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案

ID:15287047

大小:50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2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案_第1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案_第2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案_第3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案_第4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教案【教案】【教学目的】1.让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程。2.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教学重难点】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教学时间】1课时【重难点“精讲”】一、整体感知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本课首先要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殊性,充分认识到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然后要明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体会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勇气和创造精神,最后要深刻认识到斯大林模式是不同于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

2、,斯大林模式开辟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它创造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奇迹,但是斯大林模式存在的严重弊端成为苏联后来解体的根源。二、图示法理解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9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教案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归纳为“一适应,两非常”它是苏俄在1918~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又称“军事共产主义”。内战爆发后,苏俄的粮食、煤炭、石油和钢铁的主要产地陷入敌手,苏维埃国家处境十分困难。为了把有限的人力物力集中起来用于战胜敌人,苏维埃政府实行一些临时性政策,这些政策统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宁企图通过这一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3、四、新经济政策归纳为“一、二、四”新经济政策是苏联(俄)1921~19289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教案年推行的经济政策,它在一定限度内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一种政策。它并不是在发展资本主义,实质上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是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在部分企业发展国家资本主义,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五、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实质及其作用(1)特点:①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②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③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传统观念的一次重

4、大突破,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2)实质: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3)作用:①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使国民经济恢复,苏维埃政权巩固。②使苏俄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六、全面认识“斯大林模式”(1)原因①根本原因:苏联的小农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②客观原因: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③主观原因: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

5、方法以及理论上的失误。④历史原因:长期的封建专制遗留下了大量的个人专断和个人迷信的残余。9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教案(2)特点①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它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②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3)影响①积极作用: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工业化,苏联成为工业强国,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②消极影响:政治上,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导致社会缺乏民主,造成个人的高度专权;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盛行;

6、经济上,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苏联解体的根源。(4)教训①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②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③制定农业政策必须考虑农民的利益。④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必须结合起来。[易误辨析]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不同直接目的保证军事上的胜利克服国内经济和政治危机特点9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教案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手段和行政命令控制社会的运转,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在国家

7、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不同作用保证了苏俄国内战争的胜利。但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实行该政策,不利于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导致了严重的经济与政治危机恢复了经济,巩固了政权。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适应了苏俄当时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过渡方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企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不是正确途径新经济政策是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是正确途径同根本目的巩固苏维埃政权,向社会主义过渡【素质拓展】

8、1、史料与史证(1)史料主题: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实质和作用[史料]史料一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