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大闸蟹健康养殖急需采取的综合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闸蟹健康养殖急需采取的综合措施(一)养蟹水域的选择,规划与建设要充分考虑到河蟹的生态习性,营造一个有利于河蟹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 1,水域的选择 不论是哪种养蟹方式,都应选水源充沛,清新,肥爽,溶氧足,铒源丰富等符合我国《渔业水域水质标准》(TG35)的水面养蟹;凡是污染严重又难以治理的水域,都不能养蟹" 2,搞好区划和规划 为便于饲养管理和集中防治蟹病,首先要确定宜蟹的区域;而后规划好养蟹区域内的路,渠,闸,电,堤坝,房屋,饲料加工,药品调配等建筑布局" (1)池塘 目前我国新建蟹塘和老蟹塘多数不符合健康养蟹要求,迫
2、切需要改变"新建池塘要做到4点:①面积,养商品蟹的大些,宜10亩以上,方形,长方形,多边形等均可以;养仔,扣蟹种的面积可小些,一般为2-3形,长方莆,长度不限,宽为10-15米;②深,浅水区面积比为3:1,深水区能保持最大水深1.5米以上,浅水区能保持最大水深0.4-0.6米,塘底应是高高低低,沟沟埂埂"养养仔扣蟹种的,如塘面窄,塘中可不开沟沟埂埂"③坡度一般为1:2.5-3④灌排沟渠,进出水口应分开,不能把排出去的污水再灌进养蟹区;老塘改造视具体情况量力而行,老鱼塘和老蟹塘不信多数设计建设不合要求,而且多数塘底淤泥产厚,有机质及感
3、染蟹病的病原微生物较多"如不改造,就养不好蟹"改造老塘可分两种情况进行:一种是面积小,清淤工程量不大的,可清淤,冻晒;第二种是面积,工程量较大,把塘水放干后,在塘底开些沟沟埂埂,暗埂上种稗草,水花生等固淤,沟里种苦草,轮叶黑藻等沉水植物,以改善生态环境" (2)稻田 搞好盘田养蟹,可使盘,蟹共济互补,减少病虫害,增加收益"为此,稻田养蟹的规划建设多应参照前面所说的新塘建设实施"不同之点主要是边,中沟开挖的时间和方法,一般地来说,在当年春节就把准备养蟹稻田的边,中沟及边堤挖建好,以便以及消毒,放养河蟹苗种"种稻前在稻区四周用无毒塑
4、膜拦隔,稻田加水后种稻,待稻苗反青或长到20厘米以上高度时再拆除稻区四周拦隔薄膜,让蟹进入稻田" (3)大水面 这里所说的大水面主要是指湖,库,河等水域"这种水面不好干涸清淤,只能清除过多的杂草,烂草,菱,藕,蒲等不利于蟹生长的水生植物和主要敌害生物,以减少病虫敌害" 3,防逃设施不能伤害河蟹 水面小和较小的蟹区都应围拦防逃;水面大的主要是进出水口要拦隔牢,其边缘可不围拦"所用的围拦材料都应无毒和对蟹无磨损的" 4,消毒防病 面积较小的新建塘和改造后的老塘都要在基本放干水后用生石灰,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残毒较少较轻的药品消
5、毒;面积大的水面可在放养河蟹苗种一个月前每亩用30-40公斤生石灰进行水体消毒"不论哪种水体都不能用孔雀石绿,五氯酚钠等毒性较强残毒滞留量过多和时间过长的药物来消毒 5,种好水草防蟹病 蟹区好的水草能净化水质,增加溶氧和隐弊物,改善生态环境,提供部分饵料,减少敌害和同类残杀机率,减少病害"对已有水草的蟹区要优化结构,调控覆盖面积,使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占总水面的1/3以上;对没有水草的蟹区,在清塘消毒后要及早栽种水草,深水区宜栽种苦草,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伊绿藻等沉水植物,浅水区宜栽种稗草,水花生等水草"遮阳光较多的植
6、物,如藕,菱等不宜栽种"无数事实说明,凡是草多草好,水深面阔的蟹区,都很少发现蟹病流行 (二)改革不利于健康养蟹的方式 从健康养蟹的角度来看,现行的养蟹方式问题较多,如现在有不少人在春节之后放养蟹种,这样放不仅向的拉长了河蟹恢复生长的时间,而且使临近脱壳的蟹易受伤,易生病;又如蟹种和商品蟹分两地养殖,蟹种在捕运过程中易受伤,也易生病;再如一些人盲目追求高密度,高产量,加剧了水质污染,增加了互相残杀和发病机率,还有前面谈的"套养"制,更易于发病"因此,对养蟹制度要进行"四改四放":即改春放为冬放;改种成异地养殖为同地放养;改仔,扣
7、蟹种套养为分开放养;改高密度放种为适当稀放 (三)生产和选择无病健壮的河蟹苗种 苗种好是养好蟹的前提和基础"要生产和选择无病健壮的河蟹苗种,除了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对苗种生产,流通加强管理外,苗种生产者和选购者都应从严要求,认真把住每个环节的关口"河蟹育苗场要生产无病健壮的河蟹苗(大眼幼体),就要应用无公害的药品或中草药对育苗池,亲蟹养殖池,http://www.xiexiansheng.com工具等进行严格消毒,从大水面选用无病健壮亲蟹"在促产,胚胎发育和育苗过程中,不能盲目或过量用药,特别是喹诺酮类之类的药品应尽量少用"蟹苗出池
8、要符合健康等质量要求"河蟹仔,扣蟹种培育者,在新建和改造好蟹池后,要科学消毒,种草,营造有益于蟹种健康生长的生态环境"在培育过程中,可应用微生态平衡的办法,如施用光合细菌,保持浮游动植物的合理密度;次多量少地投喂生物饵料,悬浮微粒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