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262182
大小:6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2
《齐步走动作要领及课堂常用动作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齐步走动作要领(一)齐步与立定动作要领:当听到“齐步走”的口令,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中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想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与最下方衣扣同高,离身体约25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22步。听到“立定”的口令,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约50厘米,脚尖向外约30度),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齐步行进要求姿态端正,臂腿协调,摆臂自
2、然大方,定型定位,步速,步幅准确。(二)跑步与立定动作要领:听到“跑步”的预令时,两手迅速握拳(四指蜷握,拇指贴于食指第一关节和中指第二关节),提到腰际,约与腰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听到“走”的动令后,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微弯,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蹬力跃出约85厘米,前脚掌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保持正直,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大臂略直,肘部贴于腰际,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内侧各距衣扣线约5厘米;向后摆臂时,拳贴于腰际。行进速度每分钟170-180步。听到“立定”的口令,再跑两步,然后左脚向前大半步(两拳收于腰际,停止摆动)着地,右脚靠拢左
3、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跑步的第一步一定要跃出去,前脚掌着地,在整个跑步过程中,都不能全脚掌着地;立定时,要注意靠腿和放臂的一致性。(三)跨立要领: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两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拇指根部与外腰带下沿(内腰带上沿)同高;右手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手心向后。携枪时不背手。(四)稍息要领: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稍息过久,可以自行换脚。停止间转法1、向右(左)转要领:以右(左)脚跟为轴,右(左)脚跟和左(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使身体协调一致向右(
4、左)转90度,体重落在右(左)脚,左(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右(左)脚,成立正姿势。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2、向后转要领:按照向右转的要领向后转180度。3、便步:要领:用适当的步速、步幅行进,两臂自然摆动,上体保持良好姿态。5、踏步:要领:两脚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起时,脚尖自然下垂,离地面约15厘米;落地时,前脚掌先着地),上体保持正直,两臂按照齐步或者跑步摆臂的要领摆动。6、立定要领:齐步和正步时,听到口令后,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脚尖向外约30度,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跑步时,听到口令,再跑2步,然后左脚向前大半步(两拳收于腰际,
5、停止摆动)着地,右脚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踏步时,听到口令后,左脚踏1步,右脚靠拢左脚,原地成立正姿势(跑步的踏步,听到口令,继续踏2步,再按照上述要领进行)。7、蹲下要领:右脚退半步,前脚掌着地,臀部坐在右脚跟上(膝盖不着地),两腿分开约60度,手指自然并拢保持正直。蹲下过久,可以自动换。8、报数体育公开课教案教材内容队列队形——齐步走。教学目标掌握动作方法,动作基本整齐一致。教学重难点齐步走的立定和动作的整齐。场地器材田径场。全课密度基本部分密度40%45%课的顺序时间课的内容组织教法及教学要求开始部分5分钟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出勤人数。2.师生相
6、互问好,登记考勤。3.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任务及要求。4.安排见习生。教学组织:成四列横队。 准备部分10分钟1.学生两路纵队绕场慢跑两圈。2.原地体操队形做活动操:①振背运动;②扩胸运动;③体转运动;④腹背运动;⑤正压腿;⑥侧压腿;⑦膝关节运动;⑧踝腕关节运动。教学要求:手臂、上下侧要伸直、边示范边要求。教学方法先示范后讲解、边示范教学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站立: 课的顺序时间课的内容组织教法及教学要求基本15分钟一、练习队列队形——齐步走。1.练习内容:
7、(1)摆臂动作;(2)手脚配合动作;2.练习重点:手臂自然、立定时的脚上动作要特别注意。一、讲解与示范。队形如下: 动作要求:左脚先前迈,步幅约75厘米,体重前移后,右脚续之。行进中,上体正直,薇前倾;两手薇握拳,臂做自然摆动;前摆时,屈肘,前臂自然向里合,手与第五衣扣同高,指根正对衣扣线,距离25厘米。踏步:两脚在原地上、下交替起落,起时脚尖自然下垂,离地面约15厘米;上体正直,摆臂按齐步走的要领。二、集体练习。1.先练习手臂动作。2.练习完整动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