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活与哲学》辨析题50题

高三《生活与哲学》辨析题50题

ID:15300158

大小:69.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8-02

高三《生活与哲学》辨析题50题_第1页
高三《生活与哲学》辨析题50题_第2页
高三《生活与哲学》辨析题50题_第3页
高三《生活与哲学》辨析题50题_第4页
高三《生活与哲学》辨析题50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生活与哲学》辨析题50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广东省阳东一中2009届高三《生活与哲学》辨析题50题1、辨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人”体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答:(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强调人们办事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体现了唯物主义思想。(3分)(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人”强调人们办事要取得成功,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观点有其合理性。如果把它理解为人们办事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就陷入了唯心主义的错误。因此,不能简单的说这一观点是唯心主义,必须进行具体分析。(4分)(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

2、义的对立(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3分)(4)题目把这两个观点说成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是不确切的。(1分)2.辨题: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全面概括了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①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3分)②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3分)③唯物主义的根本

3、观点只涉及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的一个方面。(3分)④题目观点是不科学的。(1分)3、辨题:自然界具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性,而社会活动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因而由人类社会活动形成的人类社会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答:(1)“自然界具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性”是正确的。因为,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4分)(2)社会活动的确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人类社会的确也是在人类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但是由此认为“人类社会不具有客观实在性”是错误的。首先,人

4、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其次,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即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是客观的。即使是人的意识从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所以说,人类社会虽然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但不能错误地认为人类社会不具有客观实在性。(6分)(3)题目观点是不科学的。(1分)4、背景材料:2006年9月3日,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智能一号”执行其最后一项任务一一撞击月球。按预定计划击中月球表面。“撞”出了大量物质,供科学家对

5、撞击点进行进一步研究,圆满完成了科学实验任务。辨题:人都是按照一定的目的、想法从自然获取所需的物质资料的。答:(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际行动之前还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智能一号”按预定计划撞击月球表面,是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的表现。(5分)14(2)人们要按照一定的目的、想法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物质资料,还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智能一

6、号”按预定计划撞击月球表面,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的表现。(5分)(3)可见,辨题说法是片面的。(1分)5.背景:2006年7月13日,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传来消息,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成功进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后,中国申报的另一项目河南安阳殷墟也全票通过评审,成为中国的第33项世界遗产。相关专家表示,希望以此为契机,加强对世界遗产的保护。  辨题:只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一定能够保护好我国的世界遗产。答:(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实施行动之前总是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7、2分)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这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2分)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因此,保护好我国的世界遗产必须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2分)(2)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事物运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1分)这要求我们在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时,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才会不至于破坏我国的世界遗产,并进一步保护好这些遗产。(2分)(3)由此可见,题目的观点是片面的。(1分)6.辨题:“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而辍广”体现了客

8、观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精析:解答本题的关键一是正确理解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其内容包括两个层次,即: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和强调按规律办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二是能够正确理解所引用古语的哲学寓意,即都强调了规律是客观的,要按客观规律办事。然后分层说明即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