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替北京大学演讲

安替北京大学演讲

ID:15255948

大小:178.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8-02

安替北京大学演讲_第1页
安替北京大学演讲_第2页
安替北京大学演讲_第3页
安替北京大学演讲_第4页
安替北京大学演讲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替北京大学演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安替北京大学演讲2008-01-2214:22:19来自:tclww(fool'serrand)http://www.china-economic-review.com/html/jingjiguancha/20070112/499.html安替北京大学演讲我叫安替,一只不会开玩笑的猫我本名叫赵静。因为这个名字太女性化,所以一般不示人。安替是我的网名,从99年开始用,一直没改。用同一网名最大的好处就是你的声誉可以积累,甚至可以积累到工作中。所以不要轻易改自己的网名,而且一开始就要起的像一个人的名字,不要起一个“会开玩笑的猫”。我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动力学院,学工业机械自动化。毕

2、业之后就换了工作,后来一段时间在IT,之后在西祠做网络、发帖子,2001年开始走向新闻。我是75年出生的,2001年我已经26岁了,我要搞新闻,彻头彻尾搞新闻。我花了2年时间成为战地记者,3年时间进入《纽约时报》。  角度一:新闻,模式才是生命我的故事对大家是有借鉴作用的,因为我完全没有经过新闻教育。因为我是理科生,所以想问题常常把问题抽象简化。因此今天我谈新闻学,将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将新闻简化。新闻的第一个角度是模式竞争,当下模式的竞争。一个没有受过新闻训练的人,反而能很快地适应当下的模式,而新闻学院的学生,要花三年的时间去学习已经被淘汰了的模式,因此我们在招员工的时候,很少

3、愿意招新闻学院的。中国从78年到现在,媒体从新闻机器、宣传机器在不断地适应变化到一个正常的媒体社会。新闻模式在不断地开放,越来越多地人接受客观新闻写作,将新闻和评论分开,这就是一直在背后起作用的美国模式。因此中国的媒体都在不断地模仿和追赶美国的大报,学习美国模式。比如《第一财经》要做中国的华尔街日报,《新京报》想做北京的《纽约时报》,《南方都市报》的评论版想做《纽约时报》的评论版。中国的美国新闻为什么美国模式值得学习呢?为什么不使英国模式呢?其实在一个赶超的社会里,最先学习的是美国模式,只有等到这个媒体社会走到比较开放的时候,才会向欧洲的模式发展。比如台湾在开放报禁的瞬间到2

4、000年大选以前,都是美国模式。但是从2000年以后,他就开始走向欧洲化了。而我们现在正是处于美国模式的阶段。那我们就不要浪费时间,去想欧洲模式。只要美国模式不存在的,美国媒体社会不存在的,我们都不要学。举个简单例子。《南方周末》很好,不要学。美国没有周刊。美国没有周报。周二刊,周三《二十一世纪报道》不要学。什么是报?newspaper是要讲新闻有效性,新闻的及时性。周报只有中国有。在不成熟的社会才有,所以我们不要去追捧任何关于周报的模式的东西。再比如,鄢烈山的杂文很好吧?但是美国没有杂文,美国只有评论,只有分析,只有特写,只有新闻这四种模式,没有杂文。所以《南方都市报》就放

5、弃了杂文。为什么?因为美国没有,南都完全放弃。《第一财经》如果不遇到资金上的问题,它的发展势头会大于《21世纪经济报道》。为什么?因为《一财》做的是日报模式,而周三刊,美国没有这种模式。如果你要想在报业成功,拷贝某一个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战略选择。作为普通记者,既然老总在拷贝美国模式,我们就不要在这等了,我们提前走到五年后的那一天,我们现在就开始学怎么写美国新闻,怎么写NEWS,怎么写分析,怎么写评论,怎么写社论,怎么写特写。所以如果大家有时间去美国读一年的新闻培训,绝对回来以后就值钱。新闻是一种信仰,不能首鼠两端有人跟我讲不想做普通记者,做媒体经营者。有人跟我讲,我先到《人民日

6、报》我先发展,等我成为《人民日报》领导了,以后媒体改革的时候,我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拉起一个大旗,变成改革者。像《环球时报》、《僚望》都是跟党比较近的,然后再改革的。但是我觉得这种战略不对。为什么?媒体改革不是实业改革,不是产业改革,它是个概念改革。我们看看台湾,旧观念的媒体在那一瞬间,完全倒塌。你在旧资源里面获得的一切,在那一天什么都没有了。最关键一点,你作为一个普通记者,作为中层领导,你的资历,你的领地就会变得不干净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说我不能从新媒体,新的社会,我不能从你过去信用积累中看出你能适合未来。我最后会讲新闻是一种信仰,不可能首鼠两端。一个非新闻专业的我

7、,怎么学习新闻?我当时是普通的网友,整天在网上写一些不三不四的文章。《华夏时报》的评论版后来让我去写评论。但是我不会新闻,我也不会评论。所以我到《华夏时报》两千年七月,我开始坚持每天翻译经济学人杂志。每天。我很快明白了,世界上比较好的评论是怎么写的。其实,我只学了一种模式,一个国外比较好的模式,只要这个模式是比较成功的,我们只需要打一个时间差,就能成功。我很简单,我就是每天坚持翻译,当时让我模仿经济学人的调调我都能模仿出来,倒背如流。然后我就开始看《纽约时报》,以此方法。角度二:新闻,资源和销售我做新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