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纷纭的公开课——文献综述

众说纷纭的公开课——文献综述

ID:15269930

大小:124.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8-02

众说纷纭的公开课——文献综述_第1页
众说纷纭的公开课——文献综述_第2页
众说纷纭的公开课——文献综述_第3页
众说纷纭的公开课——文献综述_第4页
众说纷纭的公开课——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众说纷纭的公开课——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崇仁路小学“十一五”课题子课题《“崇研尚学”的研究文化及老师研究范式》、2006年科研攻关课题《“公开课”与教师的主体性发展研究》阶段研究成果之1众说纷纭的“公开课”——“公开课”研究文献综述李红路完成工作日期:2006.10.30提交论文日期:2006.11.0614众说纷纭的“公开课”——“公开课”研究文献综述武汉市桥口区崇仁路小学李红路*此文系崇仁路小学“十一五”课题子课题《促进教师主体性发展的“崇研尚学”研究文化及教师研究范式研究》和2006年科研攻关课题《“公开课”与老师主体性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李红路(430030),武汉市桥

2、口区崇仁路小学教科室主任。完稿日期:2006.10.5;定稿日期:2006.10.30[摘要]社会文化性障碍导致了“公开课”功能的异化,公开课因之而滋生出了诸如“作秀”及“腐败”等现象,由此招致了众多的责难。尽管如此,许多一线教师对“公开课”仍然怀着难以割舍的“情结”,把“公开课”视为专业成长的“助推器”、“打磨教学基本功”的“飞轮”,和新老师学习教学的捷径。“公开课”是日常教学的理想状态,是反观日常教学的窗口;“公开课”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但其促进作用是有限的,老师的专业成长应栖息于日常教学;“公开课”需要打磨,打磨不同于“作秀”;人们呼吁

3、“公开课”摒弃“作秀”,回归日常教学;一些学者和学校进行了“公开课”的实证研究,规范“公开课”开课的过程,形成了“基于课例的教师行动教育”模式、“常态化全程公开课”模式、“公开课教科研一体化模式”。[关键词]“公开课”日常教学“作秀”打磨教师专业成长目录研究概述正文一、责难1.“公开课”成为学校扩大影响的“招牌”。2.“公开课”成为表演“作秀”的舞台3.“公开课”成为追名逐利的跳板4.“公开课”中的“腐败”二、赞誉1.“公开课”是老师成长的“助推器”2.“公开课”是打磨老师的“飞轮”3.“公开课”是新教师学习教学的捷径4.“公开课”能激发老师的

4、潜能三、追问1.“公开课”如何定位?2.“公开课”公开什么?3.“公开课”究竟需不需要“打磨”?4.“公开课”是怎样促进老师专业成长的?又在多大程度上促进老师专业成长?四、呼吁1.洗尽铅华又何妨2.飞入寻常百姓家五、建构1.基于课例的教师“行动教育”研究模式2.规范“公开课”的开课过程3.常态全程的“公开课”研究模式4.“公开课”教育科研一体化行为策略研究14总结研究概述笔者承担的研究项目《促进教师主体性发展的“崇研尚学”的研究文化及教师研究范式研究》是崇仁路小学“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子课题。2006年9月,笔者又与副校长吕敬东、廖羿及教导

5、处廖玉兰主任、胡振刚主任、余国卿老师联合申报崇仁路小学2006年科研攻关课题《“公开课”与教师主体性发展研究》,以桥口区2006年语文、数学学科优质课竞赛为背景开展研究。笔者认为“公开课”教师基本的研究范式之一,为了对这种研究范式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在2006年4月到2006年10月的半年多的时间里,笔者查阅教育期刊、报纸,并通过网络检索,共收集相关文献130份,尝试用质的研究中资料整理和分析的方法,选择其中的37篇具有权威性、代表性的文献,对其进行“类属分析”,形成如前面目录中的“概念框架”[1],力图能比较全面、客观地揭示从2000年到200

6、6年的6年间人们对“公开课”的观点、态度,以及研究的进展,在此基础上表达笔者对“公开课”中一些现象的基本观点,以期为本人所承担的研究项目及本人与同伴联合承担的科研攻关项目的研究提供一个广阔的理论视野。“公开课”作为一种教学现象,一直倍受教育界各方人士关注。领导专家到学校指导“公开课”,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公开课”,学校迎接检查展示“公开课”,教师职务晋升要看有没有“公开课”获奖……教育行政部门一年一度(或两年一度)组织声势浩大的“公开课”赛课活动,一些地方学会组织名师“巡回展示”“公开课”,老师慕名前往观瞻,趋之若鹜,使得“公开课”成为一道“

7、靓丽的风景”。随着“公开课”的“繁荣”,评价“公开课”的各种声音也纷至沓来,一些教育报纸、杂志及网络开辟了讨论“公开课”的专栏。来自各方的声音中,有责难挞伐的,有质疑问的难、有褒奖赞誉的,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因此,理性地听取关于“公开课”的各种“声音”,对其作适当的梳理和分析,有利于我们重新审视“公开课”,这对我们对“公开课”的功能进行定位,充分发挥“公开课”在老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正文一、责难《教育参考》首开讨论“公开课”的先河,于2000年第5、6期发表了一组9篇有关“公开课”的文章,并加了“编者按”:作为一种经常进行的教学活

8、动,“公开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近年来形式主义、花架子之风盛行,“公开课”几乎成了“表演课”:老师在精心包装的基础上表演“娴熟”的教学艺术;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