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doc

浅析高职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doc

ID:15275429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2

浅析高职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1页
浅析高职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2页
浅析高职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3页
浅析高职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高职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高职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论文摘要: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的思想精髓,与当代构建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背景下的高职教育体系相结合,积极打造以“和为生、行为态”理念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校园,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围绕着自然生态优美、管理生态高效、人文生态厚重、服务生态高远四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论文关键词:生态文明;高职院校;校园建设  生态文明作为世界发展潮流,已经成为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领域。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

2、方面的升华。大学生的生态意识、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我国生态环境的好坏乃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高等院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肩负着教育引导青年并由此辐射带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的重任。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作为江西省内唯一一所以生态环境为特色的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的思想精髓,与当代构建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背景下的高职人才培养相结合,积极打造以“和为生、行为态”理念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校园,营造“和气、合力、和谐、天人合一”的校园风尚,倡导“行言、行知、行德、知行合一”的

3、师生精神,为使学校成为“自然生态优美、管理生态高效、人文生态厚重、服务生态高远”的高职院校,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  一、生态文明的传统根基和当代哲思  (一)“和”即和气、合力、和谐,讲究“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的生态伦理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凝结。中国古代思想家将“天人合一”作为人性的最高境界。早在先秦,史伯就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继而“天人合一”的观念由庄子、董仲舒等人发展为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使“天人合一”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和根本观念。  “和”既是事物的状态,又是人类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法,

4、而且是人类高尚的道德。世界的存在是“人—社会—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实现三者的和谐共生,是人类存在的根本,即:“和为生”。“和”所体现的“和气、合力、和谐、天人合一”,正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和兴校之基。  “和为生”思想虽然跨过了漫长的历史时空,但其中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关怀、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等思想,不仅为当代生态文明校园的建设提供参照视角,而且为高职院校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思想启迪,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自然观。  (二)“行”即行言、行知、行德,讲究“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中道德修养、道德实践、

5、治学施教的重要思想,由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最早提出。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4),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为“善”。  “知”决定指导“行”,而“行”检验“知”的真伪,“行”是“知”的检验方法、途径和标准,在工作和生活中倡导言行一致、德行一致、注重行动的工作和人生态度,实现行为、思想、精神层次的高度和谐统一,这是大生态观。即:“行为态”。“行”所体现的“行言、行知、行德、知行合一”也正是高校治学施教、人才培养的理想目标。  生态文明校园建设是树立生态文明观的“知”和建设生态文明的

6、“行”的有机统一体,“行为态”倡导授之以知、导之以行,培养知行合一的良好行为习惯,使生态素养内化为品质,外化为行为,形成健全的生态人格,自觉投身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去。  二、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践行  生态大学“是指将生态和谐理念作为学校的基本价值取向,立足学校长远发展来组织和实施学校当前的各项工作,保持持续发展潜力的大学。在这种价值取向下,强调学校运转要为社会及参与教育的各方提供最大的服务,而为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生态大学应该是开放、竞争、和谐的现代大学,其核心是生态化教育。建设生态大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7、一是适应与引领社会发展的学校定位;二是注重个性、全面发展的生态人培养;三是体现竞争和谐的管理制度创新;四是营造弘扬生态文化的育人环境。”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正是在“和为生、行为态”理念的指引下,以生态文明校园为目标,从“自然生态优美、管理生态高效、人文生态厚重、服务生态高远”四个方面,进行了由表及里、不断升华的践行。  (一)建设优美的自然生态,构筑文化载体和物质支撑  校园自然生态环境作为相对静态的“长时段”,是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物质载体。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良好的校园布局、建筑风格、绿化美化以及环

8、境中蕴含的人文关怀,是无声的育人载体,对陶冶师生情操、启迪智慧、积淀高雅的校园文化,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实施“载体建设”工程,实现“崇尚自然,优化环境”,“充分赋予校园内包括楼堂馆所花草树木等在内的建筑、设施和环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散发出大学的荣耀历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