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311655
大小:3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2
《《位置》教学环节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位置》教学环节设计《位置》这节课是六年级上学期的第一节数学课,对于学生和老师都非常重要。六年级,在我们这个地方是设置在中学里面的。对于我们这里的孩子而言,其实就是从非常熟悉的小学升级到相对陌生的中学里。这里的一切对于他们而言都是那么的好奇和陌生,比如,第一次上早操,第一次排队打饭,第一次上晚自习,第一次在没有家长陪的宿舍里睡觉……然而,这里不是天堂,在这里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机遇,还有挑战。有些孩子原来的成绩很好,但是没有迅速的适应这里的环境,他们很可能会很快的落后,进而失去学习的信心;有些孩子原来的成绩可能不是
2、很好,但他们迅速的适应了新的环境,没有心理压力,勤学好问,他们的成绩就可能慢慢赶上。对于我们老师来说,《位置》这节课就显得尤为重要。面对着刚刚从小学来到中学的六年级新生,我们老师就是要通过自己的板书,通过自己的语言,通过自己的设计,通过自己“表演”,使这节课变得更为简单,更为有趣,更为生动,使这节课成为他们所听过的课中最最好的一节课。总而言之,我们要通过这节课,通过自己的努力,牢牢抓住学生的心,使他们能够喜欢上我们数学老师,能够喜欢上数学课。以上主要说明了《位置》这节课作为六年级第一节数学课的重要性,现在我再说一
3、下这节课在课程中的安排及重要性。教材在一年级下册已出现了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并在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学习中出现了位置与方向的描述和根据描述标物体位置的方法,这些都为本节的学习做了铺垫。而本节内容是在第一学段的位置学习的基础上,使学生“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从而为第三段学习“图形与坐标”打下基础。可以说,本节课在整个课程的安排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其地位也十分重要。通过分析教材,我们知道,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列和行,初步理解数对的
4、含义,能用数对来表示具体情景中物体的位置”;其学习重点是“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来表示具体情景中物体的位置”;其学习难点是“区分行和列的顺序”。在安排教学设计的时候,我们应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学习,从而减轻学习的难度,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下面我就简单的说一说我的设计。第一步,情境导入:(先将一个小礼物偷偷的放到一个学生的书桌里)师:“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这里学习。这是大家到这里的第一节数学课,所以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小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这个礼物在第三列同学的手里,
5、请第三列的同学站起来”。(第三列学生可能会有些疑惑。学生站起来后,老师要装作思考状,然后恍然大悟般说)师:“看来一个条件不行,还需要再加一个条件,那就是这个礼物在第四行的同学的手里。请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同学站着,其他同学坐下”。(这位同学展示完小礼物后坐下。)师:“同学们,大家想一想,如果想表示平面内物体的位置,应该需要几个条件哪?”生:“两个。”师:“哪两个?”生:“行和列。”(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行列)【这一环节目的主要是要学生明白,在一个平面内,如果要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要用到行、列两个条件。我在设计时主要考
6、虑如下:1、内容要简单,要贴近学生的生活;2、内容要有趣,语言要生动,能抓住学生,使学生都能参与到整个活动中来;3、结论要学生自己总结出来,老师决不能越俎代庖。】注意:关于行和列,孩子们在一年级就有所接触,应该都能理解,实在不行,可以先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只要学生能说出大体意思即可。第二步,教师出示问题,学生自读、自学:师:“同学们,大家真厉害!刚才我没有难住大家。现在我这里还有一些更难的关卡等着大家,希望大家都能过关!”(出示以下内容:“自学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在例题1中,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张亮同学
7、的位置,那么你能不能用这种方法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2、在例题1中,如果用(2,3)来表示张亮同学的位置,那么“2”、“3”分别表示什么意义?你能不能用这种方法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3、推广开来,你能不能分别用行列法和数字法表示自己在班里的位置?4、推广开来,你能不能分别用行列法和数字法表示班里的任意一位同学的位置?5、互动:请一位同学先说出一组数字,对应的同学请起立,然后说出第一位同学的位置所对应的那组数字(应多说一些例如(3,2)和(2,3)、(5,4)和(4,5)之类的数字,以加强学生对“有序性”的理解)。【在
8、这个环节中,本来该学生自己阅读,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在下个环节共同合作,解答。但是考虑到这些孩子还是刚刚从下面的小学来到这里,彼此不够熟悉,提问题不够积极,可能也不敢说出自己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时间,都需要磨合,不能一蹴而就。】第三步:多元互动合作探究本环节为互动环节,主要是解决上面的五个问题,其重点是第五个问题。本环节重在参与。具体细节略。第四步,小结例题11、确定平面内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