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纯化及其活性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纯化及其活性的研究进展姓名常姣专业微生物学摘要文章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及提取、分离纯化技术介绍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并对其开发利用进行了展望。旨在为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开发以及应用提供参考。关键词黄酮;提取;分离纯化;生物活性民以黄酮类化合物也称黄碱素,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化合物,在植物体内大多与糖结合成甙的形式存在,也有部分以游离状态的甙元存在。由于最先发现的黄酮类化合物都具有一个酮式羰基结构,又呈黄色或淡黄色,故称黄酮[1]。目前对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较多,如溶剂提取法、微波提取法
2、、超声波提取法、酶解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双水相萃取分离法及半仿生提取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它各自的优点和点。用上述方法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仍然是一个混合物,不仅是含有其它杂质的粗品,而且是几种黄酮类成分的混合物,需进一步分离纯化,常用的方法有柱层析法、重结晶法、铅盐沉淀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低血管脆性及异常的通透性、降血脂、降血压、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抗肝脏病毒、抗炎、抗菌、解栓、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衰老、抗癌、防癌、降血糖、镇痛和免疫等生理活性[2-5]。这些生理活性已被关注,对该类化合物的研究成为医药界
3、的热门课题。人体自身不能合成黄酮类化合物而只能从食物中摄取,因此多年来科学家都在积极研究探讨从植物体中分离纯度高、活性强的黄酮类化合物[6]。1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黄酮类化合物是以2-苯基色原酮为母核而衍生的一类通过三碳链相互连接而成的大多具有基本碳架的一系列化合物,且母核上常有羟基、甲氧基、甲基、异戊烯基等助色取代基团。黄酮类化合物多为晶体固体,多数具有颜色,少数(如黄酮苷类)为无定形粉末,除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及黄烷醇有旋光性外,其余则无旋光性)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度因结构及存在状态(苷或苷元、单糖苷、双糖苷或三糖苷)
4、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一般游离态苷元难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醚等有机溶剂)其中,黄酮、黄酮醇、查儿酮等平面型分子,因堆砌较紧密,分子间引力较大,故更难溶于水;而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等,因系非平面型分子,故排列不紧密,分子间引力降低,有利于水分子进入,水中溶解度稍大。2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及纯化黄酮类化合物在花、叶、果等组织中多以苷元的形式存在,而在根部坚硬组织中,则多以游离苷元形式存在。因此,不同来源、部位、种类黄酮提取所采取的方法不同[6]。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很多,根据黄酮类化合物与混入其他化合物的极性不同可
5、采用溶剂萃取法,根据黄酮化合物在酸性水中难溶、碱性水中易溶的特点可采用碱提酸沉法等。2.1溶剂法2.1.1热水提取法10热水提取法仅能提取黄酮苷类。金春雪等[7]在银杏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先取晾干的银杏叶,加水浸泡24h、大火煮沸30min,文火焖蒸30min,待稍取上层黄绿液,蒸发、萃取、过滤即得。但用水作溶剂浸提黄酮类化合物,此工艺设备简单、安全、适合于工业大生产,但提取杂质多,收率较低,提取液过滤、浓缩等操作困难且又费时等缺点[8]。2.1.2碱性水或碱性稀醇提取法利用黄酮类多含酚羟基的性质,当在碱性条件下,其苯基色原酮
6、的,l2碳之间的C一O键打开成查耳酮型结构,此物可溶于水,当在酸性条件下,查耳酮又恢复闭环结构,所以可用碱水提取。主溶于碱性水(石灰水、氢氧化钠)而浸出,酸化后析出黄酮类化合物,氢氧化钠水溶液的浸出能力高,但杂质较多不利于纯化,石灰水可以使一些鞣质或水溶性杂质沉淀生成钙盐,有利于纯化,但是浸出效果不如氢氧化钠好,同时有些黄酮类化合物能与钙结合成不溶性物质,不被溶出,一般可根据不同的原料使用不同的碱性溶液,丁利君等[9]从菊花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时,用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浸出效果较好。2.1.3有机溶剂提取法根据黄酮类化合物与杂
7、质极性不同来选择适合的有机溶剂,常用乙醇、甲醇、水等或某些极性较大的混合溶剂如甲醇:水(1:1)进行提取.一般游离苷元,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及稀碱液中,黄酮苷类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等强极性的溶剂中,故浓度90%~95%的乙醇适宜提取黄酮苷33人参研究RENSHENYANJIU2009年第4期元,60%左右的乙醇适宜提取黄酮苷类。许钢等[11]用70%丙酮提取竹叶黄酮,提取率达95.5%.王兰珍等[10]用70%乙醇冷浸,从元宝枫叶粉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和黄酮含量都很高,提取物易于浓缩和干燥。2.2微波
8、辅助提取法微波提取法是一种外加物理场的方法,此法在黄酮类物质的提取上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它在提取过程中,具有选择性高、操作时间短、溶剂消耗量少、有效成分得率高,适用于热不稳定物质等特点.此法多用在药材的浸出上,浸出过程中药材细粉不凝集、不糊化,克服了热水提取法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