思维等六个要素组成。这六
2、个要素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创造性思维活动。 1.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强调思维内容和思维成果应与传统观念或原有概念不同或者相反,其思维的目标事先不能确定,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它没有特定的思维材料和特定的思维加工手段和方法。它严格意义上不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只是为思维的进行提供指引。它具有方向性和指引性的特点,不解决如何进行思维的问题。 2.形象思维、直觉思维与时间逻辑思维。这三个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的方向性和指引性不同,是实现创造性思维的主体。形象思维是指用客体表象作为思维材料的思维形式。直觉思维是指以关系表象作为思维材料的思维形式。形象思维
3、和直觉思维统称为空间结构思维。时间逻辑思维的材料是言语的概念,其思维加工的手段和方法是运用概念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判断、推理。这三种思维形式是创造性思维的三种基本形式。 3.辩证思维与横纵思维。这两种思维模式也没有特定的思维加工材料,也不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但是在解决高难度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它们为人类进行思维活动提供哲学指导思想和心理加工策略。 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方法观 创造性思维培养问题不仅是一个方法问题,也是一个认识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改变。首先要改变过去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建立能体
4、现学生主动性和发挥学生能动性的教学模式;其次改变教学评价单一化的状态,做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多元化评价道路;此外教育工作者要从教师为中心、“分数主义”的狭隘教育观中解放出来,真正认识到培养学生创造力才是教育的一个基础目标。 2.几种主要的具体思维过程的方法观。第一个是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要坚持“同中求异、正向求反、多向辐射”的方针。也就是能够摆脱传统观念的思维定势,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观点,挑战所谓的“正确”的观点,从多角度分析复杂问题。第二个是将直觉思维与形象思维以及时间逻辑思维看成是平等的思维过程,三者既有不同,又互相联系。第三个是辩证思维的培养要树立唯物观、对立统一观、联系和发展
5、的观点。 总之,由六个要素组成的创造性思维结构是统一的有机整体,不应该把几种思维过程对立起来,它们在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三、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教学建议 教学过程一个师生活动的双边过程,我们强调“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观。在提高学生创造力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发散性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辩证思维和横纵思维等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综合的过程。教学过程要兼顾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型人格的共同培养,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创造性人才。 1.创造性人格的重要特点是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友爱合作的精神、探索精神、勇敢求实精神、勤奋吃苦精神、自强自信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创造
6、性人格我们坚持主体性原则。坚持主体性原则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第二,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第三,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是认识和发展的创造的主人;第四,教师要注意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五,坚持锻炼学生的学习意志,树立远大的理想;第六,建立团结合作的学习集体,使学生集体中历练性格,形成良好的创造性人格特点。 2.创造力形成的基础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第一,教师要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水平。第二,教师自身的创造力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一点。第三,教师通过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知识上、思想上标新立异,
7、敢于提出不同看法,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当多观察学生不同寻常的想法和做法,发现其潜在的创造性内涵,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从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设计教学过程。学者们经过研究提出了一个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过程图,我们可以借鉴一下,从在教学设计上,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图1:创造性问题解决过程的主要成分和六个具体步骤 图2:创造性问题解决成分图 【参考文献】 [1]何克抗著.《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北京师范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